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Z油区近年来在延9_2油层试油取得较好效果,为明确延9_2油层沉积相特征,本文通过有限的岩心资料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单井及联井的测井相分析,建立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图,精细刻画延9_2层沉积微相在垂向及平面的展布特征,为该油区下一步的精细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3.
以取井芯井段岩相分析为基础,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了八屋地区目的层段的测井沉积特征,依据八屋地区不同沉积环境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主要砂体测井相模式,进行了单井相的划分和多井相地层对比,并精细刻画出主要相的展布特征图,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北部杏树岗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沉积微相和主力砂体的空间展布复杂,给油田的整体开发造成很大的困扰。以杏X区块为例,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研究垂向和平面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和预测井间砂体的分布。利用井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沉积学导向储层对比技术的基础,提取多种地震属性,通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提取的井点地震属性和井点储层参数进行多元统计相关性分析,预测井间砂厚及含砂率等储层参数的变化,由此编制出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地震属性中均方根振幅、弧长和平均反射强度三种属性与储层参数的相关性最好。在两个井点间插入一个属性点(虚拟井点),利用相关方程计算出地震属性点的储层参数(含砂率或者砂岩厚度)。研究区加上虚拟井点后总井数增加为为637口,井距相应的由300m缩小为150m,研究表明地震资料的应用可以更精细、准确、定量地预测和反映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和井间砂体的分布,从而为油田下一步加密井的部署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艳  冯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45-148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4+5-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4+5-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试油、试采资料,明确了小集地区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确定了该区块的储层物性下限及油层、水层、干层识别标准,明确了该区油气有利分布区带,2013-2015年小集地区部署探井21口(水平井1口),其中已完钻19口,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根据新建立的四性关系标准,建议试油16口井22次,均获得工业油流,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欢西油田是一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断块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勘探成熟度阶段,给包括老井试油在内的滚动勘探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小套管深层侧钻、下台阶油气水层精细识别、断块整体研究挖潜、油砂体精细劈分试采未动用油水层、边远未利用井试采、上台阶稠油层试采等方面做工作,优选实施了64口老井进行试油试采,其中54口获工业油流,成功率84.4%,增加含油面积2.17km~2,增加石油地质储量138×10~4t,日增油572.3t/d,累增油7.991×10~4t,取得了显著效果。该技术适合欢西油田复杂断块疑难井层的挖潜工作,尤其对欢西油田下一步老井试油工作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井,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多种资料,对选择的有利目标区从地层,构造,储层,流体及潜力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地质综合研究评价,来落实质构造,预测油气分布规律,共综合评价有利滚动勘探开发目标区6个,提出了6口滚动开发井位。  相似文献   

9.
寨子河油区自上而下钻遇了延安组、延长组等多层系含油复合区,长8油藏是其主力油藏之一。截止到2020年12月底,长8油藏总井数152口,其中采油井109口,注水井43口。通过地质和试油试采数据研究,以完善注采井网、注采对应、部署层间超前注水为目标,实施科学配注,实现了该油藏的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依据岩性、沉积构造、沉积韵律、粒度分布等特征判断W气田主力砂体为河道沉积。应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和古地磁磁组构特征分析等方法识别古水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并进一步利用地震相特征和井点砂体分布证实该主力砂体的分布规律为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带状叠加河道砂体,为后续调整井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路70断块东营组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纵向上,分析重点井的地质资料与相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标志;横向上,提取一定时窗内小层地震属性,确立小层在平面上的沉积展布。最后将区域地质资料,沉积相标志,地震属性三结合,划分出东营组各部分小层平面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2.
综合测井信息、录井信息、地震资料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应用测井相和沉积微相、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追踪砂体,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落实构造。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对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及含气砂体进行了预测,较准确地刻画了薄层砂的分布形态,为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HN25井是某油田滩海重点一口预探井,该井第二层测井解释结果为油层、干层,但在第二层射孔打开生产层位后显示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并不吻合,通过试井作业测地层出液量很微弱,憋开射流泵滑套后反洗井也未见油气显示,怀疑第一层和第二层串层联通,后下验串管柱证实第一、层生产层串通,通过后期的挤住封层措施后对第二层重新进行试油作业,对第二层重新进行了认识和评价。本文主要从试油作业的过程及其问题的出现到后期的解决措施,展开进行客观分析,为今后生产能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滴西12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滴南凸起滴西1井西背斜;根据滴西12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17井61层试油试采资料分析,滴西12井东断裂以东区域共试油4井8层(滴205、滴209、滴212、滴214),除滴205井在K1h18层获得1个气层外,其余层段均为水层或含油水层。滴西12井东断裂以西区域共试油试采13井53层,获得气层2井4层,油层3井3层,油水同层7井11层,其中在滴201、DX2002、滴西12和滴202井区域试油试采效果较好;本文对滴西12井区试油成果统计和分析了解该井区的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15.
中原油田在勘探程度极低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部署了一口评价井拐6井,首次在钻遇古潜山缝洞油藏,通过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并对该井开展了高压物性取样、系统试井和压力恢复测试等综合测试与评价工作,为该类油藏下步试采和开发生产方案编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王官屯油田沙河街组沙三3储层低孔低渗特征和薄差低干等低品层开发后期面临低产能、低采出、油藏潜力无法全部释放的开发难题,利用试油、试采、投产资料,分析典型井油层、差油层、干层、水层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低品层的测井曲线,建立了低品层精细油水层识别图版2个,划分油层界限,通过油水层图版识别低品层潜力井层,并用潜力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区优选措施潜力井符合率极高为92.8%,验证井的数据均落入油层界限上,与试油结论相符。该研究表明挖掘低品层潜力工作,对油藏稳产开发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开展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与储层预测,搞清葡南一、二断块油藏的构造、沉积、储层分布特征,分沉积单元研究井震联合砂体预测方法,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开展高精度的沉积微相描述及刻画,描述砂体的展布特征,并在储层预测的基础上指导加密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18.
大安地区扶余油层作为主力的产油层系,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和测井、录井资料、普通薄片和前人研究等,在对研究区红75-9-1等五口取心井观察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模式,绘制了各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图,分析扶余油层砂体展布特征和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是受西北物源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早期是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晚期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以识别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天然堤、溢岸砂等沉积微相,砂体总体呈北西—南东相展布,垂向上研究区总体是水进湖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经历了两个次一级的"水退—水进"。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连片性好,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是主要的储层。  相似文献   

19.
楼坪-雨岔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东部,为了进一步认识地质情况,进行勘探开发部署,需要对楼坪-雨岔区长6层进行精细沉积特征研究,明确沉积特征,评价有利勘探开发区。本文综合利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等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类型、沉积相连井对比、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沉积模式进行详细研究。楼坪-雨岔区延长组长6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分流间湾-湖相泥等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有利储层,长6主力层长62属于三角前缘亚相沉积,物源方向来自北东-南西向,垂向上一般由2-3个沉积旋回组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连片状分布,为主要勘探开发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20.
大情字井油田位于保康三角洲前缘。青山口组一段沉积时期的湖盆扩张使三角洲前缘的水下河道、河口坝等骨架砂体规模变小,从而表现为砂体井间侧向变化快,规律性难以把握,直接制约着下步高效开发部署,也是影响下步潜力寻找的瓶颈因素。本文利用岩屑、岩心录井、岩心描述资料,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确定本区沉积体系、物源方向、沉积相带,划分沉积微相类型及识别标志,制定测井相模式,以小层或单砂层为单位判别各层单井相,测井相图描述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对产能和生产规模进行预测,为油藏认识及下一步调整开发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