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概述了微乳液的结构,形成机理以及微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简单介绍了正相微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以及双连续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综述了微乳液聚合产品在钻井液中的应用。探讨了微乳液聚合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微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微乳液聚合与乳液聚合的区别、聚合机理和微乳液聚合体系的改进 ,介绍了微乳液合成的共聚物及微乳液聚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Winsor I-like"型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聚合工艺、乳化体系、引发体系等因素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聚合机理.研究表明,预乳化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更有利于制备稳定、粒径小且分布窄的聚合物微乳液;动态光散射研究表明微乳液聚合成核方式主要为均相成核和单体微珠滴成核.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聚合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微乳液的制备以及微乳液聚合的典型特征。介绍了微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昌凤  周枝群  徐祖顺 《粘接》2006,27(2):31-34
综述了微乳液聚合的条件、试剂的选择和新的制备方法3方面,同时较详细地讨论了影响微乳液聚合速率的因素,最后对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行小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刘意  张力 《涂料工业》2004,34(2):1-3
加入反应型乳化剂,采用复配乳化剂体系,制得综合性能好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比较了间歇式微乳液聚合和半连续微乳液聚合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的建立及体系组成、乳化剂选择、聚合过程及聚合物的表征、聚合反应动力学及机理,以及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特点及应用。指出,提高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固含量将是今后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8.
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迎华  谢龙  王志忠 《日用化学工业》2003,33(5):309-312,320
反相微乳液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其动力学和机理是许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比各方面研究者得出的动力学表达式及研究结论,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单体、引发剂、乳化剂、油相等因素对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评述了各种对于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发展状况;并对今后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超微粒子聚合物胶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妍  韩林登 《化工时刊》2003,17(12):20-22
超微粒子聚合物胶乳的两种主要的合成方法: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乳液聚合需要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微乳液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们主要从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和聚合物的表征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本文还简单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热点、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超微粒子聚合物胶乳本身具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超微粒子聚合物胶乳,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反相微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阐述了反相微乳液的性质、特点、聚合反应机理,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作者目前的研究工作,并对微乳液聚合的发展及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微乳液组分对其增溶水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杨酸甲酯(正庚烷)/吐温80(吐温60)/正构醇/水等微乳体系的增溶水量进行了研究,由拟三元相图计算并比较各个体系的微乳区域及液晶区域面积大小.结果发现:当微乳界面膜上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总量增多,则相应的微乳体系增溶水量较大;微乳界面膜的混乱度增大,柔性增大,使得微乳界面膜易于弯曲,使微乳易于形成规整的球体,相应的微乳增溶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微乳液聚合理论及几类微乳液在涂料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展望了微乳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微乳形成机理的主要学说,对微乳增溶难溶药物在注射、口服和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综述在微乳液中生成纳米粒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以及在微乳液中 ,催化剂、半导体、超导体、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纳米粒子及照相微乳剂的合成 ,参考文献 1 5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微乳液与普通乳状液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对微乳液的形成机理和体系结构、性质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作了介绍;探讨了微乳液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伍志波  余林  孙明 《精细化工》2013,30(9):1052-1056
研究了新型微乳液吸收剂对含甲苯废气的吸收性能。以生物柴油、水、Tween-80和正丁醇制备微乳液,最佳制备条件是:m(Tween-80)∶m(正丁醇)=2∶1,HLB值为12.33,温度为室温。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对甲苯的吸收率高达91.14%。对吸收废液进行再生实验,二次回收的吸收液对甲苯仍然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吸收率高达83.85%。  相似文献   

17.
张小燕  刘杰胜  黄世强 《粘接》2005,26(4):34-36
介绍了3种有机硅微乳液:聚二甲基硅氧烷微乳液、乙烯基硅氧烷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微乳液,以及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并介绍了有机硅微乳液的应用,微乳液聚合制备的有机硅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优异的渗透性和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多种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植物油对油包水微乳相行为的影响,并以载水量为指标进行优选.确定了以茶油为油相、Tween80和Span85为复合乳化剂、PEG400为助乳化剂的盐酸二甲双胍油包水型微乳体系.采用光子相关光谱仪测定微乳的平均粒径为46.3nm,且粒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乳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其回收率为99.56%,标准偏差为1.23%.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微乳符合要求,主药分析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Single-phase hydrocarbon-based microemulsions with low volatile organic carbon levels can help deliver solvent-like cleaning properties while allowing formulators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e rheology and petroleum jelly solubilization properties of model microemulsion systems that contained equal volumes of hydrocarbon solvent and water were evaluated as a function of microemulsi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ingle-phase microemulsions with low surfactant contents and broad formulation flexibility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use of efficient anionic surfactants and low electrolyte levels. The microemulsion structure was advanced from solvent-continuous to water-continuous by varying the solvent alkane carbon number or the electrolyte content, whereas the liquid crystal content was controlled via co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Both microemulsion structure and viscosity influenced solubilization rates. Low-viscosity, solvent-continuous microemulsions showed solubilization rates comparable to those found with solvent-based systems, while water-continuous microemulsions showed relatively poor solubilization rates. Microemulsions containing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xhibited high viscosity and low solubiliz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微乳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超临界CO2微乳体系的基本原理,重点对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CO2中形成微乳的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介绍了超临界CO2微乳体系在金属离子萃取、生物活性分子的提取、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及染色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