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祥 《治淮》2023,(4):37-38
为分析水文泥沙、工程建设、采砂等对六坊段河道河势变化影响,本文从1971—2020年河道实测断面、水文泥沙资料以及工程设计规划资料入手,分析了淮河干流六坊段河道演变。经对比分析,淮河干流六坊段河道径流变化不大,总体来水量多年较为均衡;河道来沙量减少较大;河道断面扩大,深泓下切明显;呈现主槽冲刷,岸滩基本稳定,河床除采砂河段外其余段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闽清河段位于闽江下游,受水库建设、河道采砂及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影响,水沙条件变化和河床演变较为剧烈,崩岸事故频发,给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等带来较大影响。依据河道实测地形资料,从河道平面、深泓线变化及河床断面形态等方面对该河段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河道两岸山体及河中丁坝群制约,闽清河段平面变化受到限制,历年来的演变以纵向的刷深为主,且刷深幅度明显;其演变受到河道形态与河床边界、水库建设、河道采砂、涉河工程建设、大洪水、支流入汇及潮汐顶托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结合演变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闽清河道仍将以纵向冲刷为主,应加强涉河工程基础的守护。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石首弯道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首端,河道形态复杂多变,河床演变较为剧烈。在大量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工程的控制下,岸坡稳定性及航道条件得到了增强和改善。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荆江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石首弯道段也出现了大幅冲刷,但在一系列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工程的作用下,除了局部河段深泓摆动和冲淤变化较为明显外,总体河势基本稳定。随着三峡水库及上游干支流水库群不断建成和运用,该河段河势仍将持续调整。近岸河床的不断冲刷下切,已有工程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河床变形,不断出现崩塌冲失,对现有堤防、河势控制工程、护岸工程和航道整治工程等的安全运行以及涉水工程与航运等带来新的问题。提出应抓紧深入研究三峡水库及上游控制性水库运用初期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河势变化与综合治理方案等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艺  解鹏  朱峰  张羽 《人民黄河》2006,28(3):15-16
通过套绘实测深泓线、河道断面及现场调研等途径,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由咸阳城区段造床流量下的水力泥沙因子求出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为4.01,表明渭河咸阳城区段具有游荡特性。认为尽管经过多年治理,河道形态趋于平顺,河势受堤防工程的控制已趋于稳定,但在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非金属研究所段,遇洪水后便会出现崩塌现象,使河势出现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5.
梅军亚  夏薇  毛北平  王驰 《人民长江》2006,37(12):49-50
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位于长江中游,由长江下荆江出口段、洞庭湖出口段及江湖汇流段3段组成.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结合河段的来水来沙、边界条件及河型等,分析了江湖汇流段的河床演变.结果表明:长江下荆江出口段历年河床演变主要表现为岸线崩退,河道横向位移,实施护岸工程后,目前岸坡崩退得到有效控制;洞庭湖出口段河床历年冲淤变化较小,河势较为稳定;江湖汇流段河床演变主要表现为局部洲滩和深槽的变化,河势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套绘实测深泓线、河道断面及现场调研等途径,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由咸阳城区段造床流量下的水力泥沙因子求出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为4.01,表明渭河咸阳城区段具有游荡特性。认为尽管经过多年治理,河道形态趋于平顺,河势受堤防工程的控制已趋于稳定,但在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非金属研究所段,遇洪水后便会出现崩塌现象,使河势出现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4,(9):38-40
通过对黄河宁夏河段河道演变的分析,研究了宁夏河段河道冲淤及河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3—2009年,黄河宁夏段下河沿至青铜峡河段河道多年平均冲淤平衡,青铜峡至石嘴山河段河道呈淤积状态。宁夏河段河道的冲淤变化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1986年以后汛期水少沙多,泥沙全部淤积在河道主河槽内,主槽淤积萎缩,中小洪水水位明显抬高。宁夏峡谷河段及卵石河床冲淤变化及主流摆幅较小,其余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主流摆幅较大。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对控制河势变化有积极作用。黄河宁夏段水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及河床质地是影响河道演变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8.
荆江沙市河段是长江的重要河段,分析荆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荆江沙市河段的历史和近期受三峡工程运用影响的演变分析认为,多年来,沙市河段受来水来沙变化、水利工程以及交通设施建设等影响,总体河势稳定,但河段内局部河势有所调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清水下泄、含沙量大幅减少,沙市河段河床出现较强冲刷,深泓下切,且这一趋势将会长期持续,直至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9.
监利河段是下荆江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该河段冲淤调整将更为明显.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监利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初期可能产生的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利河段总体河势变化不大,但河床冲淤较为剧烈,断面冲深扩大,局部岸段和乌龟洲右缘部位崩退,乌龟洲左汊萎缩...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干流的河床演变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延贵  胡春宏  周文浩  朱毕生 《水利学报》2003,34(12):0027-0033
通过塔里木河干流河道水沙资料和地形资料的对比分析,进行了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水力几何形态、河相关系、河道稳定性和河势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指出新其满河段以上(阿拉尔至沙雅县鹿场附近河段)河势相对不稳定,属游荡型河段;新其满河段以下(新其满下游的曲毛格金至恰拉水文站)河道相对稳定,属弯曲型河段;新其满河段(沙雅县鹿场至曲毛格金)介于二者之间,属过渡性河段。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时间内河道除局部河势变化较大外,整体上河道仍相对稳定,1998年河势的变化范围在1978年河势活动(或滩软)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马鞍山河段是典型微弯分汊型河道形态,其江心洲众多,左、右汊分流比波动大,深泓线左、右摆动,发育形成了多分汊型河道,对河床、河道内崩岸区影响较大,因此需定期对河道进行地形测量、水文测验、水文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充分掌握河床、河势动态变化情况及崩岸区的岸线稳定性,为河道管理提供决策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射流清淤对河势的调整作用主要是依靠疏浚浅滩和封堵支流汊道来实现的。经过清淤,浅滩段河床受到冲刷,河槽刷深,水流趋于集中,黄淤41~37河段河势归顺,中小流量时河势相对稳定,河道输沙条件得到了改善。射流清淤对断面形态的调整,是在疏浚浅滩、封堵汊道与自然水流冲淤调整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潼关以下河道经过清淤和自然水流的冲淤,比降得以调整,从而为洪水冲刷创造了良好的河床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冷魁 《泥沙研究》1993,(3):109-116
长江中游城螺河段河道顺直分汊,其演变受江湖关系影响较大。河床演变分析表明:自五十年代以来,本河段河势稳定,河道横断面形态杨林山以上为左侧淤积、右侧无明显变化。多年来南阳洲未见有累积性的淤积或冲刷。仙峰洲则因河道左淤右冲而并于左岸成为边滩。江湖关系调整及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使本河段枯水河槽出现了一定的淤积。受城陵矶、白螺矶 ̄道人矶、杨林山 ̄龙头山等节点的控制,南阳洲以上段深泓摆动很小,主流一直靠右岸沿  相似文献   

14.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重点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及断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断面形态基本稳定,受三峡水库清水下泄、洞庭湖洪水顶托相互影响,断面年际间变化冲淤互现;分流分沙较稳定,右汊为主汊.从上游河势变化、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人类活...  相似文献   

15.
铜陵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铜陵河段为长江中下游典型的鹅头型分叉河道。通过对该河段历史与近期演变分析,尤其是对太阳洲弯道段剧烈变化过程的分析,认为目前河势的调整变化已进入到一相较为关键的时期,在现有河道平面形态下进行整治,易于河道稳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尽快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以控制河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段光磊  彭严波  王强 《人民长江》2007,38(2):100-102
由于受河床边界、水沙条件变化、江湖关系调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近10a来,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尽管荆江河段河势总体基本稳定,但局部河段河势发生了较大调整,河道演变较为剧烈.主要表现为重点河段主支汊易位、水流顶冲点上提或下移、洲滩及河道冲淤等,对护岸工程、堤防及下游河势等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大量水文泥沙原型观测资料,探讨荆江河道演变规律,并针对河道演变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为长江荆江河段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兴隆水利枢纽是汉江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程,工程河段兼有游荡型及弯曲型河道的特点。自丹江口水库运用以来,受水库清水下泄的影响,该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根据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工程河段河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6年间河段内深泓线平面位置摆动频繁且幅度较为显著,特别是在弯道及过渡段范围内,还伴随着边滩与江心洲滩的冲淤发展。河床呈冲淤交替变化,主要以冲刷下切为主。断面变化较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过渡段和弯道段。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工程河段河床仍将呈冲刷趋势,但随着丹江口水库坝下游河道冲刷下移及自身调整,工程河段将逐步向冲淤平衡方向发展,总体河势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吕晓兵 《人民长江》2011,42(4):12-15
为了使黄石市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必须对长江黄石河段的河道演变特性,特别是近年来的变化情况有所了解。依据测绘及历史资料成果,选取4个典型断面,对黄石河段的平面形态、冲淤变化、岸线、深槽、边滩等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燕矶至西塞山段边界条件较好,河势基本稳定;戴家洲分汊段有节点控制,双分汊河形将长期保持;黄石河段由于受地质和边界条件的控制,目前的微弯单一河形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三峡工程建成后,黄石河段整体河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河道及岸滩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冲刷,需要加强守护。  相似文献   

19.
袁雄燕  吕孙云  杨星 《人民长江》2012,(Z1):102-104,162
考虑三峡工程蓄水对下游河道水沙过程的影响,采用边界拟合良好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阳逻电厂取排水河段水流运动及河床冲淤情况,对工程河段的河道演变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电厂取排水工程建成后20 a内,取水口附近河床淤积高程低于取水口底板高程,长河改道对电厂取排水附近河段的河势影响很小,该河段河势基本稳定。研究成果可以为保证电厂的取水安全及取排水建筑物的设计优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裁弯工程实施及三峡工程运用对沙市段河床演变的影响,依据近50 a实测水沙及地形资料,采用河段平均的方法计算了沙市段河段尺度的深泓摆幅及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定量分析了该河段河床平面及断面形态的调整特点。结果表明:下荆江裁弯后1966—1987年该河段深泓摆动剧烈,平均摆幅约为30.8 m/a;1987—2002年深泓较为稳定,平均摆幅减小为19 m/a;三峡工程运用后2003—2015年深泓摆动有所加剧,平均摆幅约为32.6 m/a。太平口心滩及金城洲处典型断面形态在三峡工程运用前调整幅度较大,运用后相对稳定,而三八滩处典型断面形态在运用前后均发生了明显调整。总体上,三峡工程运用后沙市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以平滩水深及面积的增加为主,而河宽变化较小。建立了河段尺度平滩河槽形态参数与前5 a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的幂函数关系式,用于反映河槽形态随水沙条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