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考虑非线性涡动时裂纹转子的分叉与混沌特性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分析了裂纹转子在非线性涡动影响下的动力学行为,特别是系统响应的分叉与混沌特性。通过大量数值计算表明:当刚度变化比ΔK较大时,系统在亚临界转速区的12Ωc、23Ωc附近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有可能出现倍周期分叉、拟周期响应及混沌现象。随着ΔK的增大,在12Ωc、23Ωc附近周期解分别由低频进动分量分叉和谐波分量分叉两种不同的方式变到拟周期。随继续增大,首先在23Ωc附近出现混沌,通向混沌的道路一方面是由拟周期进入,另一方面则与周期3解有关。当ΔK非常大时,在12Ωc附近也由拟周期通向混沌。本文还发现许多周期3解随初值的改变而变为其它周期数解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弹性机匣-滚动轴承双盘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考虑机匣弹性、轴承非线性回转动力激励、机匣与定子间弹性联接和陀螺效应的非对称悬臂双盘转子系统(简称为弹性转子系统)力学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分析系统在不平衡、轴承回转非线性动力激励和碰摩耦合故障下系统的分叉与混沌行为及幅频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转子偏心矩、阻尼和转子中心与机匣中心之间的间隙对系统碰摩响应的演化规律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系统通向混沌的道路主要是周期3倍分叉,机匣弹性主要影响高阶临界转速,而轴承回转非线性动力激励主要影响低阶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3.
在同时考虑轴承油膜力、转轴非线性弹性力和碰摩发生时转静件间的相对速度对非线性摩擦力的影响基础上,构造了具有碰摩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在亚临界转速区,系统响应主要以周期运动为主,在半倍临界转速附近有短暂的混沌运动.在临界转速区,系统响应为周期运动,振幅相应增大.在超临界转速区,系统响应以混沌、周期分频和拟周期为主要运动形式.该结果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裂纹转子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中考虑了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盘Jeffcott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裂纹模型采用非线性涡动模型,菲线性油膜力通过数据库方法获得.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裂纹转子系统随转速w/w0、相对刚度减小量△kε等参数变化的动力学特性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油膜力的作用下,△kε较小时,响应中出现不可公约的谐波分量导致系统在亚临界转速区出现概周期运动,△kε较大时,系统产生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在不同转速下,系统出现多种形式的周期运动、分岔、概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5.
双跨转子-轴承系统裂纹-碰摩故障的非线性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跃纲  王培昌  闻邦椿 《工程力学》2006,23(5):147-151,131
分析了带有裂纹-碰摩故障的具有三轴承支承的双跨弹性转子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运动。在同时考虑轴承油膜力和碰摩发生时转静件间的相对速度对非线性摩擦力的影响基础上,构造了双跨裂纹-碰摩弹性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裂纹、碰摩及其耦合故障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单一裂纹故障时系统响应在超临界转速区有短暂的混沌运动;单一碰摩故障时系统响应在亚临界转速区有拟周期运动出现;裂纹-碰摩耦合故障时在超临界转速区有较大范围的周期4运动区间,小裂纹对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转子-轴承系统故障诊断、动态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在汽轮机非线性间隙气流激振力作用下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研究此类裂纹转子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特性。利用Poincare截面和分岔图的变化分析汽轮机非线性间隙气流激振力和裂纹深度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非线性间隙气流激振力会使得系统的周期性运动状态提前,且混沌区域发生明显的减小;在浅裂纹时,汽轮机非线性间隙气流激振力对系统的响应起主导作用,且在超临界转速区域出现周期8运动;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系统运动的混沌区域逐渐减小几乎消失,在超临界转速区域的逆周期运动演变为较长的周期3运动。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含裂纹转子在汽轮机非线性间隙气流激振力作用下耦合故障发生的典型特征,也可作为此类耦合故障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裂纹转子弯扭耦合振动非线性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非线性涡动影响下的水平Jeffcott裂纹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刚性支承的纯弯曲振动、弯扭耦合振动和轴承支承的弯扭耦合振动三种运动微分方程,针对三种模型,分析了裂纹转子系统响应的分叉与混沌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较大时,三种模型下的弯振分叉图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尤其在 附近,各种周期、拟周期和混沌响应交替出现,阵发性特点非常明显,系统由拟周期路径通向混沌。模型1、2的弯振分叉图特性基本相似,模型3则具有更为复杂的非线性特性。模型2、3的扭振分叉图与各自的弯振分叉图极为相似,且非线性特性也基本相同。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充分了解裂纹转子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转子系统碰摩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现代理论对一个带间隙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 ,通过以转速比变化为参数的分岔图发现 :在超临界转速下存在完整的间隔混沌、周期加分岔序列 ,即系统在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之间交替 ,且周期加一、周期数与临界转速的倍数对应相等 ;在转速小于临界转速时 ,各个连续阶次谐运动的转换区分别都出现了经由一个倍周期分岔直接导致的混沌频带 ,后又直接由一个逆倍周期分岔转化为周期一的现象。同时还揭示了阻尼对系统谐波振动幅值和转换区混沌频带宽的抑制作用 ,以及非线性刚度对混沌频带的抑制和对谐波响应幅值的促进作用。提出设计转子系统时应适当增加阻尼和选材时综合考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系统提高转速时 ,转速不要在转换区滞留太长及工作转速尽量不要选在系统的临界转速的倍频上等建议 ,这些都对减小系统故障发生率和提高系统动力学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虑随机扰动时裂纹转子系统的分叉与混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法,分析了白噪声扰动下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着重研究了当随机扰动存在时,裂纹转子中刚度变化比、转速比等参数对系统分又及混沌行为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在拟周期与混沌解及其临近的分叉参数区间,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响应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且随机扰动的幅值越大,其影响也越明显;而在周期解处,随机扰动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非线性油膜力模型与密封流体Muszynska密封力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具有非线性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转速等因素对耦合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系统响应随转子转速变化、压差变化和密封间隙变化的分叉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曲线图,以及一些典型的Poincare截面图、轴心轨迹图和频谱图。数值仿真表明,非线性密封力抑制了系统出现倍周期分叉,并且该耦合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产生了包括周期、倍周期和拟周期等丰富的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11.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nonlinear oil-film force database of a finite-length hydrodynamic journal bearing,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Reynolds equation. Neural network models trained are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rigid unbalanced rotor supported on elliptical bearings in 300 MW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set. There exist various forms of periodic, quasi-periodic and chaotic motions at different rotating speeds. Periodic doubling bifurcation and quasi-periodic routes to chaos may be found when rotating speed is used as the control parameter.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similar motion behaviors between neural networks and numerical method. It is available for neural network models of oil-film forces to research nonlinear dynamic problems of rotating machinery.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首先在长轴承、微小不对中量和不平衡量等假设下,利用坐标变换推导出非圆截面多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振动行为,例如稳态响应、轴心轨迹、Poincaré截面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等。结果表明:在较低转速时,转子系统除存在与不平衡故障同步的工频外,还存在由于不对中引起的倍频以及组合频率成分等。随着转速的提高,系统出现倍周期分叉现象,混沌运动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Jeffcott转子碰摩的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成兵  顾煜炯  李猛 《振动与冲击》2006,25(2):59-63,69
针对两端刚性支承的Jeffcott转子,采用库仑摩擦模型描述了碰摩力和力矩,建立了碰摩转子的非线性弯扭耦合振动微分方程。从扭振对碰摩特性的影响和扭振碰摩特征响应两个角度,进行了碰摩特性的数值分析。通过以转速比变化为参数的分岔图发现:弯振分岔图大致可分为四个复杂运动区,有无考虑扭振的分岔图都具有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复杂的混沌运动形式,但它们进入和离开这些复杂运动区的路径和在复杂区内的运动形式却有所不同;而扭振分岔图与考虑弯扭耦合的弯振分岔图存在对应关系,它也可分为四个复杂运动区,也具有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复杂的混沌运动等形式。文中揭示的振动特征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与诊断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含拉杆裂纹的转子非线性振动现象,基于Paris裂纹扩展规律,建立了裂纹拉杆刚度模型;以界面接触刚度表征拉杆预紧作用,建立了轮盘接触刚度模型;采用Capone短轴承模型,完成了含拉杆裂纹的转子连接界面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通过系统Poincare截面分析发现,在转速与偏心多因素影响下得到的e-n分岔集中,系统在倍周期分岔与拟周期分岔之间交替变化;在裂纹扩展与转速的η-n分岔集中,解的分岔点分布不连续;不同转速下,位移随裂纹扩展的分岔轨迹比较复杂,拉杆裂纹的存在会加速或减缓分岔点的出现。结果表明:拉杆裂纹对转子稳定性作用机理受系统参数集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拉杆转子的参数设计与故障识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稳态分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构造非稳态分岔图,研究了转子-轴承系统在转速以一定角加速度升降时的非稳态运动。研究显示,稳态过程中产生倍周期分岔或概周期分岔的系统,相应地也将经历非稳态倍周期或概周期分岔,并且在运动形式转换时存在渗透和跳跃现象。研究揭示了渗透量与加速度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运动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松动碰摩转子轴承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松动碰摩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求解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解的延拓打靶方法,对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及其失稳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系统在不平衡量-转速、碰摩间隙-转速等参数域内的分岔集。分析表明:在较大和较小的不平衡量下,系统的周期运动分别以Hopf分岔形式和倍周期分岔形式失稳;耦合故障转子轴承系统表现出与碰摩转子轴承系统相似的分岔失稳规律;随着系统动静件之间的碰摩间隙减小,系统的Hopf分岔集区间变大而且失稳转速降低。该结论可以为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安全稳定运行及振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带有支承松动故障的具有三轴承支承双跨弹性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求解非线性非自治系统周期解的延拓打靶法和Floquet理论,研究了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及失稳规律。双跨松动转子-轴承系统响应存在着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复杂的运动现象,系统以鞍结分岔形式失稳。在不同的转速下,系统会出现鞍结分岔和Hopf分岔等不同的分岔形式;在高转速区,松动端轴颈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特有的形状。研究结果为有效识别转子-轴承系统的基础松动故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盘悬臂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非线性油膜力的基础上 ,建立了双圆盘立式悬臂裂纹转子 -轴承系统横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 ,利用Runge- Kutta法对该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 ,分析了该系统在有无裂纹两种情况下的分岔与混沌特性 ,通过对系统分岔图、Poincare截面图和幅值谱的分析 ,发现裂纹对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很大。由于油膜力和裂纹耦合的强非线性作用 ,在它的谱图上出现了 1/ 2、1/ 3等分频谱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