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诺和灵50R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诺和灵50R早、晚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剂量初为0.5u/(kg·d),并联合应用拜糖平每次50mg,每日3次,每隔2d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胰岛素和拜糖平剂量,空腹血糖控制在4~7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疗程4周,对照组25例,单用诺和灵50R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诺和灵50R与拜糖平联合应用,有效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深圳市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分析影响血糖、血脂达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横截面调查的方法 ,对19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38%,餐后2h血糖的达标率为22%,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42%。患者血脂的检测率为76%,其中68%患者检测了血脂4项。总体血脂达标情况不理想,其中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18%和19%。比较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组与未达标组血脂水平,结果达标组血脂整体好于未达标组,其中达标组甘油三脂明显低于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47)vs(3.39±1.74)mmol/L)。结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率尚不理想,其中餐后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更低,在门诊诊治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及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应用的优势。方法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23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检测空腹血糖≤7.0mmoL/L,早餐后2h血糖≤10.0mmoL/L,HbA1C≤7.5%。选用CGMS对病人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结果有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血糖≤2.8mmoL/L),共13次,低血糖均发生于23:00至次日07:00,仅3例次有自觉症状,经进食后缓解。有7例患者有高血糖发生(血糖≥11.1mmol/L),均发生于餐后1~3h。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存在较大的血糖波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可发现高血糖事件及无症状低血糖,为严格控制血糖,正确调整用药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更有效地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检测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86例患者取手指末梢血,立即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同时空腹采集静脉血3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于1h之内完成血糖测定。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分别为(9.97±3.28)mmol/L和(11.04±3.86)mmol/L,2组血糖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血糖检测仪与实验室生化检测结果无差异,但快速血糖检测仪具有体积小易携带,操作简单、便捷,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血糖控制欠佳的年龄70a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60例,分成2组.试验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77±11)a,予那格列奈加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78±10)a,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疗程均swk,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Z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下降(1.8±1.2)和(1.8±1.3)mmol·L-1,餐后2h血糖分别下降(3.9±1.2)和(3.8±1.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0.9)%和(1.2±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发生低血搪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血糖效果好,使用简单、方便,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总结社区健康教育中的要点与经验,利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使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将本社区中118例登记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糖尿病患者采取常规医院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日常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血糖等指标的监测。6个月后对比2组中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2组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社区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最基层,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了系统正确地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在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效果。方法26例住院需手术的2型糖尿病进行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采用CSII 6例,B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MSⅡ)20例,两组血糖靶值均为空腹血糖4.4~8mmol/L,餐后2h血糖4.4~10mmol/L,并至少2d。结果两种治疗均可达到相同的血靶糖值,CSⅡ较MSⅡ在更短时间内达血靶糖值(P<0.01),缩短病人住院日,CSⅡ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应用CSⅡ时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6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的按照护理干预内容完成3个月的调整,中途无一例退出,3个月内无一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加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合并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是干预的主要内容,可以从生活中对疾病进行治疗,减少药物的应用,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实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355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服糖2h、餐后2h、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有明显升高,糖尿病人群糖耐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的检出人数为33例,检出率为28.6%;服糖2h血糖检出人数为38例,检出率为33%;餐后2h血糖检出人数为52例,检出率为45.2%;糖耐量检出人数为67例,检出率为58.3%。结论在进行检查时,应将糖耐量检查作为糖尿病的常规检查与空腹血糖检结合起来,糖耐量检测对诊断糖尿病作为常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种注射方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糖尿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1组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Ⅰ组),另一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Ⅱ组),每组25例,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前、睡前及夜间血糖、HbA1c目标值,共观察4周。结果 2组均在治疗第2天血糖就明显下降,治疗4周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泵组血糖下降更早些。结论 2种注射方法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比较而言,Ⅱ组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其依从性要优于Ⅰ组。  相似文献   

11.
陈伟 《化工之友》2008,27(2):37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组前后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平均动脉血压(MAP)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清C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粘度明显改善(P<0.05),尿UAER,血B2-MG,MAP等明显降低(P<0.01),而FBG、2hBG、TC、INS、C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粘滞度,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空腹血糖状态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方法入选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测定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按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成两组,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空腹血糖较高的一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空腹血糖较好的一组。结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控制好血糖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血栓性疾病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减低HbA1c的水平。方法对23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0例空腹血糖值相同者(对照组)单纯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个月,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在患病结局、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胰岛素治疗T2DM相比于单纯胰岛素治疗可获得更好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对照组。诺和锐组,早晚餐即刻皮下注射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并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记录达到良好血糖的控制时间。并用药期间记录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日用量。结果诺和锐组和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FPG、2hPG、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美国强生公司稳步型SURE STEP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同时用东芝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进行血糖测定。结果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结果分别为(10.0±4.2)mmol/L、(10.2±4.0)mmol/L,两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便、读数快等优点,检测结果与实验室生化结果相近,可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low glycemic index,LGI)膳食干预对社区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市人民街18个居委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个居委会,每组随机选取IGR患者38例.在接受GI知识教育后.实验组采取LGI膳食干预8个月,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膳食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采取低GI膳食可有效地控制IGR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张连河 《化工之友》2007,26(20):15-15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及血糖正常3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以及血脂(包括CH、TG、HDL-C、LDL-C)、血压(包括SBP、DBP)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并分析血糖与这些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M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高血糖,尤其是餐后的高血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尽早予以干预,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达标情况、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的时间、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治疗前后体重增加情况。结果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组能更好地控制病人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达标时每日的胰岛素用量治疗组用量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和体重增加均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血糖达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独胰岛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给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异烟肼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异烟肼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有效率30例(81.1%)。观察组有效率36例(97.3%)。对照组IL-6(42.57±5.10)pg/mL,TNF-α(14.38±2.12)pg/mL,CRP(3.19±1.03)mg/L。观察组IL-6(35.27±5.07)pg/ml,TNF-α(9.83±2.08)pg/mL,CRP(2.51±0.76)mg/L,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炎性水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推广应用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不佳时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单纯应用胰岛素日使用量>40u,2周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者,加用吡格列酮(商品名:安龙平胶囊)4mg,每日一次口服,二甲双胍0.25-0.5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2周后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12周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2周后测HbA1c及BMI也明显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不佳时,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后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