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工之友》2008,27(15):96-9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摘,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拉达奉30mg 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14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cc)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22±7.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8.02)分。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率(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能减轻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连续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疗效评定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恢复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丹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 100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连用2周;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全身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d。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5d,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复方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脉络宁,分别比较2组7d和14d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舒血宁、脑复康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2次/d,疗程为14d,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临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GOS评分。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是总数的95%,对照组为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保护脑组织,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脑梗死患者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和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降纤酶治疗,疗程5d。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使用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小剂量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及输液治疗,脑水肿时给予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吴九涛 《化工之友》2007,26(24):36-3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第7天、第14和21天的ESS有效率较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吴九涛 《化工之友》2007,26(23):79-80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第7天、第14和21天的ESS有效率较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临床观察3个月并比较GOS评分。结果3个月后GOS的比较:治疗组恢复良好和中残的病例是总数的75%,对照组为5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重症颅脑损伤中有能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次,2次/天,共14天,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结果治疗7d及14d后治疗组SSS评分及ADL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前后SSS评分及ADL评定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及日常生活量表评分(ADL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SSS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SS评分和ADL评分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4~45岁的青年脑出血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和瘤卒中。临床以颅内高压,中风样表现及痫样发作为主要特征,病情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正相关。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找出了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对一些危险因素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88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本研究中,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患者例数和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清除自由基,使脑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10d及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脑出血患者按生存与否分为2组,按统一标准分别整理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入选变量是出血部位(χ2=11.565,P=0.001)、入院时意识状态(χ2=7.780,P=0.005)、出血病灶大小(χ2=7.706,P=0.007)、肺部感染(χ2=6.110,P=0.010)、发病至入院时间(χ2=6.296,P=0.012)、年龄(χ2=5.780,P=0.01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χ2=5.503,P=0.019)。结论经统计学分析,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出血部位、入院时意识状态、出血病灶大小、肺部感染、发病至入院时间、年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年龄和出血部位为不可逆因素外,其他预后影响因素经人为干预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纳洛酮组意识障碍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好,起效快,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种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产后子宫超声影像学数据建模,探讨产后出血情况的评测。方法通过经腹超声动态观测60例产妇的产后24h内及产后6周,测量采集子宫肌壁厚度、宫腔分离大小及子宫体长、宽、厚等数据,并记录产后24h内的出血量。结果经数据分析表明产后24h内的出血量与胎盘娩出后宫腔分离大小及产后6周的子宫复旧成正相关性(P<0.05),而与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宫壁厚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监测产后的宫腔分离和子宫体复旧情况有助于动态分析产后出血的发展及转归,并为临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探讨超急性脑梗死时梗死区主要代谢物变化特点。方法经临床及常规磁共振诊断的31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行病变及周边区1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MRS资料,观察脑梗死区内及周边脑代谢产化合物产变化。结果梗死中心区、边缘区及对照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肌酸(Creatine,Cr)无显著性差异,中心及边缘区胆碱(Choline,Cho)相对升高,Cho/Cr增高,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9例梗死中心出现倒置乳酸(Lactine,Lac)峰,8例边缘区出现Lac峰,两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脑梗死中1H-MRS能无创性的反应梗死区脑代谢产物的改变,Lac出现是反应脑梗死的敏感指标,病灶边缘的波谱变化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