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汽车安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汽车碰撞实验和车载实验是经常而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微型化汽车碰撞过载测试仪是一种微体积,低功耗,抗恶劣环境,具备自适应数据采 及存储功能的车载撞实验测试系统。本文介绍了它的系统构成,基本原理以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工业设计》2012,(11):27-27
奥迪股份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今日在2012电子展上宣布他们之间已签署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该合作伙伴关系侧重于在八个筛选出的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推动创新速度和上市时间,这些应用领域涵盖了恩智浦长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车载网络和车载娱乐等恩智浦汽车业务,也包括汽车互联的新兴技术。其中包括车对X通信、远程信息处理、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和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器件。  相似文献   

3.
车载信息系统三维手势交互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谭浩  李薇  谭征宇 《包装工程》2015,36(18):45-48,53
目的车载信息系统设计已成为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核心,体感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更为自然的交互方式是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重要研究领域。方法车载信息系统三维手势产品设计在已有的研究及应用基础上,以车载信息系统为载体,体感技术为工具,着重研究了三维手势交互在汽车驾驶环境下的操控方式,经过多次三维手势设计的迭代和相关技术平台的开发,设计搭建了可操作实体并进行了实车环境测试及技术调试。结论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基础性三维手势和与之相适应的车载信息系统产品实体。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汽车使用已极其普遍,汽车上的电子零部件如车载音响、车载导航等也越来越多,而机械零部件如变速箱、发动机等都改由电脑控制,这些都形成新的被忽略的行车安全隐患,因此汽车电子零部件的EMC性能对于汽车的安全行驶以及整体性能越来越重要。江苏省计量院EMC实验室紧跟市场需求,着力建设测试能力完备、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5G等高频信号快速推广和应用,信号上升边沿极速变陡,对汽车控制器的信号完整性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5G等高频信号对汽车控制器传输线辐射问题,该文对传输线算法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边界有限元算法模型,该模型能够对汽车控制器的传输线进行边界界定以此进行理论算法曲线分析;针对汽车控制器传输线互连结构造成的辐射问题,提出一种半圆弧拐角结构,利用Ansys HFSS软件对半圆弧结构进行仿真测试,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通过传感器测试系统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0.5w宽度的圆弧拐角传输线互连结构可以使传输线拐角性能提高11.2%,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内饰环境,提出利用声学模拟软件EASE进行车载扬声器声场混响时间仿真的方法,指导车辆内饰设计,提高工作效率。为验证EASE软件仿真的准确性,分别通过EASE软件和电声测试系统CLIO进行某型国产轿车车载扬声器声场混响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混响时间测量曲线与EASE仿真曲线吻合良好,EASE软件的仿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FLASH 存储器以其体积小、容量大、可随机访问等优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汽车碰撞试验中. 采用 FLASH 存储器作为车载测试系统数据存储介质, 研究了基于 FLASH 存储器的控制电路及车载式测试系统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应用. 论述了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思想;设计了与 FLASH 存储器的数据存储特点相匹配的数据双缓冲电路, 以及对 FLASH 存储器的数据进行写入、读出、擦除等操作的中心控制电路;并且设计了测试系统实现所有功能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8.
车载网络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车载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车载网络的发展前景做了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新一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用于汽车碰撞多参量测试的32通道车载测试系统,该仪器选用12位高速A/D芯片,选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作为控制电路,缩小了系统体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实现了多通道的同步、高速采集的控制,采用特殊的灌封工艺实现了高冲击条件下的大量数据的可靠存储.该测试系统已在长春一汽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试验,并成功获取了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车载LNG气瓶结构原理、现有检测方法和经济成本,采用定压方法进行了LNG气瓶绝热性能快速测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气瓶运行压力下,采用层流式质量流量计和压力控制器通过特定算法可以有效地反映气瓶的绝热性能,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工业发展至今,传统的机械技术已经不再是一枝独秀,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车载电子已经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电子中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焦点,目前汽车的车身控制、底盘控制、发动机管理、节能环保、主被动安全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车载网络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车载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新一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泛华测控的电机控制器(VCU)自动测试系统自推出以来,以其高度的自动化程度,受到了多家汽车控制器生产厂商的青睐。测试系统包括绝缘耐压自动测试台和自动功能测试台两部分,采用统一倍速链连接并实现被测件的传递,两个子台可以接受生产线控制,也可作为独立测试工位独立运行,分别实现相应的测试需要。传统的电机控制器生产过多依赖人工,导致其生产周期长、测试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行生产需求。泛华测控推出的电机控制器(VCU)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充电设施也大规模建设,非车载充电机由于核心技术、关键器件的发展水平限制,生产企业技术设计、过程质控、成本因素等方面选择差异,存在轻载运行时效率低、损耗高的不足;随着非车载大功率充电方式的普及,非车载充电方式供电量将大幅攀升,其运行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在实际检测、验收、使用过程中,针对充电机运行效率的测试研究较少,不利于对充电机运行效率实施管控、促进电能利用效率提升。该文针对充电机运行效率开展测试验证研究,介绍NB/T 33001—2018技术标准对效率指标的要求,提出充电机运行效率测试技术方案,对典型充电机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效率进行测试评估和验证,以期为充电机运行效率的有效管控、充电机运行效率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试》2017,(1):59-63
为检测汽车尾门的出厂质量合格与否,开发一种基于VC++环境、固高科技运动控制器和伺服电缸系统的三工位汽车尾门疲劳测试系统,包括单步调试、试验参数设定、实时数据显示、查看历史数据等功能模块。在汽车尾门疲劳试验过程中,对模拟试验点加载脉冲力(短时间加载)来模拟尾门开关瞬间中造成的冲击力。为保证测试可靠性,整个控制系统采用全闭环力值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实现同时测试3台汽车尾门上的气撑点及锁扣点,提高测试效率。最后展示以VOLVO-K413为例的汽车尾门测试结果,分析在测试点处的力值、时间及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表明:该系统测试精度、效率高,完全满足汽车尾门的测试要求,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尾门的疲劳测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汽车中控触屏按键的尺寸及驾驶员交互特性,为设计提出指南及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建立汽车人机界面评测指标,基于驾驶仿真系统,通过实验收集安全性与用户体验维度的主客观数据,对不同尺寸的按键进行测试评估,探索驾驶员的交互操作特性.结果 按键尺寸大小与点击按键位置、视觉主观评分、工作负荷、可用性存在相关性;按键点击位置与按键中心的距离随按键尺寸增大而增大;点击按键位置倾向于左侧;主观评分、可用性与按键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工作负荷表现则相反.结论 建议中控触屏按键尺寸为9~15 mm,经过公式换算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载屏幕.车载界面设计布局常用控件应多在左侧或扩大控件的操作热区.将汽车人机界面评测应用于车载中控触屏按键研究中可以为界面设计规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严格测试汽车发电机性能,并匹配生产线的快速自动化生产,在对汽车发电机工作原理与性能测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工控机、变频器、传动电机、电子负载等组成的机电一体化汽车交流发电机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实现发电机空载性能、负载性能及调节器性能测试。设计经典PID和模糊PID控制器快速调节发电机电压、电流和转速,提高了测试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确保产品出厂质量。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德国、日本、伊朗等汽车电器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8.
车载充电机性能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寿命及续航里程的保证。需要及时对车载充电机的电性能参数进行测试,搭建车载充电机电性能参数自动检测平台。可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载充电机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测试流程,按照设定的检测方案对车载充电机的电性能进行自动化检测,对试验过程的数据全程记录,消除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张平 《认证技术》2015,(4):82-83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经常在4S店选择加装导航、行车记录仪等电子产品。在汽配市场中,车载充电器,OBD车载终端等周边产品更是琳琅满目,新的产品形态层出不穷。对于这些车载电子产品,有哪些通过认证的产品可以作为消费者选择的技术依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近期推出了车载电子产品C Q C认证,本文特邀相关专业人士对该类产品认证的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主要或全部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目前较为常见的是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指由电动机驱动,且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的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具有一定的纯电动行驶里程,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量的混合动力汽车。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