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在四氢呋喃中对外消旋乳酸直接熔融聚合的低分子量聚外消旋乳酸进行扩链,用(-M)η、FT-IR、1H-NMR、DSC、XRD等对扩链产物进行表征.SnCl2催化、NCO/OH为2时,66 ℃回流反应60 min,可得(-M)η为扩链前3.04倍的可溶性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扩链产物中NH和苯环的引入使Tg、Tm和结晶度等相应提高.但时间过长、NCO/OH过大时,易生成可溶性差的交联副产物,较多副产物的混杂会导致Tg和熔融热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熔融聚合法合成生物材料聚(乳酸-谷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外消旋乳酸(D,L-LA)为单体,与L-谷氨酸(L-Glu)直接熔融聚合,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谷氨酸)共聚物.用特性粘数[η]、FTIR、1H NMR、GPC、DSC、XRD等手段进行系统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熔融聚合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不同投料比对聚合物合成的影响.在单体乳酸和谷氨酸投料物质的量比为98:2、150℃、70Pa、催化荆SnCl2的用量0.7%(质量分数)的条件下熔融聚合8h,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可达6400.随着谷氨酸投料量的增加,共聚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小,Tg均低于直接熔融合成的聚外消旋乳酸,且共聚物均为无定形态.  相似文献   

3.
药物缓释材料聚(乳酸-丙氨酸)的直接法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接以外消旋乳酸(LA)、L-丙氨酸(Ala)为原料[n(LA):n(Ala)=9:1],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药物缓释材料聚(乳酸-丙氨酸)共聚物[P(LA-co-Ala)],并用特性黏数、FTIR、1H NMR、GPC、DSC、XRD等手段进行系统表征.熔融共聚中采用一次投料并分次预聚,可生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达3200(分散度Mw/Mn=1.23)的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丙交酯开环共聚法的水平.首次报道了P(LA-co-Ala)]药物缓释材料的DSC与XRD表征结果,其与聚外消旋乳酸(PDLLA)相比,共聚物具有较低的Tg、Tm和结晶度.新方法步骤少、操作简便,且成本更加低廉.  相似文献   

4.
从L-乳酸缩聚得到预聚物,系统地研究了数均分子量200~2000的聚乙二醇(PEG)与乳酸预聚物的直接熔融共聚,采用对甲苯磺酸/氯化亚锡/辛酸亚锡三元催化体系,通过乳酸预聚物与PEG熔融共聚,制备了重均分子量均在两万以上、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左旋聚乳酸(PLLA)-PEG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远红外、氢核磁表征证明了共聚产物主要为PLLA-PEG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共聚物相比均聚物PLLA,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结晶度Xc均降低;旋光分析表明,共聚物中L-乳酸的旋光度降低,聚合过程存在一定的消旋化;应力流变仪分析表明共聚物韧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由聚(琥珀酰亚胺-乳酸)的碱溶液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亲水性羧基的聚(天冬氨酸-co-乳酸)(PAL)。用IR、NMR、DSC、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PAL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PAL中的聚乳酸链段为间同立构或无规立构,由此推断丙交酯在开环聚合反应时发生了酯交换或链转移反应,导致聚乳酸链段产生消旋现象;聚合反应机理是羟基引发的聚合,获得了无定型态聚合物PAL。由于共聚反应中丙交酯熔体的蒸发损耗,合成的PAL中聚天冬氨酸的含量高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6.
投料比对丙氨酸直接熔融聚合法改性聚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丙氨酸(L-Ala)为单体,与外消旋乳酸(D,L-LA)直接熔融聚合,合成氨基酸改性的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并用特性粘数、FTIR、1H NMR、GPC、DSC、XRD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随着投料比中丙氨酸含量n(Ala)的增加,改性聚乳酸在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逐渐由易溶变为难溶,但在DMSO中的溶解性却很好;DSC、XRD等测试显示,聚合物由一定的结晶性逐渐转变为无定形态;可溶性共聚物聚(乳酸一丙氨酸)[P(LA-co-Ala)]的特性粘数逐步减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逐渐减小,分散度(Mw/Mn)有变窄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外消旋乳酸(D,L-LA)、乙二醇和二氯磷酸苯酯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磷酸酯-聚乳酸,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探讨了预聚方式、催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熔融聚合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在160℃、70Pa、催化剂ZnO的用量0.5%的条件下熔融聚合8h,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达9200,可以用于药物缓释微球.新合成方法有利于降低聚磷酸酯-聚乳酸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合成成本.  相似文献   

8.
不同构型乳酸对乳酸-羟基乙酸直接熔融共聚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外消旋乳酸 (D ,L LA)和左旋乳酸 (L LA)为原料 ,与乙醇酸 (GA)直接熔融共聚 ,以 0 .5 %氯化亚锡为催化剂 ,在 16 5℃、70Pa下反应 10h ,合成了不同配比的系列生物降解高分子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PLGA)。用GPC、FTIR、1 HNMR、DSC、X 射线衍射等进行表征 ,发现原料乳酸 (LA)的构型对聚合物的Mw、Tg、结晶性、组成等产生影响。单体投料摩尔比LA GA =5 0 5 0时 ,D ,L PLGA的 [η]和Mw比L 型大。以D ,L LA为原料时 ,共聚物结构相对简单 ,共聚物性质易受GA链段控制。投料摩尔百分比LA(或GA)≥ 90 %时 ,共聚物易于结晶 ,以L LA为原料时更为明显。利用1 HNMR数据计算共聚物组成 ,发现GA组分含量高于其投料值 ,且D ,L PLGA中GA的组成高于L 型产物。根据上述实验事实 ,提出D ,L LA、L LA分别与GA共聚时 ,由于GA在共聚中反应速率比LA高 ,并且D ,L LA与L LA存在反应速率差异 ,故有不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舍有0~30mol%丙烯酸甲酯(MA)的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兰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等方法时聚合产物进行了分析。聚合产物的组成比与投料比相近,随MA比例的增加,分解温度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舍MA30mol%的共聚物的分解温度为338.8℃,而熔融温度任为188.8℃,由于第二单体MA的加入.使得共聚物的熔点降低至分解温度之前,这为改性聚丙烯腈的无增塑熔融纺丝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以端羟基聚四氢呋喃(PTHF)与NaH反应后生成的醇盐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环氧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在PTHF两端接上了环氧乙烷(PE0)嵌段,制备出了一种分子量可控窄分布(^-Mw/^-Mn〈1.2)的PEO-PTHF-PEO三嵌段共聚醚。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碳谱(^13 C-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DSC对产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能分析。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对产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为70℃~75℃,采用溶液聚合,反应压力为1379kPa,反应时间为8h为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熔融阶梯缩聚法合成聚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聚乳酸,探讨了催化剂、反应温度、阶梯控温对聚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控温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聚乳酸的产率和分子量,最佳反应条件为:以0.3%(质量分数)的对甲苯磺酸和0.4%(质量分数)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先在160℃反应9 h,再于180℃反应12 h。  相似文献   

12.
连续微波辐射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聚L-乳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微波辐射条件下,以工业L-乳酸为原料,直接熔融缩聚合成聚L-乳酸(PLLA)。考察了脱水真空度,预聚合温度、聚合恒温时间和催化剂种类对实验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为:以复合二元催化剂SnCl2/TSA=1∶1(SnCl2的质量分数为0.45%)为催化剂,0.080 MPa脱水15 min,0.090 MPa预聚合30 min,体系升温至230℃后恒温20 min,可获得黏均分子量(-Mη)高达6.02×104g/mol的PLLA。  相似文献   

13.
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聚乳酸(PLA)共混体系中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使TDI与PFC及PLA的端羟基反应形成扩链产物,制备了一系列共混物.共混物的DSC曲线及扫描电镜图表明,形成的扩链产物使该二元共混体系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半结晶性聚乳酸(PLA)因透明性好、力学性能优异、能生物降解等优点,在加工领域表现出适用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对PLA基复合材料在3D打印技术中的研究应用及最新进展状况进行总结,以期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以熔融沉积成型(FDM)、PLA基体为主线,在查阅近年中外文献基础上,分别从PLA结构性能、3D打印成型工艺、PLA基复合材料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工艺参数的技术优化,以及复合材料的结构改性最新研究进展。结果 FDM制备PLA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3D打印行业中表现优异,潜力巨大,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结论 低廉、高效、可定制的3D打印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广泛关注与青睐,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突破,以及纳米材质和新型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质应用,使3D打印在成型加工技术上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冷冻萃取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部分解缠结聚乳酸试样。通过流变学的方法实时检测了聚乳酸熔体中缠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部分解缠结聚乳酸分子链的缠结过程分为快速穿插阶段和慢速穿插阶段。同时考察了在可控外场作用下缠结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预剪切和快速熔融会促进分子链缠结网络的形成,而检测频率则对缠结形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Hafnium is often used to improve the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superalloys but not to form carbides for strengthen them against creep. In this work hafnium was added in cobalt-based alloys for verifying that HfC can be obtained in cobalt-based alloys and for characterizing their behavior at a very temperature. Three Co–25Cr–0.25 and 0.50C alloys containing 3.7 and 7.4 Hf to promote HfC carbides, and four Co–25Cr– 0 to 1C alloys for comparison (all contents in wt.%), were cast and exposed at 1200 °C for 50 h in synthetic air. The HfC carbides formed instead chromium carbid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in eutectic with matrix and as dispersed compact particles. During the stage at 1200 °C the HfC carbid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evolve, even near the oxidation front despite oxidation early become very fast and gener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romium carbides present in the Co–Cr–C alloys totally disappeared in the same conditions. Such HfC-alloys potentially bring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mechanical strengthening at high temperature, but their hot oxidation resistance must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麦秸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变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挤塑模压的方法制备麦秸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研究了麦秸纤维添加量、尺寸及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 添加量、温度对麦秸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熔融流变性的影响。麦秸纤维添加量从10 wt%增加至30 wt%时, 复合材料的熔融黏度增加。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流动性, 熔融黏度降低。麦秸纤维以长纤维和纤维束作为增强材料时, 复合材料的熔融黏度降低, 以细小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时, 复合材料的熔融黏度增加。温度由170 ℃升高至190 ℃, 剪切速率由0. 01 s -1增加至0. 1 s -1 时, 麦秸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丙撑碳酸酯(PPC)的熔融流变行为。流变分析表明,在流变测试过程(140℃~170℃)中PPC结构稳定;通过时温等效原理(TTS)得到了150℃的动态模量主曲线;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PC的线性粘弹区范围增大,剪切变稀行为明显,高分子链松弛时间延长。PPC的流变行为符合"Cox-Merz"规则,由此可以通过动态测试获得高剪切速率下的PPC稳态粘弹特性。由Carreau-Yasuda(Osc)公式得到PPC的零切黏度(η0),确定了η0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为η0∝-Mw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