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苑丽 《断块油气田》2005,12(6):33-36
开发实践一致认为,储采比与递减率紧密相关.为了研究二者的相关程度,从储采比和递减率定义入手,详细研究并推导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产量变化规律储采比与递减率的理论关系式及确定合理储采比界限方法,并尝试性地应用于冷家油田不同油品油藏中,效果较好.储采比是影响递减率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油田递减率随储采比的降低而不断增大,且围绕理论曲线上下波动,对其他油田研究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有一定借鉴价值,并将合理储采比计算值与其实际相结合,参考有关文献,给出了该油田不同油品油藏合理储采比下限值,最后对其稳产趋势进行分析,为油田稳产形势的评价及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合理储采比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采比是油气田产量保证程度的一种指标,该值越大,产量稳定实现的可能性越高。当储采比低于某一数值时,油田开发即进入递减阶段。为此,在Arps和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导出了油田产量遵循不同递减规律时储采比与时间的关系式。在这些关系式中,当t取0时,可直接确定出油田保持稳定是所需的储采比下限值。通过这些研究,为油气田稳产形势的分析、评价以及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经实例验证,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对石油工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合理确定储采比,既能保证原油产量正常增加,又能促进对油气勘探进行合理的投资。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研究现状对比、归纳,总结了目前储采比研究的主要认识和观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着对油田在保持目前产量规模下的稳产时间、储采比稳产临界值的确定、油田储采比的大小与油田稳产期结束后产量递减速度快慢的关系等内容展开,并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系统地认识油田储采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储采比与开发时间、采出程度、油田稳产及储量替代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储量较为稳定的油田,在双对数坐标下,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和采出程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储量和产量变化较大的油田相关性较差。据统计的国内外50个油(区)田稳产期末储采比看,平均储采比为8.5,近几年我国储采比在16以上,储量替代率在1.0以上,稳产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5.
油田储采比是衡量油田生产规模的关键指标,计算储采比对保证油田合理开发及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储采比原始定义出发,结合上产阶段、稳产阶段及递减阶段累产油计算公式,产量增长率(或递减率)定义式,推导出了油田3个不同开发阶段储采比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在确定上年储采比及当年的产量增长率(或递减率)时,就可以计算出上产阶段(或递减阶段)当年的储采比;稳产阶段第n年储采比是稳产第1年储采比与稳产年限n-1之差。  相似文献   

6.
油田储采比合理界限与产量递减的趋势预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分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递减指数的变化特征,证实了大多数油田或油井产量的递减遵循n=0.5的双曲线递减规律,由此给出了油田产量递减的预测方法。 文中提出了一个计算油田储采比的重要公式,根据储采比与初始递减率之间的关系证明,油田稳产期末,合理的储采比界限应当保持在10以上。根据合理储采比界限,对某油田不同开采条件下的稳产期进行了分析,并对稳产期结束后产量的递减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储采比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采比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油气田,在某年份剩余的可采储量与当年年产量的比值。通过储采比可以分析、判断油田所处开发阶段,稳产状况及其资源保证程度。如果储采比过大,会形成资金以储量存在的形式积压,储采比过小,产量保证程度低。研究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储采比的变化规律以及稳产阶段储采比的界限值;根据储采比在不同开发阶段中的要求,研究了规划产量下所需新增的可采储量。最后,分析了中石化及所属油区的储采比现状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区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研究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的开发实践使油田规划工作者认为储采比与递减率紧密相关。为研究二者的相关程度,从储采比和递减率定义入手,详细研究并推导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产量变化规律储采比与递减率的理论关系式,并尝试性地应用于辽河油区不同油品油藏中。同时对储量一定(目前储量)及变储量两种情况下,分油品对该油区储采比与递减率的关系进行细致研究探讨。指出该油区储采比的确是影响递减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且与递减率呈反向关系。但是,将理论曲线应用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辽河油区递减率预测中还存在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9.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与储采比合理界限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大庆长垣各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证实,油田稳产期结束后,产量将以n=0.5的双曲线规律递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计算油田储采比的理论公式,并对油田合理储采比进行了论证。油田合理储采比应保持在9以上。储采比低于9以后,油田产量将以很快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10.
储采比和递减率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从储采比和递减率的定义出发,推导出指数递减和双曲递减条件下储采比的理论变化公式,分析不同开发模式下储采比和递减率的变化关系。结合杏北开发区水驱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不同稳产模式和定储采比模式下的储采比与递减率、稳产年限和开发年限的关系,确定出了杏北开发区水驱合理的储采比。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储采比是衡量天然气生产规模的关键指标,准确计算天然气储采比对保证天然气合理开 发及制定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天然气产量增长、稳产和递减3 个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 特征,以产量增长率、可采储量替换率和产量递减率等关系方程为基础,推导出天然气储采比在3 个不同 开发阶段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与储采比之间的关系,又推导出了 采出程度与储采比、储量替换率、产量增长率(或递减率)的关系方程。研究表明,天然气储采比在产量增 长阶段呈大幅下降趋势,至稳产阶段后保持相对稳定,到递减阶段又开始缓慢下降。通过实例分析,论证 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认识储采比与油田稳产的关系,分析了目前有关储采比与油田稳产相关的认识或观点形成的背景及依据,通过对中石化200个已开发油田的分析,从中筛选了38个油田对其分油田类型进行了储采比统计分析,同时进行了稳产期末储采比的理论推导。研究表明,储采比与油田稳产的关系决定于油田的开发阶段、油田类型、开发政策等,而不能单纯由储采比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能够稳产。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石油储采比、储采平衡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储采比和储采平衡率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开发指标,根据经验,油田储采比的高低与油田产量变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从预测原油产量数学模型出发,推导出了保持油田稳产最低极限储采取值公式。为使产量不致于快速递减,油田储采比应大于(1+0.746B-1)(B为常数),同时,油田储采比与产量的增长率及递减率存在定量关系。根据合理储采比制定原则,可规划出油田合理储采比,在给定合理储来比及产油量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出合理储采平衡率,从而为制定合理油田开发技术指标提供依据。表1参3(张正卿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油田目前的储采状况是否合理,根据储采比定义、产量递减率与产液量的关系、产量递减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建立了储采比与产液增长率、含水率上升值以及储采平衡系数的关系,预测不同开发方式下储采比变化趋势。此外,建立了理想状况下不同年份储采比变化公式和合理储采比界限预测图版,结合油田开发实际,将油田开发到极限含水率时的储采比分为合理、相对合理、不合理和极不合理4类,通过油田开发到极限含水率时的合理储采比范围,确定合理储采比界限。对某开发区块A进行计算,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含水率达到96.2%时,储采比降至负值,说明目前的储采比偏低,确定合理储采比界限约为8.2.为确定油田合理储采比界限提供了新的参考,通过评价油田目前储采状况合理性,为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储采比与递减率的定义出发,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结构指数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趋势.推导了储采比与阶段递减率的关系根据油田开发中多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构储采比的概念,确定了多结构油田的储采比与各结构储采比和各结构产量的定量关系.从理论上推导了结构储采比与结构递减率的关系,对多结构油田储采比分析更加符合油田开发实际.针对喇萨杏油田典型的多结构的特点.应用结构储采比的概念,分析了喇萨杏油田储采比的变化,通过对水驱各类井网及聚驱产量递减及储采比的分析,得出喇萨杏油田储采比基本保持在12左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储采比是评价油田开发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预示着油田是否可以持续稳定开发,陆上油田对储采比的研究比较成熟,但海上油田相关理论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运用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储采比与储量替代率、递减率、开发时间、累计产量、采出程度和采油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海J油田,结果表明油田实际变化规律与理论研究一致:海上油田储采比与储量替代率成正相关,与递减率呈倒数关系。储量替代率不变时,稳产期末储采比越高,初始递减率越小;递减率不变时,储采比随储量替代率增长而升高。储采比与开发时间、累计产量、采出程度之间呈双对数直线关系;与采油速度呈反比关系。研究成果对油田寻找新的储量资源、确定挖潜时机、制定开发技术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