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官方网站中每周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SFF信息对2009年内共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肉类产品相关情况。根据分析可知,2009年度关于肉类的通报232次,主要为微生物问题,通报134次,占58.0%。134次微生物问题中沙门氏菌109次,占81.0%;李斯特杆菌13次,占9.7%;大肠杆菌O1575次,占  相似文献   

2.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官方网站中每周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SFF信息对2009年内共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肉类产品相关情况。根据分析可知,2009年度关于肉类的通报232次,主要为微生物问题,通报134次,占58.0%。  相似文献   

3.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官方网站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实时向公众通报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对2010年内RASFF通报信息分52周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肉类产品相关情况,获知2010年度关于肉类的通报232次,其中禽肉及时制品75次,除禽肉外的肉及制品203次。  相似文献   

4.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官方网站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实时向公众通报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对2010年内RAS.FF通报信息分52周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肉类产品相关情况,获知2010年度关于肉类的通报278次,其中禽肉及其制品75次,除禽肉外的肉及制品203次.通报涉及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微生物检出问题,达142次,占51.08%(142/278);其他引发通报的因素较分散,有感染寄生虫、包装破损、药物残留、标识不当、杂质、温控不良-冷链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官方网站中每周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SFF信息对2008年内共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出口欧盟的食品安全问题情况,获知2008年中国共被通报食品安全问题462次,其中生物毒素173次,占37.5%;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88次,占19%;三聚氰胺违规添加54次,占11.7%;微生物26次,占5.6%;农兽药问题26次,占5.6%;食品和饲料中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元素25次,占5.4%;食品和饲料添加剂12次,占2.6%;寄生虫问题11次,占2.4%;其他问题47次,占10.2%(见图一)。  相似文献   

6.
食品及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是欧盟监管当局为确保食品安全而采用的实时、快速而又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保护欧洲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对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产品RASFF通报情况及近年来通报内容的一些重要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通报数量、通报产品和通报原因等方面的变化,并对RASFF运行趋势与经验借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欧盟是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欧盟频频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发布召回通报。通过梳理2019年上半年欧盟食品类、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的召回通报,针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被通报的数量、产品分布、通报原因与国内外标准的差异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召回提出应对的建议和措施。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是一个连接欧盟各成  相似文献   

8.
在对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RASFF)通报分析中发现,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日益增多,其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总结2011~2015年欧盟RASFF通报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情况,分析其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和材料种类等,研究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关注热点及变化趋势,从而为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标准提供参考,以增强我国对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能力,推动和扩大输欧贸易。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制(RASFF)的成立背景及运行机制和主要内容,对2004年RASFF的所有通报及与我国大陆出口食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出口欧盟食品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输欧密胺餐厨具频遭欧盟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的通报情况、通报原因。结合密胺餐厨具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量与使用条件和生产工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 建议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应加强产品标识或使用说明书意识、监管部门根据产品特性有的放矢做好全面有效的监管, 积极应对欧盟(EU)284/2011法规, 有效降低欧盟RASFF通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