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聪  陈宏拓 《市政技术》2022,(1):103-106,129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凭借其刚度大、自重较轻、用钢量省、跨越能力强、耐久性好、维护费用低、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但常见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悬臂部分混凝土无法架设预制板,仍需现浇混凝土,且传统施工技术仍存在施工周期长、占用下部道路、现场焊接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相似文献   

2.
翟立强 《建材与装饰》2013,(10):186-188
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由钢箱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两部分组成,在受力原理上是通过剪力把钢箱梁与混凝土板加以组合,对钢箱梁或混凝土板或二者同时施加预应力的一种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关键施工技术体现在铜梁制作、构件运输、钢梁组装对接、预应力拉索施工、临时支墩拆除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裂缝的类型及成因,从钢主梁和钢横梁的连接程度来研究它们对桥面板抗裂性的影响,提出了三种湿接缝钢筋可行的连接形式,通过试验探索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一步优化湿接缝钢筋的合理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4.
国内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自重大、易开裂、需现浇模板等原因,已不满足桥梁快速化施工和环保的要求。钢混合成桥面板是将钢板和混凝土通过复合剪力键连接在一起组合成桥面板共同受力,可以作为钢混组合梁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已开始在探索工程实践应用,但是设计规范并没有明确条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钢混合成桥面板的结构形式,阐述了其适用范围、工作机理、设计方法及施工要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和计算原则,并提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为钢混合成桥面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某座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为依托,提出了一种简支转连续结构负弯矩区构造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构造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就负弯矩区改善开裂的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简支转连续的施工方法与焊接连续施工方法相比,可减小墩顶负弯矩;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负弯矩区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桥面板钢筋直径以及混凝土自身力学特性是影响负弯矩区开裂的关键因素,适当加大桥面板钢筋直径、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小简支转连续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顶升支座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墩顶负弯矩,对控制开裂有利。  相似文献   

6.
成权 《山西建筑》2014,(33):161-162
依据国内外相关规范,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活载的受力特性,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桥面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实际设计工作中组合梁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的受力理论分析,并对混凝土桥面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对设计和施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钢-混组合梁作为近年来逐步推广的结构形式,可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优势。对于连续梁,支点附近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处于受拉状态,其抗裂性能是控制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关键部位。通过有限元模型,对两种常用的抗阻裂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即分节段浇筑桥面板混凝土、桥面板张拉预应力钢束。首先,对分节段浇筑的桥面板内力及裂缝宽度进行计算,提出工程实践中适宜的分段范围,并计算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的内力变化及应力水平;其次,对两种方式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以上分析探究,明确了两种抗阻裂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杨耀  周姝 《钢结构》2021,36(4):20-25
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预制装配技术是一种在工厂预制墩柱、盖梁、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快速装配施工的一种新型组合桥梁施工技术.目前针对钢混组合梁桥的主梁预制装配施工的研究较多,而对桥梁墩柱、盖梁和主梁全预制装配施工综合分析的研究较少,故对桥梁主体结构全预制装配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全国首例多主梁...  相似文献   

10.
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是桥梁结构的轻型化和工业化理念下催生的新结构,在现今中等跨径新桥型中具有一定竞争力。本文拟以该类桥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合理节点形式,探讨该类桥梁的可施工性和力学性能;研究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空间受力行为,揭示点支撑下混凝土桥面板受力特性,提出钢桁腹-混凝土组合梁桥整体结构的设计理论与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