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4):673-676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N-乙烯基甲酰胺(NVF)、苯乙烯(SM)和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配比m(NVF)∶m(SM)∶m(DADMAC)为5∶4∶1,单体质量分数40%,引发剂质量分数1.0%,反应温度75℃下反应5 h时,DADMAC转化率可达99%。红外光谱及DSC分析表明,NVF、SM和DADMAC均参与了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N-乙烯基甲酰胺(NVF)、苯乙烯(SM)和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配比m(NVF)∶m(SM)∶m(DADMAC)为5∶4∶1,单体质量分数40%,引发剂质量分数1.0%,反应温度75℃下反应5 h时,DADMAC转化率可达99%。红外光谱及DSC分析表明,NVF、SM和DADMAC均参与了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5):1138-1142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聚合单体,自制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分散剂,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乙醇-水体系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降阻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较佳条件:单体配比n(AM)∶n(DADMAC)=6∶1,单体加量占聚合体系总质量的40%(w),分散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8%(w),分散介质m(乙醇)∶m(水)=50%,引发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0.2%(w),聚合温度60℃,反应时长8 h。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稳定性良好,分子量达1.26×106,在矿化度为30 000 mg/L的模拟水中黏度保持率达78.6%,质量分数0.2%的聚合物溶液降阻率最高可达66.4%,可在10 min内完全溶解,在页岩气井压裂开采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聚合单体,自制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分散剂,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乙醇-水体系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降阻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较佳条件:单体配比n(AM)∶n(DADMAC)=6∶1,单体加量占聚合体系总质量的40%(w),分散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8%(w),分散介质m(乙醇)∶m(水)=50%,引发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0.2%(w),聚合温度60℃,反应时长8 h。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稳定性良好,分子量达1.26×10~6,在矿化度为30 000 mg/L的模拟水中黏度保持率达78.6%,质量分数0.2%的聚合物溶液降阻率最高可达66.4%,可在10 min内完全溶解,在页岩气井压裂开采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酶解淀粉与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共聚物。探讨了淀粉与单体配比、过硫酸铵用量、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优化条件为:m(淀粉)∶m(单体)=1∶3,(NH4)2S2O8的加入量为淀粉与单体总质量的0.5%,单体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82℃,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103.8%,接枝效率为37.4%,单体转化率为91.9%。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参与了接枝反应;SEM结果显示,接枝反应之后,淀粉形貌发生了变化,球状颗粒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6.
曾群 《广东化工》2013,(21):69-72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其中稠化剂是酸液中一种重要的酸性添加剂.文章中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共聚物PDA((Poly DMDAAC-AM).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总单体质量分数和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红外检测AM和DMDAAC发生了聚合,单体配比n(AM)∶n(DMDAAC)=8∶2,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用量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各占单体总质量的0.04%,最高单体转化率为67.70%,最佳特性粘数为505.59 mL/g.实验采用石油工业标准(SY/T6214-1996)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性能优良,可用作酸液稠化剂.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制备了无皂苯丙乳液;然后以AA含量、中和度、引发剂含量和软/硬单体配比等为试验因素,以乳液稳定性和粒径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无皂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1.2%和w(AA)=4.5%(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中和度为0.8、m(BA)∶m(St+MMA)=4∶6和反应温度为78℃时,可制得粒径为纳米级的高固含量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铵(APS)/无水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淀粉与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的接枝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单体配比、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反应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6.0%,m(淀粉)∶m(单体)=1∶4,单体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均参与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低温快速共聚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常规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对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各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用量、单体配比、搅拌速率以及还原剂的滴加速率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PS)/亚硫酸氢钠(SHS)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当引发反应温度为50℃、m(KPS)∶m(SHS)=1∶2、氧化剂KPS用量为0.15~0.25g、m(MMA)∶m(AA)=10∶1、搅拌速率为450r/min和还原剂SHS溶液滴加时间为30min时,AA/MMA无皂自乳化聚合反应能够快速顺利进行,并且能获得单体转化率较高、性能较好的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10.
以偶氮二异丁眯盐酸盐为引发剂,进行了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苯乙烯(ST)的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和单体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探讨了NVF-ST共聚物的水解反应。结果表明,当NVF与ST的质量比为5:5、单体质量浓度为30%、引发剂用量为1%时,可获得转化率为90%以上的NVF-ST共聚物;在-NHCHO与NaOH的摩尔比为1:2的条件下,NVF-ST乳液的水解度接近100%。红外光谱表明NVF与DADMAC间发生了共聚,其水解产物中存在氨基。  相似文献   

11.
潘珊珊  张玉红  何培新 《粘接》2011,32(2):49-52
在不加入任何传统乳化剂的情况下,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功能单体(surfmer),作用于乙酸乙烯酯(VAc)与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乳化体系中,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VAc/BA/AMPS)三元无皂乳液,该乳化体系在聚合以及贮存过程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考查了单体配比、AMPS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单体配比为mVAc:mBA=8:2,AM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反应温度为80℃。所制得的乳液粒径约为144nm,且单分散性好,固含量在42%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原料合成的齐聚物为乳化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链转移剂、pH值对齐聚物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单体配比、齐聚物用量、引发剂对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通过阳离子淀粉和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等乙烯基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淀粉接枝聚合物乳液,并对其表面施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淀粉接枝乳液)∶m(氧化淀粉)=3∶100、w(硫酸铝)=0.4%和施胶液pH=4时,其应用效果好且性价比高;淀粉接枝乳液的施胶性能优于氧化淀粉和接枝单体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皂聚合工艺合成了交联型阳离子聚乙烯醇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作为纸张增强剂可显著提高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度、耐破度等。对阳离子基单体和交联性单体的比例、合成工艺条件等对纸张增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m(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6:1,w(乳液)=0.8%时,纸张的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等性能指数均有35%以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淀粉为主链、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改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法制备了无皂淀粉基阳离子苯丙乳液。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该乳液稳定性及乳胶膜性能等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对乳液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DMC)∶m(淀粉+St+BA)=0.8∶1、m(淀粉)∶m(St+BA)=1.00∶3、m(St)∶m(BA)=1.50∶1、反应温度为80℃、w(引发剂)=2%且m(过硫酸钾KPS)∶m(NaHSO3)=2∶1时,改性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液聚合法于5℃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物(NBIR)。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及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对乳液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与核磁共振碳谱对NBIR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均增大;单体配比、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对聚合反应速率无明显影响。固定总单体用量为100份、丙烯腈用量为33份,当丁二烯/异戊二烯(质量比)为50.0/17.0、33.5/33.5、17.0/50.0时,所得NBIR的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均为33.3%左右,结合异戊二烯质量分数从19.7%增加到51.6%,其结合量均大于单体投料量;而结合丁二烯质量分数从47.2%下降到15.1%,其结合量均小于单体投料量。改变单体配比对NBIR聚丁二烯链段的1,2-结构含量和聚异戊二烯链段的3,4-结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氧化淀粉基水性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PS-NaHSO3)为引发剂,在木薯氧化淀粉上接枝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并引入功能单体丙烯酸(AA),采用无皂聚合法合成了氧化淀粉基水性胶粘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与氧化淀粉配比、单体配比、功能单体用量、聚乙烯醇(PVA)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1.8%、m(单体)∶m(氧化淀粉)=3.0∶1、m(St)∶m(BA)=1.75∶1、w(AA)=2.0%和w(PVA)=3%~4%时,所制备的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剥离强度为23.15 N/mm、拉伸强度为0.92 MPa。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胶黏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交联单体,进行了无皂乳液共聚的研究,得到性能较好的乳液,确定了最优合成方案.将合成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应用于织物上,对织物的性能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过硫酸铵(A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