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江山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叠层石发育,宏观形态类型多样,且保存完好,是研究江山地区晚震旦世沉积环境较为理想的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在地层剖面纵向上表现为水平纹层状→波纹状→丘状→锥状→柱状演变,其中柱状叠层石构成叠层石礁。通过对叠层石的宏观沉积特征及微观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区的水平纹层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上带,波纹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发育在潮间带,锥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发育在潮下带。根据浙江江山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叠层石的沉积环境指示,认为灯影晚期研究区处于浅海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经历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水体加深过程,可能主要受控于该时期扬子地块东南缘拉张沉降构造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消溪庙气藏储层特征:包括岩性、孔隙性、渗透性、孔渗相关性、孔隙形态、毛管曲线参数特征、喉道类型及大小分布及成岩作用类型等方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对储层进行了孔隙结构分类,建立了评价标准,为勘探评价井部署提供了依据。其结论表明:储层孔隙以大孔和中孔为主,喉道以微喉为主,储层4种基本孔隙类型对 应Ⅳ类储集层,从I类储集岩到Ⅳ类储集岩,孔隙度由好变坏,毛细管压力由较粗歪度到细歪度,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由小变大,孔喉半径依次变小,储渗性依次下降,直到变为非储集岩;储渗性主要受方解石含量、长石含量及微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铸体薄片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岩性主要以泥质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成熟度偏低。通过室内压汞实验分析了沙河子组储层孔隙结构,表明该储层整体表现为孔喉半径小,造成孔隙结构中微观规模的油水分布不均匀,为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岩性油藏,储层主要受颗粒粒度及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溶蚀作用使各类孔隙有效连通,因此,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及影响因素确定,有利于徐家围子断陷油气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灯影组地层中的重大突破,为四川盆地在老地层中天然气的勘探展示了良好前景。它们具有层系多、分布广泛、构造单元复杂的特点,在同一油气系统的不同气藏之间常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和内在联系,在区域上构成一个独立的油气区。影响和控制盆地内形成一个油气区的主要因素是岩相和构造演化条件。文中重点考虑了古今构造、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气井的开发效应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资阳地区气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巴喀油田八道湾组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较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主要是粒内溶蚀孔、少量剩余粒间孔和微裂缝。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 相似文献
6.
7.
建南气田长兴组生物滩气藏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压汞等资料的分析,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对研究区长兴组沉积相带展布与生物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生物滩储层主要发育于建南气田南高点台缘生物滩;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含)云质灰岩、生屑灰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储层,综合评价为Ⅲ、IV类储层。 相似文献
8.
在长2储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压汞实验、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扫描电镜等方法为实验手段,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主要以浅灰色、灰绿色块状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都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次为粒间溶孔,其余为粒内溶孔、填隙物内溶孔及晶间微孔,少量的铸模孔、云母溶缝、微裂缝。其储层的孔喉分布类型主要有单峰正偏态细孔喉型、多峰分散型和单峰负偏态微孔喉型3种。影响本区储层孔隙类型的因素为沉积相、成岩作用、裂缝改造,其中沉积相及成岩作用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11.
四川资阳及邻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段沉积及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阳地区灯影组储层段为一套受波浪作用为主的浅水台坪白云岩沉积,由17种岩石微相和5种相序组成的地层中米级——亚米级沉积旋回明显。其储层段由三个不完整的层序构成,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构成了层序的主体,层序界面为I型和Ⅱ型。沉积和层序特征受到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和碳酸盐沉积速度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页岩气研究的不断深入,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重视。为了深入了解湘鄂西地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孔隙特征,综合利用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试验以及核磁共振试验等对页岩孔隙特征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表征,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以及岩石矿物全岩定量分析结果,探讨页岩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发育6种孔隙类型,主要有粒内孔、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有机质孔隙,还可见部分黄铁矿晶间孔以及微裂缝;页岩孔径大小主要分布在2~5 nm之间,以中孔隙为主,还发育少量微孔隙和大孔隙,峰值在2~5 nm之间的孔隙是页岩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页岩孔隙结构类型以板状孔等狭缝形孔为主,还发育部分圆筒形孔、锥形管孔等;总有机碳主要控制页岩微孔隙、中孔隙的发育,黏土矿物含量主要影响页岩中孔隙的发育,而脆性矿物含量控制页岩大孔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露头、岩心、测井分析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集物性等特征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砂体为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
高的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或残余铸模孔;孔隙结构具有小孔隙、微细喉道
的特点;储层性质明显受原始陆源组分、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相互影响;原始陆源组分的结构和含量对储层物性
有直接影响;沉积相是基础,砂体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他微相砂体;成岩作
用对储层物性优劣起主导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致密,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飞仙关组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基本位于飞仙关组的北东向构造之中.从构造地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江-梁平海槽和城口-鄂西海槽的成因、特点,进而探讨川东北地区北西向构造对飞仙关组储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灰岩复电阻率特征,对大港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矿物成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分析岩石电性参数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次研究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模拟地层深度研究灰岩随温度、压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地层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模型参数的预测值,确立了地层... 相似文献
16.
阿姆河盆地奥贾尔雷地区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为基础,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物性分析等资料,探讨了阿姆河盆地奥贾尔雷地区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奥贾尔雷牛津阶属于台地相沉积,可划分为台地前缘缓斜坡沉积亚相和生屑滩、鲕粒滩等若干微相;牛津阶储集岩类主要为颗粒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而溶蚀和破裂作用是提高和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生屑滩和鲕粒滩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是主要的勘探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独山子油田沙湾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顺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4):9-12
根据最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首次分析了研究区沙湾组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储层主要为辫状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通过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类型分析,认为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是不同沉积环境的不同岩性、碳酸盐含量以及成岩作用,其中沉积环境起主导作用,控制着储集砂体的发育与分布,而后两者在局部地区对储集砂体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 (T1f3 -1)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