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多级泵平衡装置的维修四川索特集团谭渔秋由于液体作用在叶轮表面上的水动压力不平衡以及液体相互作用的动反力等引起了轴向力;多级泵的轴向力随着叶轮级数的增多而轴向力逐渐增大,多级泵的轴向力是否平衡对于机组是否正常稳定运行起重要的作用。通常多级泵轴向力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汽轮机这样的大型转动机械来说,串轴的保护做为汽轮机保护项目之一,也叫轴向位移保护。俗称串轴保护。汽轮机转子叶轮叶片与定子汽缸隔板之间应该保持几十道的间隙,避免动静摩擦,这个定位措施是由转子推力盘与定子推力瓦实现的。两者紧紧靠在一起,中间有润滑油膜,既可以旋转又不能轴向串动。但是有时候在故障状态推力突然增大或者断油烧瓦时,转子的轴向串量超过一定值威胁汽轮机安全时,串轴保护就动作了,串轴保护装置是由安装在汽缸上的电涡流感应探头对着转子推力盘测距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神华宁煤烯烃二套动力装置P-292207调速型锅炉给水泵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到给水泵轴向窜量过大,且泵体两端轴承箱振值较大,超过报警值,拆检后发现推力轴承磨损严重,且径向轴瓦、平衡盘、平衡座、节流套都有磨损情况,配合间隙超出要求范围。随后对以上部件进行检查更换,检修后轴承箱振值较大的现象仍然存在,最终将给水泵的芯包抽出整体下线进行大修,解体后发现叶轮、密封环、导叶套磨损严重,最大位置的磨损间隙值已经达到了2.01mm(要求值0.45-0.54mm),随后对叶轮、密封环进行修复,并按照厂家的数据资料和装配要求,回装给水泵,检修结束后锅炉给水泵运行正常,轴承箱的振动值满足要求。现对给水泵轴向窜量过大问题的原因进行浅析,为后期锅炉给水泵的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胶印机的滚筒都是采用斜齿轮传动,滚筒承受着轴向力作用.为了防止滚筒轴向串动,可在滚筒两端轴头上各装1副推力轴承,并对滚筒进行轴向定位,限制滚筒轴向串动.为了保证轴向套印精度,在安装推力轴承时,习惯将锁紧螺母拧得紧些,但是螺母拧得过紧会造成加速推力轴承磨损,盘车费力.  相似文献   

5.
在火力发电厂内,多级离心泵主要用于锅炉给水等作业中,现代化纸机对多级离心泵的应用也较普遍。多级泵的主要故障是平衡盘与平衡座的磨损,多级泵平衡装置的检修工艺是多级泵装修的一个重要环节。着重介绍了多级泵的构造,主要故障原因及检修拆装投运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生产中,汽轮机是重要的生产设备,对于工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汽轮机的正常运转对于工业生产有极大的影响。在汽轮机运转的过程中,如果轴向推力过大,将会对汽轮机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文章对于汽轮机轴向推力过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处理的方法,为汽轮机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深井泵的轴向力是扬程和流量的函数。目前采用单一轴向力系数的方法或将轴向力系数曲线仅看成与扬程有关都不正确。因为这些系数不能妥善处理很多现实问题,如向上轴向力、瞬间向上轴向力及叶轮的调整等。本文推荐一个简单的轴向  相似文献   

8.
我厂参照兄弟厂的设计采用切向螺旋线叶轮及导向叶,制造了二台75公斤的开口式尼龙染色机,转速为1400转/分,轴功率为4.5千瓦,投产后效果甚好。开口式尼龙染色机的叶轮实质上即是轴流泵的叶轮形式,原设计叶片为不很圆滑的 S 形曲线,液体在叶轮中流动时撞击损失大,上升力(轴向力)也不稳定,有部分功将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损失掉,故影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多级压气机中上下游叶轮对中间叶片叠加气动影响特性,阐述不同叠加干涉情况下下游叶轮进气角度变化,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一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成的组合压气机非定常流场。详细讨论了上游动叶尾迹和下游动叶势流对中间导流叶栅段气流非定常流动的异频和同频叠加干涉特性,依据计算结果,直观地展示了静叶通道中两种干涉间相互激励和抑制作用的位置和时间,与数学公式的推导结果相互印证。研究结果表明: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段异频干涉时,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当上下游动叶对中间静叶干涉频率相同时,干涉的相互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干涉的激励、抑制区域的轴向位置受时序位置影响。另外,上游动叶尾迹与下游离心叶轮势流的不同叠加情况,决定着下游离心叶轮进口相对气流角的大小及波动幅值。 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速胶印机各滚筒都采用斜齿轮传动,由于这一设计,滚筒承受轴向力作用,为了防止滚筒向两个方向窜动,在滚筒两端轴头上各装一副推力轴承,各自承受一个方向的推力作用,并对滚筒进行轴向定位,从而限制滚筒轴向窜动。为了保证轴向套印精度,操作者在安装推力轴承时,总是将锁紧螺母尽量拧得紧些,但是过紧会造成一些弊病,比如加速推力轴承的磨损,机器盘车费力。三大滚筒: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轴向窜动量的大小决定了印刷品横向重影程度。理论上讲,机器出厂时,滚筒轴向窜动量不能超过0.03mm,但是只要控制在0.06mm以内也是可以的,不会影…  相似文献   

11.
许云 《中国井矿盐》2011,42(1):19-23
为了提高外输卤泵效益,降低能耗,将原有的耐腐蚀离心输卤泵替换为ZYWD型卧式无泄漏高温多级自平衡式离心泵。该泵主要特点是:一改用平衡盘、平衡管或平衡鼓来平衡轴向力的传统模式,利用叶轮微量移动独立定位和叶轮对称布置结构,使泵轴向力基本自平稳,减少元件磨擦,使用寿命成倍提高,达到了降能耗增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选用DB80-82×7型多级泵的平衡鼓为计算模型,利用SolidWorks对6种不同径向间隙的平衡鼓进行分组建模,基于RNG κ-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离心泵的轴向力和间隙处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平衡鼓间隙大小对离心泵的轴向力、泄漏量和水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间隙的减小,泄漏量减小,平衡鼓平衡轴向力效果得到提高;间隙过小时,入口前侧流动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涡旋,水力损失增大;为了使离心泵能够获得最佳的轴向力和水力性能,平衡鼓径向间隙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5 ~3.0 mm.  相似文献   

13.
WL3 2型罗茨风机在实际维修中遇到的最棘手故障是两叶轮相互碰撞 ,即两叶轮间隙δ2 在实际维修中很难按说明书中的调整方法调整。我们的做法是通过确定定时齿轮的轴向位移量来确定齿轮毂与齿圈径向相对位移调整量 ,从而达到调整δ2 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该风机定时齿轮为斜齿  相似文献   

14.
用于国产蒸呢机的WL32型罗茨风机在实际维修中遇到的最棘手故障是两叶轮相互碰撞 ,即两叶轮间的间隙δ2 在实际维修中很难按说明书中的调整方法调整到规定要求。我们的做法是通过确定定时齿轮的轴向位移量来确定齿轮毂与齿圈径向相对位移调整量 ,从而达到调整δ2 的目的。WL32型罗茨风机定时齿轮为斜齿 ,倾斜角 1 2°,直径 2 1 0mm ,设调整时齿轮的轴向位移为A ,齿轮任意半径R处齿轮毂与齿圈的径向位移调整量为B ,可推出公式 :B =RAtg1 2° 1 0 5。一台WL32型罗茨风机更换全部轴承 361 1和 32 61 1后两叶轮相互碰撞 ,无法正常使用。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更加精确的粮仓螺杆推力模型。方法:利用数理模型进行建模,结合Janssen储粮压力理论和Janosi剪切—位移方程,建立剪切应力模型,并由剪切应力模型推导出螺杆的推力模型。通过设计并搭建试验装置,采用不同转速和压力组合进行全因素试验,将测得的试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推力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接近,曲线变化趋势相同,轴向推力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4%,阻力转矩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4%。结论:结合Janssen储粮压力理论和Janosi剪切—位移方程提出的不同深度下螺杆推力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多级泵在煤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占据生产装置中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煤化工装饰规模的大型化,控制集成化,要求多级泵不仅要提高单机性能,也要在故障检测、节能降耗、长期运行方面突破。文章以DMX型高压自平低温甲醇泵上的应用,对DMX型高压自平低温甲醇泵的功能、特点、结构,检修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锭子的高速适应性,将传统锥型下轴承改成由径向滑动轴承及轴向推力轴承相结合的下轴承。对改进前后锭子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改进后锭子的性能有较大改善,尤其适合高速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锥形磨浆机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有效磨浆功、有效缘角负荷、有效表面负荷,阐明了磨浆机的打浆机理。分析比较了传统磨浆机的特点,说明了锥形磨浆机的主要优点为空运转无功耗低、打浆效果好、所需轴向推力小、刀棒间隙易精确控制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通过优化水力模型设计,结合国内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及国际ISO2858相关标准,研究农业水泵的叶轮和蜗壳复杂流道制造工艺,提高水泵过流部件表面粗糙度、减少水泵轴向力等技术问题,研发新型节能农业水泵,该系列农业水泵效率比IS型农业水泵高出2-8%。  相似文献   

20.
气流预旋与除尘风机的积灰形式吴江市平望面粉厂(215221)于洪4—72和T4—72系列中压离心风机,是我国风机行业最早研制的高效节能通风机。因性能适合于粮食行业的通风除尘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仓储通风和工厂除尘。但是,由于此类风机叶轮的轴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