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产业结构、工作性质、人口构成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线性公共空间作为城乡结合部主要公共空间形式,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功能定位中,应注重体现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贸办公职能。  相似文献   

2.
以杭州市西湖区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道路、水系、公共空间与边界等线性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城乡结合部线性景观存在的景观紊乱、连续性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对城乡结合部线性景观提出因地制宜,注重生态效益,保留乡土树种和区域文化特色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不仅仅是介于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在长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景观与发展特征.尽管都是问题、矛盾较为集中的区域,中国和西方较发达国家城乡结合部在空间分布与变动、发展特征和功能定位、形成与发展机制以及问题表现与治理对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概括而言,中国城乡结合部发展动因及态势更复杂,问题影响面更广,规划管理欠账更多,治理难度也更大.本文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城乡结合部改造与调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理论指引相对偏弱。根据太原市城乡结合部的现状,针对太原市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建设的需求,提出太原市城乡统筹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生态、空间、产业、配套等方面对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是发展较为复杂的区域,常常具备良好的自然景观,但未来发展又不可避免受到中心城区拓展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城乡结合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研究对象,针对现状地区发展问题,从功能定位、绿色生态形态构建、碳汇空间营造、基于低碳的规划引导等几个方面提出城乡结合部绿色低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五环-六环地区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个典型城乡结合部地区,也是总体规划实施的一个关键地区。本文以北京五环-六环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功能、人口和用地的总体情况,结合新城建设和城乡结合部治理的政策回顾,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基于公共管理的三圈"理论"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治理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该地区未来实施治理的政策建议,重点是要从八个方面突破"能力"和"支持"的瓶颈短板,切实实现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在迈向21世纪,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实现城市市容与卫生的现代化管理是一个重要标志。从地域空间角度看,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应作为战略重点。本文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乡交融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矛盾的地域空间。调查表明,这一被称之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在市容与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是一个制度性整合十分薄弱的社会空间。文章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理顺管理机制,搞好社区规划,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制度性、认同性整合和提高人口素质等综合整治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城乡结合部是经济活跃地区,也是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目前城乡结合部正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活跃且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城乡结合部兼有城市、乡村的优势,紧靠市区,正成为城市发展直接延伸地带,房产、建筑等产业活动迅速兴起,这些都使结合部变得越来越活跃.但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多样化,主要由本地农民或原居民,因经济扩展到结合部的城里人以及外地来的暂住居民构成,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洛河中游,属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洛川县城是延安市惟一一个处于塬面上的城市,城市可建设用地主要位于由西至东的京兆塬、洛川塬、胡村塬三个塬面,其中以洛川塬为主.京兆塬位于县城西南角,通过210国道与县城主城区相联系,片区中心距县城老城区约5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480公顷.京兆片区属京兆乡管辖,空间上紧邻县城老城区,属城乡结合部,片区现有行政村6个,分布于210国道两侧,总人口约2500人,村民几乎全部以苹果种植为生,仅有少量村民沿国道开设店铺,因此京兆片区虽在空间上为城乡结合部,但因现状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城乡结合部自身所固有的矛盾在此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促使城市居住空问产生分异.城市居住空间整合是目前城市住区开发建设需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就旧住区、单位住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住区的空间再造与整合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