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旧混凝土植筋结合面剪切性能试验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雷顺  郭进军 《工业建筑》2007,37(11):71-73
通过对加固工程中常用的膨胀水泥粘结植筋、环氧树脂粘结植筋和预埋钢筋三种不同植筋方式新旧混凝土植筋粘结试件剪切性能的试验,得出不同植筋率和不同植筋粘结剂对结合面抗剪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植筋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机理,通过对新旧混凝土不同处理方式的粘结面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试验研究,对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水冲粘结面以及在新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是提高粘结强度的有效方法;界面剂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界面剪跨比来反映植筋法加固梁新旧混凝土界面弯矩和剪力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同时存在弯矩和剪力的植筋法加固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破坏形态。研究表明,当界面剪跨比为1.51时,即使植筋法加固梁新旧混凝土界面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其破坏形态为梁斜截面破坏。  相似文献   

4.
植筋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加固石砌体结构中。采用6个不同参数混凝土和石砌体Z型粘结试件,对有植筋混凝土和石砌体结合面的剪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观测试件的破坏过程并分析其破坏原因,得到各试件结合面的抗剪强度,对不同植筋率和不同植筋深度对结合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各试件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北京前三门地区有一批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鱼骨式剪力墙混凝土建筑.该批建筑修建时间较早,受经济与技术条件限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低,配筋率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要求,需要对原有结构通过增设混凝土墙体进行加固.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低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可采用植筋技术的最低混凝土强度,不能直接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为了确定新旧混凝土墙体植筋连接界面的抗剪性能,本文设计了8个抗剪连接试件,对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标号混凝土使用植筋加固方法可行,植入的钢筋可承受较大剪力,能有效提高新旧墙体连接性能.  相似文献   

6.
程麦理  张立  李青宁 《建筑结构》2019,49(15):104-109
为研究植筋加固混凝土界面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对设计制作的1:1单元实体模型进行单向循环荷载试验,结合试验条件建立了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探讨植筋混凝土界面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界面剪切承载力、应力分布及试件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筋混凝土界面为结构受力薄弱面,荷载作用下其破坏模式以劈裂型剪切破坏为主;植筋混凝土界面剪切承载力较高,可达9. 208×103k N/m2;植筋应力在混凝土界面处达到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界面剪力荷载起先由混凝土和植筋共同承担,随着荷载增大,界面剪切荷载大于混凝土粘结承载力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作用消失,其后主要由植筋和混凝土界面摩擦力承担剪切荷载;植筋构造能够大幅提升混凝土界面剪切荷载的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7.
8.
新旧混凝土能否良好地共同工作取决于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本文基于界面过渡区理论,从界面区的物质结构层次组成和受力角度,初步分析了薄弱界面形成的原因,旨在从理论上寻求解决新旧混凝土粘结问题的途径,并据此对加强粘结性能的措施给出一些建议,为工程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技术领域已获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对现有新旧混凝土粘结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论述了界面粘结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就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内容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植筋界面结合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种品种的胶和两种粘结长度进行了混凝土植筋试件的约束拉拔试验。所有试件均发生了钢筋与胶体之间的界面破坏,与试验预期目标一致。但部分试件出现了钢筋屈服现象,说明植筋粘结长度过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胶体界面结合力与滑移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三阶段模型:粘结阶段、滑移阶段、拔出阶段。粘结阶段为线弹性段,界面结合力以化学粘结力为主,其特征是钢筋自由端位移为零。滑移阶段为抛物线段,界面结合力以机械啮合力为主。拔出阶段为下降段,界面结合力以摩擦力为主。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可得到钢筋-胶体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粘结强度(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32个钢管混凝土的推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钢管表面状况和混凝土养护条件对粘结强度有显著影响,而界面长度对粘结强度无影响。本文还首次进行了反复推出试验,确定了摩阻力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织物增强磷酸镁水泥基细骨料混凝土(TRC-M)薄板与老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性能,制作了51个试件进行双面剪切试验,考察了人工凿糙、植筋、开槽等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和不同老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老混凝土进行凿糙、植筋、开槽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TRC-M薄板加固试件的界面粘结性能,凿糙的效果优于开槽,开槽的效果优于植筋;试件的界面抗剪强度随粗糙度、开槽密度、植筋率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随老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凿糙、植筋、开槽试件的界面抗剪强度均呈下降趋势;采用磷酸镁水泥作为加固层基体时试件的界面抗剪强度明显高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体时的。  相似文献   

13.
董明和  张志燕 《山西建筑》2011,37(30):116-118
根据胶粘剂抗冻融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冻融循环对植筋胶与钢筋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植筋胶的抗冻性能,最后得出:植筋胶与钢筋之间具有较好的粘结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织物增强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共设计制作了45个试件,以老混凝土的界面处理方式和TRC加固层数为参量,研究了TRC与RC构件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使用双面剪切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TRC加固层数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其界面抗剪强度,且凿糙、植筋和沟槽等界面处理方法均能有效提高TRC与RC的粘结抗剪强度,其中凿糙对抗剪强度提高的贡献程度较大。试验表明,老混凝土界面最佳粗糙度为2~4 mm,最佳植筋率为0.33%左右。  相似文献   

15.
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直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作为新混凝土材料,进行了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直剪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界面剂和抗剪钢筋对粘结抗剪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NC)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用粉煤灰水泥净浆作界面剂,能提高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新混凝土强度会影响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而在界面上植入抗剪钢筋后,能大幅度提高了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抗剪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自密实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抗剪强度的计算式,以供实际加固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场粘结试验和混凝土界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水利、岩土、隧道、石油等工程中混凝土材料处于塑性状态,需要按弹塑性理论来分析计算,因此必须知道衬砌混凝土材料的剪切强度参数,即黏聚力c与内摩擦角φ,但目前国内尚无确定的统一方法和标准。借鉴岩土抗剪强度试验原理,在现有试验设备条件下,提出将直剪试验与单轴抗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测试混凝土的剪切强度。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室内试验,得到相应强度等级混凝土剪切强度指标c、φ值,同时利用理论公式和有限元超载法对不同等级混凝土剪切强度进行理论与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与剪切强度指标是基本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给出界面在不同配筋率,不同界面连接方式时的承载能力.观察试件的破坏特征,并分析其破坏的原因.测得在不同剪力情况下的,界面的竖向位移,得出剪力-位移图.比较界面光滑与界面凿毛处理的界面抗剪承载力和破坏特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旧混凝土界面性能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破坏机理的几种理论,通过试验加以验证,证实新旧混凝土的破坏不同于整体混凝土,同时,对于界面剂在新旧混凝土粘结中的作用也做了试验,提出了现有界面剂的不足以及今后生产新型界面剂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制的大型直剪仪开展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黄泛区粉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及粉土直剪试验,研究不同含水量下粉土-混凝土界面及粉土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粉土-混凝土界面和粉土直剪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均为应变硬化型;粉土直剪的剪缩变形明显大于界面剪切结果;相同条件下,粉土-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强度大于粉土的直剪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粉土-混凝土界面与粉土剪切强度的差异逐渐减小,粉土趋近饱和时,两者强度基本相同;粉土直剪破坏时的剪切位移大于界面剪切破坏时的剪切位移;粉土直剪的黏聚力和界面黏聚力、摩擦角随含水量的增大均近似呈线性减小趋势,粉土直剪的内摩擦角随含水量增加呈现先缓慢后加速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