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大中型城市的城市污泥热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大中型城市的37座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污泥干基热值范围为5844~19303kJ/kg,均值为11850kJ/kg,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低22.4%~37.7%,比畜禽粪便、秸秆和锯末等常见可燃废弃物的低17.8%~34.2%。污泥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干基热值也越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若使其焚烧所放热量与脱水能耗达到平衡,要求其干基热值≥14680kJ/kg。从能量平衡角度考虑,若采用焚烧方式处理脱水污泥,目前我国80%以上的城市污泥都存在能量亏损问题。  相似文献   

2.
萧山4 000 t/d污泥集中焚烧处理项目针对污水厂污泥处理难题,通过深度脱水与焚烧发电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污泥。深度脱水工艺采用化学调理和机械压滤的脱水方式,不同含水率的污泥通过一次压滤脱水就能达到焚烧要求。脱水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降至45%~50%,与质量比为10%的煤混合后,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焚烧。与普通燃煤电厂掺烧污泥相比,本项目泥煤配比有重大突破,污泥焚烧量有很大的提高,入炉焚烧处理污泥达1 800 t/d(含水率45%)。污泥燃烧的余热用于发电,实现了污泥能量转化和净能量输出。烟气处理系统配置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静电除尘、布袋除尘、低氮燃烧等技术措施,烟气排放指标长期稳定优于欧盟2010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某市现有3座污水处理厂,污泥主要采用脱水外运填埋方式,但填埋场库容日渐不足且二次污染严重,亟需探寻新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由于该市市政污水处理厂建有污泥消化设施,使其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受到一定影响.为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基于污泥是否消化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6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案;其次,基于能量平衡结果,比较了脱水污泥直接堆肥、脱水污泥直接焚烧、脱水污泥预干化/焚烧及消化后脱水污泥直接干化等处理处置方式的能耗投资及运行费用,最终确定选用污泥消化后干化外运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智能控制生物干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泥,对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的脱水情况及电耗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生物干化、热干化和太阳能干化3种工艺中污泥脱水的能耗。结果表明,污泥生物干化工艺的各阶段中,高温期和二次升温期是水分脱除的主要阶段,升温期和高温期是脱水效率的峰值期。污泥生物干化工艺脱水的能耗约为178.12 k J/kg水,约是热干化工艺脱水能耗的5%~6%,是太阳能干化的1.7~2.0倍。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污泥运输体积,减轻污泥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污水厂出厂污泥处理趋势逐渐由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转变为含水率40%~50%左右的半干污泥。上海市石洞口污泥处理二期工程采用“脱水干化(石洞口本厂污泥)+焚烧及烟气处理(泰和及石洞口污泥)”工艺,是针对半干污泥的焚烧工程。半干污泥接收储运采用“接收坑+抓斗提升”的方式,半干污泥焚烧产生的系统富余热能用于加热污泥调蓄池内的污泥,改善污泥浓缩脱水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选址相对独立的半干污泥焚烧项目需注意的污泥泥质控制、热能利用方式及炉温控制措施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将在现状"厌氧消化+干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厌氧消化+干化焚烧"的处理工艺。从能耗及处理费用的角度对"厌氧消化(现状)+干化焚烧"的工艺路线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与直接干化焚烧相比,"厌氧消化(现状)+干化焚烧"工艺路线的外加能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污泥厌氧消化减量化,污泥处理费用将会降低。因此,白龙港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采用"厌氧消化(现状)+干化焚烧"工艺路线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某化工区危废污泥干化焚烧项目采用卧式薄层两段式干化工艺、回转窑二燃室焚烧工艺将含水率为80%的危废脱水污泥进行彻底减量化处置。焚烧烟气在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用于危废脱水污泥的干化,烟气处理采用两级脱酸、两级脱硝、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烟气再热的工艺,确保烟气排放指标达到欧盟2000标准。作为国内建设标准最高的化工区危废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其设计思路、工程特点及运行经验值得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的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现行的主流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收支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干化工艺的CO2直接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均较低,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CO2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分别为生物干化的5.33和4.94倍。将干化污泥用作草坪基质具有一定的碳减排和碳汇增加功能,CO2减排量和吸收量分别达到68.7和648kg/t。从碳净排放量看,热干化/焚烧工艺表现为高碳排放特征(372.9 kg/t),而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具有碳减排效应(-643.6 kg/t),符合当前的政策背景与产业导向。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干化焚烧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486 t DS/d,采用脱水/干化/单独焚烧的处理工艺;利用余热锅炉回收污泥焚烧的热量,产生的蒸汽用于污泥干化;烟气处理采用SNCR(炉内)/静电除尘/干式反应器/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湿式脱酸/烟气再热/物理吸附工艺,之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除臭采用离子送风、化学洗涤、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等组合方式。本工程处理对象污泥种类多、泥质变化大,其各项控制标准和运行稳定性要求高,给工程设计带来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0.
惠州污泥处理厂污泥生物干化及陶粒烧制工程于2012年3月投入试生产,经过一年的稳定运行,污泥处理量达到200~230 t/d(含水率为80%),经机械脱水和生物干化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可降至30%左右,得到的干化产物回用作生产陶粒的主要原料。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概况、流程和运行情况,为同类污泥处理工程实践提供实例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