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健  刘杰 《中外建筑》2011,(6):93-95
城市绿道在当今城市发展中为改善绿色空间环境增添了更多可能,并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同地区需要建立适合各自城市风貌特色的绿道网络。本文针对绿道的不同分类特点,分析了目前武汉城市绿地系统的不足,为武汉市未来建设城市绿道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解释了城市绿道的含义,分析了洛阳市构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的意义,从绿色休闲、绿色交通、滨水生态、文化遗产四方面,阐述了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思路,有利于创造出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城市发展目标,近年来珠三角大力号召建设低碳环保城市。本文以此为背景,探索研究绿道如何给低碳环保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对各城市绿道的特点与发展思路,对绿道建设成功经验作了总结,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绿道交通模式、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文章以湖南大学麓山南路绿道交通为例,重点探究绿道连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绿道交通连通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并在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研究表明,绿道连通性会从节点空间、街道空间、景观空间、土地空间、社会空间五方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绿道交通模式、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文章以湖南大学麓山南路绿道交通为例,重点探究绿道连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绿道交通连通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并在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研究表明,绿道连通性会从节点空间、街道空间、景观空间、土地空间、社会空间五方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系统及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也是创新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近些年的城市绿道建设大多文化特色不足、功能单一。该文基于洪湖绿道项目,以文化植入为出发点,挖掘绿道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文化特性,探寻文化要素在城市绿道规划中的表达途径,以充分发挥绿道在生态景观、绿色出行及户外休闲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艳萍 《江西建材》2014,(11):194-19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绿色的渴求与日俱增。以城市道路网状绿化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道景观工程成为了城市绿化者正在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以福建厦门地区集美田塘绿道建设为例,对城市绿道景观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导致人们更加探求和追寻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了连通城市生态网络,建立人性化的绿色步行游憩通道,对城市绿色空间环境进行改善,绿道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绿道的理论,初步探讨出绿道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基本方法,旨在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绿道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为绿道在国内更具体的实际应用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在城市中拥有一片绿色净土成为许多人共同的要求,城市绿道也应运而生,成为了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方案,希望能为以后的城市绿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的两个水系绿道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气候干旱和气候温和地区在各自区域中的建设途径及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贡献。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在评价绿道对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时面临的局限性。在何处将相关的元素融入现有城市和郊区场地,以及如何把设计附加于城市和郊区布局中,是案例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绿道是一种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线性开敞公共活动空间网络。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绿道的功能定位,以游憩、交通、生态等功能为主,兼具文化保护功能。绿道网络规划思路依据分区特点采用差异化规划策略,以资源布局为引导要素进行路径识别,利用“反规划”途径选择绿道线路。根据功能定位、资源布局特点以及需求特征,绿道分为区域、市级、社区三级和生态型、滨水型、保护型和交通型4类,并且结合不同的分区特点,研究各分区内绿道适宜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道建设的高潮,各个城市都开始了绿道建设。在绿道建设的同时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特征,本文从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和技术要素3个层面探讨了城市滨河绿道地域性特色的表达方式.希望创造出一种从文化和生态上均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相似文献   

13.
绿道在珠江三角洲的建没已近2年的时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跨区域的绿道网络构架,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总结现有绿道建设特点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的特点,结合社区绿道作为绿道网络体系的“毛细”组成。具有形式灵活、分布广泛、贴近市民生活,可有效解决高密度城市区域公共活动空间狭小、缺乏系统组织、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优势,提出在紧凑城市建设社区绿道是绿道建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通过桐庐富春绿道设计的实践,提出以"整合资源、构建系统、突出特色,完善配套"为主导的"提升型"绿道设计的技术方法,突出绿道设计在"因地制宜—完善绿道系统、以人为本—联结绿道生活、产业激活—联动绿道经济"三方面的作用,使绿道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更加科学地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贤杰 《门窗》2013,(6):200+202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城市绿道网络建设,导致城市的绿色空间系统发展相对滞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旨在加快我国城市的绿化建设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导致人们更加探求和追寻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为城市连通生态系统网络,进而建立起人性化绿色游憩功能通道,改善城市空间,绿道由此产生。本文主要通过绿道的概念,功能,以及营造原则,初步研究探讨出景观绿道营造的方法,旨在为我国绿道更具体的实际应用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绿道规划建设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持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蓝绿空间耦合思路,分析了绿道规划的政策背景和南宁绿道规划的现实需求,根据“一轴串一心,八廊连四点”的南宁绿道系统结构,提出绿道植物配置、绿道游径规划和配套设施设计的相关建议,为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适合丘陵城市绿道网络的规划方法及模式,并对未来绿道网络规划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探索具有参考意义的丘陵城市绿道网络规划的模式,并为将来城市绿道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与北美相比,欧洲的绿道建设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总结了欧洲绿道的理念缘起、内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其绿道规划的生态稳定性原则。欧洲在大型的区域性绿道生态网络与中小型城市和社区层面的综合性绿道建设方面均有相当多的探索性实践,列出了欧洲主要的大型绿道网络项目的情况,而对于中小型综合性绿道,则以伦敦东南绿链为例作了重点介绍。最后对欧洲绿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滨水绿道作为绿道中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城市中最为生态的开敞空间,有着生态、休闲、游憩、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梳理了滨水绿道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国内外滨水绿道研究及实践的探讨,分析了目前我国滨水绿道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期望对我国城市滨水绿道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