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省属于资源型缺水省份,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已成为21世纪我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对我省水环境问题及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水资源保护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护与改善我国水环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水环境问题有水体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成化、缺水和海水入侵等.所提出的保护与改善我国水环境的战略有7点,即(1)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持续发展之路;(2)成立国家水委会,实现一体化水环境管理;(3)水环境管理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以提供财政保证;(4)改革水价和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市场作用;(5)加强企业整改,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改善水环境;(6)依法治水,制定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政策;(7)从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走科教兴水环境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省属于资源型缺水省份,水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已成为21世纪我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对我省水环境问题及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水资源保护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控制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水环境,同时,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积极探索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从战略的角度制定21世纪辽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无锡市充分认识到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及防治水污染。一是对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认识上的六大转变;二是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三是加快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四是坚持制度创新,激活水污染防治市场的建设;五是发挥市场优势,实现环境资本成功运作。在生态修复、滨水区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外源控制、清除内源,调水增加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洁  胡欲洁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04-108
在全面分析我国水环境治理市场现状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水环境治理市场的投资前景,并对现阶段我国水环境主要治理问题和项目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当前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消除黑臭水体治理、保障生态流量及用水、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河道生态、推进生态护坡、实施水体修复。并对水环境治理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对黄淮流域农村水环境及污水处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为了保护黄淮流域水环境,必须重视农村社区的污水处理,提出了农村社区污水之出路在于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污水处理。欠发达地区农村,宜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发达地区农村,还可以选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称之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济南市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泉城”,也是一个资源型严重缺水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得不面对泉水间歇停喷的无奈之状。针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状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城市用水与恢复泉涌井举而成。中对改善济南市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做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6条对策:(1)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制定水资源保护发展规划;(2)加强政府对水的统一管理;(3)建立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体制;(4)优化水资源利用;(5)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水环境保护措施;(6)加强对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成都水问题与治水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渭忠 《四川水利》2001,22(2):19-21
21世纪成都市面临着缺水、洪旱灾害、城市化带来的治水管水变化、保护水土资源等问题,成都水利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以下治水方略:城乡供水体系建设,开源与节流并举;防洪体系建设,改造与适应并重;生态体系建设,治理与管理结合;水务一体化建设,改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生态水利建设是21世纪对水利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阐述了滨州市建国以来水利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分析了现状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根据对生态水利的初步认识提出了滨州市建设生态水利的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水利发展存在水资源保障能力低、民生水利基础薄弱、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不健全、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河西内陆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障技术研究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利用方略分析.“十二五”期间,甘肃水利科研的重点发展方向将集中体现在为保障和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拓展水利服务功能、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数据展示了过去500 a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中国在水资源应用方面的不同,并着重对中国水资源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宏观探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中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水体治理措施,研究了一系列污染水体治理方法,比如常见的外源截污、内源控制、水质净化、生态修复以及活水循环。这些方法是具有建设性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缺乏地域性与针对性,这样很可能会蜕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主义,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病症。以重庆四山三谷的“清水绿岸”和“两江四岸”为例,阐述了水环境生态保护需要针对水资源质量进行管理,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水质等级达标。在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中需要针对不同级别流域制定不同的水资源质量目标并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设施薄弱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不均衡 ,体制不顺 ,管理粗放 ,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提出了全面推行节水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认真搞好水利扶贫、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大力开发西部水电、加快南水北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以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准则及生态需水为攻关突破口,开展了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十项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提出了基于二元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提出了干旱区水分-生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及重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力,绘制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分布图,系统地进行了1/3国土面积上的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和可开采量及其分布,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问题导向的水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环境问题的特点、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征,探讨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认为水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为目标,形成用于规范人类涉水行为,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的一整套理念、技术和管理成果体系;人水和谐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6.
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湾北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较高的生态价值,有利于环境净化、蓄水防洪,提高环境质量,但该地区尚存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污染严重、人口激增、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应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湿地滞洪蓄水、改善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和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和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利学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尔明 《中国水利》2001,(10):45-47
一、水资源研究 我国天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连丰期和连枯期时有发生。这些特点是造成我国水土资源不平衡和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基本原因。几十年来,我国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法规建设和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协调水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量和浪费不断增多,水污染不断加重,水生态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淮安水资源利用与水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五点建议:一要确立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二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要全面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四要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五要加强水生态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水土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总量不足、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沙异源和生态用水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分析黄河流域水土资源所面临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以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为导向,基于已有水土资源要素数据和精密监测获取的数据,识别黄河流域水土资源演变规律及生态关键阈值,构建基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的黄河流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模型。本研究旨在规范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