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国时期,湖南高等教育分为1912年(“壬子学制”颁布)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1922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至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四个阶段。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由分散型向集中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趋势,同时形成了发展的阶段性、地域布局的不平衡性、发展过程的整合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全局,是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文章概述了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阐述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湖南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民族区域特征,且随时局的发展变化而时起时落。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曲折中前行并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湘西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促进了湘西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分析了湖南食品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从坚持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整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等方面探讨了湖南食品高等教育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救灾取得了一定成效。救灾工作不仅在主观上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复兴,还在客观上促进了湖南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揭示了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相关性,说明了两者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湖南高等教育100年的历程经历了从分科院校到综合性院校的合并,再将综合性院校拆分为分科院校,最后又合并为综合性院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湖南大学是湖南近代高等教育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重要关节点.这一过程也是湖南近代高等教育由粗放型办学向集约型办学发展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名菜谱·湖南风味》一书中收录的229道菜肴的特点进行量化分析,从菜肴类型、烹调方法、滋味类型、色泽、质感、刀工成形六个方面进行归类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从而得出湖南名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嘉禾县属湘南双方言区,其土话的情形十分复杂。广发土话是其中重要的代表点之一。描写该点的声母、韵母、声调及其语音特点,有助于了解土话区语言的原生态,对挖掘语言的“活化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韩两国高职院校从社会文化、办学体制、办学机制等方面都有可比性,值得研究和借鉴。通过教育资源、教学师资和教学安排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优势和差距,同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以此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以张謇、荣德生、荣宗敬和陈光甫为代表的近代商人,全力营造地方社会环境.大力保护、修复各种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旅游风景区,配套旅游服务相关设施,多角度、多层次地涉足近代旅游事业,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事业的现代化演变。近代商人发展旅游事业,既是其对近代旅游理性认识的现实反映,也是其爱国爱乡、学习西方、发展公益的思想境界和人格追求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杭州的回族居民的饮食,既保持了清真饮食传统,又具有杭州特色。杭州凤凰寺是杭州回民庆祝伊斯兰教节日的重要场所。民国时期杭州的清真餐馆在餐饮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采取了实物分析、图像比照、文献印证综合使用的分析方法,以刺绣为线索,民国的传统女装按裙、上衣、裤、旗袍分类梳理,从刺绣纹样、图案分布位置、刺绣技法3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民国传统女装刺绣规律与共性,从装饰的角度来分析民国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社会风尚以及当时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是中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受此语境的限制,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作曲折发展,它分为三个时段:民国元年的民族工作(1912.1—1912.3)、北洋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作(1912.4—1927)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作(1927—1949)。相较历代王朝,此期不但中央民族工作有了一定的进步,地方的民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阐述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明清广州经济贸易的繁盛极大地推动了广州饮食业的发展,民国广州则赢得“食在广州”的美誉——应有尽有的佳肴,种类繁多的点心,独具特色的早茶,各式风格的酒楼,热情周到的服务,开创女工的先例。这一切都让“食在广州”名至实归。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服饰西式化走向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民国服饰变革原因着手,讨论了这次变革对中国服装走向西式化的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服装的等级制度彻底消亡;中国服装在中西服饰文化交融中得到了发展,诸如造型款式上从平面走向立体,服装材料从单纯走向丰富,穿着方式从纯中式走向中西结合;而且开创了我国时装表演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式饮食初现于近代,西方列强轰开中国清政府的大门之后,西方人和西方文化习俗也随之带入中国。到民国时期,西式饮食开始流行,上海作为当时东方商业贸易中心,是外国侨民聚居之地,西式饮食发展尤为迅速。西式饮食的传入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