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蓬草鲜花和鲜果精油挥发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水蒸气蒸馏提取小蓬草鲜花和鲜果精油的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油组分中匹配度96%以上的共5种化合物:烃类化合物2种,醇类化合物2种,酮类化合物1种。其中含有常用作香料的顺式-2-甲基-5-异丙烯基-2-环己烯-1-醇(顺式香芹醇)、反式-2-甲基-5-异丙烯基-2-环己烯-1-醇(反式香芹醇)和(s)-2-甲基-5-异丙烯基-2-环己烯-1-酮 (s-香芹酮),此外还含有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萜类化合物、脂肪酮具有化感作用,小蓬草鲜花和鲜果精油具有开发为香料、除草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采收后向日葵盘精油的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收后向日葵盘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向日葵盘精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91.16%),其中α-蒎烯(28.22%)、柠檬烯(6.55%)、α-蛇麻烯(4.99%)、反式-β-金合欢烯(3.58%)和莰烯(3.39%)为其主要成分。向日葵盘精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分别为0.47、0.30 g/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HT的EC50值(分别为8.21和6.16 mg/L)。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醇、酮、脂肪烃及烯萜类化合物在内的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10%的化合物80个,占香精油总量的96.42%。香精油主要成分为β-古芸烯,占总量的10.17%,其余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油烯(8.90%)、β-榄香烯(6.64%)、雅榄蓝烯(5.47%)、苯乙醇(4.20%)、金合欢醇(3.94%)、牻牛儿酮(2.96%)、β-雪松烯(2.85%)、反式橙花叔醇(2.85%)、别香橙烯(2.59%)、紫堇酮(1.95%)、丁香烯(石竹烯)(1.94%)、τ-衣兰醇(1.83%)、异杜松烯(1.81%)、杜松醇(1.77%)、香茅醇(1.59%)、α-榄香烯(1.34%)、金合欢烯(1.27%)、正十六酸(1.12%)、氧化石竹烯(1.10%)、杜松脑(1.10%)、长松香芹酮(1.09%)等。香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满山香和金橘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ABTS自由基阳离子(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2.34 mg/mL和3.33 mg/mL。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云南热带林区鬼针草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鬼针草叶片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鬼针草叶片中共分离出61种化合物,主要是萜类化合物和绿叶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多的是大香叶烯(20.07%),其次是α-蒎烯(11.82%)和β-石竹烯(9.14%)。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法(SFE-MD)从罗浮山红脚艾和汤阴北艾中提取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SD精油收率比SFE-MD高1.3~2.6倍。红脚艾精油主成分为β-石竹烯、龙脑、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等;北艾精油主成分为桉油精、松油烯-4-醇和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等;北艾精油以单萜类物质为主,而红脚艾精油则含有更丰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SFE-MD会导致部分单萜类物质的损失,如桉油精。艾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珠菌有抑制及杀灭效果,且北艾精油>红脚艾精油。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法(MAE-HS-SPME)分析葎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葎草的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86、90和103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697%、96.455%和94.213%;在茎中主要成分是1,3-二甲基双环[3.3.0]辛-3-烯-2-酮(14.010%),百里酚(9.407%),β-石竹烯(6.884%),反式-β-金合欢烯(5.965%),β-甜没药烯(5.798%),香芹酚(5.702%)和α-佛手柑油烯(5.511%);叶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12.704%),α-佛手柑油烯(8.588%),1,3-二甲基双环[3.3.0]辛-3-烯-2-酮(7.487%)和反式-β-金合欢烯(6.662%);在花中主要是反式-β-金合欢烯(11.906%),β-石竹烯(8.201%),α-葎草烯(5.515%)和β-蒎烯(4.719%);而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塔  庄桂东  王宝维  韩荣伟  张军  迟玉森 《精细化工》2007,24(10):979-983,1040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3 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3%提高到0.47%;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1S)-α-蒎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α-石竹烯、γ-榄香烯等烯类,精油质量标准达到FCC(2006)。  相似文献   

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松科植物黄枝油杉嫩枝中的精油,得油率为0.1%,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2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89.59%。黄枝油杉嫩枝中水蒸气蒸馏系列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物质,主要有(-)-β-榄香烯(2.91%)、β-石竹烯(46.21%)、葎草烯(8.59%)、石竹烯氧化物(14.53%)和大根香叶烯(4.09%)。  相似文献   

10.
植物精油及化合物对登革热的主要媒介埃及伊蚊幼虫具有杀幼虫活性。从269种植物中提取的361个植物精油中,超过60%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LC_(50)100 mg/L),这些植物主要为桃金娘科、唇形科和芸香科。精油中富含苯丙烷类、倍半萜烯类和单萜烯类物质具有最高的活性。着重介绍了植物精油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活性、影响精油的活性因素、分子结构与活性相关性及精油及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毛竹和日本花柏精油的活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毛竹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醇(44.03%)、罗汉柏烯(13.88%)、花侧柏烯(11.48%)、马兜铃烯(4.82%)和α-杜松醇(3.66%);日本花柏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δ-杜松醇(35.04%)、α-杜松醇(14.40%)、epi-双环倍半水芹烯(10.08%)、可巴烯(9.84%)、8-丙氧基-香松烷(7.84%)、卡达烯(3.60%)和γ-桉叶醇(3.41%)。α-杜松醇、罗汉柏烯和马兜铃烯是毛竹和日本花柏精油的共有化学成分,柏木醇和α-杜松醇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香叶天竺葵鲜叶挥发油的镇咳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水蒸气蒸馏香叶天竺葵鲜叶,提取香叶油,并用GC-MS法对从香叶油中分离出的40多种组分做了分析,鉴定了其中24个化学组分,其GC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5.45%含量最高的是香茅醇(30.69%),其它依次为甲酸香茅酯(11.89%)、异薄荷酮(9.73%)、β-古芸烯(6.89%)、芳樟醇(3.52%)、顺-玫瑰醚(3.38%)、大牛儿烯(3.13%)、香叶醇(3.05%)、α-石竹烯(2.55%)、α-蒎烯(2.43%)、β-石竹烯(2.31%)、α-二去氢菖蒲烯(2.21%)、β-榄香烯(2.19%)、丙酸香茅酯(2.08%)等。研究结果还表明,香叶油含有13.89%镇咳平喘药用功效的成分,如香叶醇、石竹烯、α-蒎烯、α-水芹烯、愈创木醇、β-月桂烯、柠檬烯等。本研究为香叶油的利用开拓了思路,也为其药用价值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刺楸树杆和树皮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与Kovats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刺楸树杆和树皮中分别鉴定出53种和67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5.91%和96.60%,其中树杆和树皮中主要成分均为γ-榄香烯(18.59%,14.60%),大根香叶烯d(19.09%,15.79%),(E,E)-β-金合欢烯(13.94%,16.88%)。  相似文献   

14.
迷迭香叶油与花油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提取迷迭香叶与迷迭香花的精油,并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组成及含量,共识别出30个成分,鉴定出20个。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花油中α-蒎烯、莰烯、β-蒎烯、α-水芹烯和β-月桂烯等低沸点成分含量分别为 17.58 %、13.19%、1.13%、2.03%、1.02%,比叶油低;而樟脑、龙脑和乙酸龙脑酯等高沸点成分的含量分别为 11.97 %、8.48%、4.29%,比叶油高。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松节油标准样品的定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马尾松松节油标准样品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其定值方法。马尾松松节油标准样品中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制备得到的马尾松松节油标准样品通过了均匀性检验,且在36个月内是稳定的。马尾松松节油标准样品的多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为:α-蒎烯含量的标准值84.63%,标准不确定度0.12%,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24%;β-蒎烯含量的标准值9.56%,标准不确定度0.07%,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14%;苧烯含量的标准值1.66%,标准不确定度0.03%,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06%;长叶烯含量的标准值0.43%,标准不确定度0.04%,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08%。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液体发酵制备 β- 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黑曲霉液体发酵制备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及β-葡萄糖苷酶的表观酶学性质。麸皮是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较适诱导物。黑曲霉NL02以 40 g/L 麸皮为碳源,在 250 mL 三角瓶中装液 40 mL,接种量 8%,初始pH值5.5, 30℃、 170 r/min 下培养 10 d,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 19.12 IU/mL。β-葡萄糖苷酶最适温度为 65℃,40℃ 时稳定性较好;最适pH值为4.8,在pH值3.0~5.0之间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日本花柏心材外缘正己烷提取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的基本化学组成,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心材外缘的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16种化合物。日本花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主要化学组分是萜烯类和萘衍生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22.396%)组分是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化萘。  相似文献   

18.
4种非洲桉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4种非洲桉树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了4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1#和2#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1,8-桉叶素、乙酸松油酯、α-古芸烯、香木兰烯、别香橙烯、喇叭烯、蓝桉醇和喇叭茶醇等。3#和4#桉树叶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对伞花烃、1,8-桉叶素、异丙基环己烯酮、枯茗醛、水芹醛、匙叶桉油烯醇、桉叶醇和亚油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