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粉艳  李恒欣  田忠 《应用化工》2011,40(4):595-598
采用失重法对316L不锈钢、Ti、Ni 3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耐乳酸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16L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在L-乳酸中腐蚀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反应时间36 h,反应温度90℃和120℃下,腐蚀速率分别为0.382 mm/a和0.801 3 mm/a,属尚耐腐蚀;150℃和180℃下腐蚀速率分别为3.85 mm/a和6.01 mm/a,属不耐腐蚀。金相显微镜分析表明,316L不锈钢表面在较低温度的乳酸中以点蚀为主。现场挂片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20℃,316L可以作为乳酸生产设备的选材。  相似文献   

2.
采用10%FeCl3·6H2O溶液和1mol/L硫酸溶液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浸泡试验,以3.56%NaCl溶液和1mol/L硫酸为介质,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电化学测试,对钛的缝隙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缝隙腐蚀有较大的影响:在10%FeCl3·6H2O介质中,当温度低于50℃时未发生缝隙腐蚀,当温度高于80℃,缝隙腐蚀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mol/L硫酸介质中,缝隙腐蚀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在10%FeCl3·H2O介质中,临界缝隙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氧化性的三氯化铁介质中的缝隙腐蚀速率明显小于还原性稀硫酸介质中的缝隙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广州化工》2021,49(18)
在H_2S与CO_2共存的腐蚀介质条件下油气田管线及设备腐蚀问题突出,为了探究在此环境中L290金属的腐蚀行为,以某油田的管输介质为例,采用失重法实验的方式,探究试验温度、pH值、H_2S分压、Cl~-浓度四种因素对于腐蚀规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微观形貌与研究元素成分分析腐蚀产物特征:(1)L290钢材的腐蚀速率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在70℃时最大腐蚀速率达到0.692 mm/a;(2)材料腐蚀速率随油田模拟水溶液中的pH值的减小而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在pH=5时测得腐蚀速率高达到0.802 mm/a为极严重腐蚀程度;(3)材料腐蚀速率随着硫化氢分压的升高而呈现出增大趋势,在P_(H2S)=50 kPa条件下材料腐蚀速率最大达到0.813 mm/a为极严重腐蚀程度。(4)在实验过程中Cl~-浓度增加的同时材料的腐蚀速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并在Cl~-=70000 mg/L时,腐蚀速率最大达到0.711 mm/a为极严重腐蚀程度。相关实验数据对相关油田集输系统从思路与实施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316L 不锈钢在磷酸磷铵装置中的使用情况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复肥厂130 kt/a磷酸二铵(DAP)和100 kt/a磷酸一铵(MAP)装置的生产特点,介绍了其中主要的磷酸、氟硅酸和硫酸类腐蚀介质及影响其腐蚀性的因素,阐述不锈钢材料316L的耐腐蚀性能,并从磷酸磷铵生产工艺角度重点评述了316L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模拟PTA生产装置中回转式干燥机蒸汽列管工作条件,对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304)、00Cr17Nd4Mo2(316 L)、00Cr19Ni13M03(317 L)和双相不锈钢00Cr22Ni5Mo3N(2205)在含有溴离子和对苯二甲酸颗粒的醋酸介质中,进行腐蚀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锈钢的腐蚀磨损速率随着腐蚀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低温时,腐蚀磨损速率差别不大;当温度超过80℃以后,腐蚀磨损性能的差异变大,其中2205的耐腐蚀磨损性能最好,其次为317 L,316 L,而304则最差。相同条件下,腐蚀磨损速率大于均匀腐蚀速率。建议用2205代替316 L制作PTA同转蒸汽管干燥机的加热列管。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考察温度、酸值和转速对20#碳钢、304不锈钢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0~300℃随着温度的升高,20#碳钢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80℃达到最大值0.654 mm/a,304不锈钢材料腐蚀速率逐渐较小;随着酸值的增大,20#碳钢腐蚀速率不断上升,在酸值为8~10 mg KOH/g时增速最大,304不锈钢呈直线趋势逐渐减小;在转速为0.8~2 m/s的范围内,20#碳钢腐蚀速率由0.654 mm/a变化到0.56 mm/a,304不锈钢由0.039 6 mm/a变化到0.011 2 mm/a,说明在低转速范围内环烷酸腐蚀影响并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低温高压釜对316L不锈钢在液态CO_2条件下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测得了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Tafel曲线和Nyquist谱图,表明316L不锈钢在液态CO_2浸泡168h后均出现了轻微的腐蚀现象;随压力升高、温度降低,腐蚀程度均呈现加重的趋势,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含O2杂质情况下会大大减轻316L不锈钢的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8.
模拟含H2S/CO2高温高压井下腐蚀环境,研究温度对80SS油管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80SS油管钢的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00℃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6.13 mm/a);150℃时腐蚀速率下降到4.14mm/a.随着温度升高,材料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由致密、覆盖均匀逐渐变得颗粒粗大且疏松,当温度超过100℃时,腐蚀产物膜又变得颗粒较小且致密;膜的厚度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80SS油管钢的腐蚀形态为均匀腐蚀;在温度低于100℃时腐蚀产物膜主要由FeCO3和FeS0.9组成;高温(150℃)时,腐蚀中夹杂了Fe的氧化,产物膜主要由FeO(OH)、FeCO3和FeS0.9组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后处理工艺条件对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经多级交流腐蚀后的比容和腐蚀箔比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步骤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箔比容和腐蚀箔比重都随硝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阳极箔比容随着后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而腐蚀箔比重随着后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硝酸浓度0.25mol/L,硝酸溶液温度35℃,后处理时间120 s,阳极箔比容达到75.30μf/cm~2,此时腐蚀箔的比重为1.553 3 g/d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CO_2腐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而设计了腐蚀实验。实验利用挂片失重法进行,实验中设计了温度、CO_2分压、pH三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面:在温度60℃时,腐蚀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当温度60℃时下降;腐蚀速率随着CO_2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当CO_2溶解达到饱和时,腐蚀速率趋于稳定;在pH7时,随着pH增加,腐蚀速率下降;当pH大于7时,腐蚀速率随pH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