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螺杆挤压制备酯化玉米淀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醋酸乙烯酯为酯化剂,用双螺杆挤压机制备酯化淀粉。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产品取代度(DS)的影响,并以DS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挤压温度90℃,螺杆转速80r/min,反应体系pH值9.5,酯化剂浓度2%,物料含水率30%。对产品的糊化性和凝沉性等理化性质做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交联酯化淀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化学修饰技术是目前淀粉工业发展的方向,本文研究了甘薯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和醋酸酐酯化修饰处理后粘度特性的变化,指出了六个反应因素(交联剂用量、交联pH、交联时间、酯化剂用量、酯化pH和反应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并得出获得高粘度淀粉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交联剂用量0.27%,交联时间3.3h,交联pH10,反应温度25℃,酯化剂用量6%,酯化pH8.9。  相似文献   

3.
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的性质,并对该类变性淀粉的制备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湿热处理制备预糊化淀粉,然后分别进行柠檬酸酯化处理。利用体外消化模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TG)等方法研究两种高直链淀粉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预糊化处理更显著提高淀粉的酯化程度并相应地降低其消化率。两种酯化淀粉性质比较发现,预糊化淀粉的柠檬酸酯化会导致比原淀粉的柠檬酸酯化样品更低的消化率,这种低消化率的发生与其高取代度有关,其关联性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验证。同时,TG分析表明,柠檬酸酯化的预糊化淀粉其热分解温度更高,热稳定性更强。这些结构特征均可能与其低消化率有关。本研究的深入对于进一步提高淀粉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酯化淀粉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酯化淀粉的概念、分类及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的制备工艺条件;详细阐述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的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抗性淀粉由于其功能特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抗性淀粉的定义、分类、原料的选择以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储存稳定性,首先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α-淀粉酶为酶解剂,制备了酯化微孔淀粉,测定了酯化微孔淀粉的取代度及水解度,并通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其次将其应用于吸附番茄红素,以番茄红素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吸附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酯化微孔淀粉吸附番茄红素的饱和吸附量。最后测定了酯化微孔淀粉吸附番茄红素在自然光、紫外光、不同温度及氧气存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的酯化微孔淀粉取代度DS=0.0227,水解度DE=0.46,且经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表征说明制备的酯化微孔淀粉不仅成功引入了酯基且具有良好的开孔性能。单因素实验表明较佳吸附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分别为10μg/m L,30 min,45℃。酯化微孔淀粉对番茄红素饱和吸附量高达225.45μg/g。稳定性实验表明,酯化微孔淀粉吸附的番茄红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酯化微孔淀粉可用于番茄红素的保存。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冰醋酸和醋酸酐为酯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干法快速制备醋酸酯化淀粉。探讨了酯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研究了产品糊的透明度、膨胀度、黏度、溶解度以及冻融稳定性和抗相分离能力,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木薯淀粉用量15.0 g,冰醋酸用量15.0 g,醋酸酐用量7.5 g,反应温度185℃,反应时间8 min时,产品的取代度可达0.076。与原木薯淀粉相比,醋酸酯化木薯淀粉透明度、黏度、膨胀率和溶解度增大冻融稳定性和抗相分离能力提高。红外光谱显示乙酰基团已引入淀粉分子链中。  相似文献   

9.
可食淀粉膜可以同内包装物一起食用,既安全卫生,又能有效解决塑料薄膜包装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开发具有良好包装性能的可食淀粉膜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在前期研究制备的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海藻酸钠、明胶、甘油质量分数对可食淀粉膜包装特性的影响,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可食淀粉膜优化工艺条件为: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质量分数10%,甘油质量分数1.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5%,明胶质量分数0.7%,干燥温度38℃。此条件下可食淀粉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醋酸酐为酯化剂,以乙酸为分散递质,探索了以浓硫酸、对甲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对淀粉醋酯化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可以作为淀粉酯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甘薯抗性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选择3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以提取获得的抗性淀粉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快速黏度测定仪(RVA)、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近红外光谱分析仪(NIRS)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分别对甘薯原淀粉和其对应抗性淀粉晶体结构类型、熔融温度、淀粉糊化特性、平均聚合度和淀粉分子结构等理化特性深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间抗性淀粉熔融温度具一定差异,抗性淀粉与其原淀粉间糊化特性、晶体结构等特性呈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抗性淀粉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以低筋粉小麦粉100%为基准,抗性淀粉25.0%、植物油24.0%、蔗糖32.0%、膨松剂1.6%、全蛋液2.0%、食盐1.0%、水10.0%.在此配方条件下,对抗性饼干进行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抗性淀粉饼干色泽均匀、呈金黄色;外形完整,花纹清晰,厚薄基本均匀,无收缩、变形、起泡、裂痕现象;断面结构呈多孔状,细密,无大孔洞;香味纯正,口感松脆细腻、不粘牙、无颗粒感.其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饼干国家相应标准;抗性淀粉饼干的水解指数和血糖指数分别为49.19、66.7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属于中等血糖指数食品.  相似文献   

13.
以对苯二甲酰氯为交联剂,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了交联酯化玉米淀粉的醇相制备方法及产品性质。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布拉班德粘度仪对制备的成品进行了微观表征,检测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透光率和抗盐性等理化性质,为对苯二甲酰氯交联酯化淀粉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发现:红外光谱(IR)显示1570 cm-1附近出现了苯环的特征吸收峰,证明交联淀粉上成功引入了苯环。XRD图谱显示交联淀粉与与原淀粉同属A型结构,但交联淀粉的结晶度降低的幅度很小,说明交联反应对淀粉颗粒整体结构有所影响,但没有对结晶区和亚结晶区造成严重的破坏。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对苯二甲酰氯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5%,氢氧化钠用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4%,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7 h。  相似文献   

14.
以醋酸酐为酯化剂,对小麦氧化淀粉进行酯化,研究酯化程度与反应条件的关系,测定粘度性质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反应体系pH、醋酸酐用量和氧化淀粉氧化程度的影响比较大.淀粉经氧化-酯化复合变性后,颗粒受到了更大程度的破坏,存在明显的酯羰基;复合变性后的淀粉更易糊化,糊的粘度有所降低,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以机械活化木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柠檬酸为交联剂,采用溶剂法制备乙酰化柠檬酸酯化交联淀粉,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混合酸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柠檬酸与乙酸酐质量比等因素对乙酰化柠檬酸酯化交联淀粉沉降积的影响,并对制备得到的酯化交联淀粉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时间40 mi...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新  于博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11,32(22):11-15
研究普鲁兰酶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酶量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建立各因素与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普鲁兰酶加酶量12.8ASPU/g、反应时间32h、反应温度46.2℃、pH5.0。在该制备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46.2%。  相似文献   

17.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抗性淀粉,用正交实验确定压热处理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淀粉糊的浓度35%、pH值4.5、糊化温度115℃、糊化时间70min、老化时间72h。  相似文献   

18.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及其酯化淀粉的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In-Vitro消化模型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对机械活化淀粉及其醋酸酯淀粉的消化速度进行了研究;并用美国谷物化学协会(AACC)的76-13标准方法,测定机械活化淀粉及其醋酸酯淀粉的抗酶解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机械活化使玉米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大大加快,抗酶解淀粉的含量降低,且活化时间越长,消化速度越快,抗酶解淀粉的含量越低。醋酸酯化加快了活化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随取代度的提高消化速度下降,但醋酸酯化降低其糊的消化速度。醋酸酯淀粉中的抗酶解淀粉含量低于活化淀粉,取代度越高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19.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性质的研究(Ⅲ)——糊性质和应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与木薯原淀粉作比较 ,测定了不同取代度、交联度的酯化交联淀粉糊的流变性、透明度、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并且试验其在酱油中的增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