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热辐射测量技术对薄层复合材料检测的原理,并探测了胶合材料的粘结状态及单层样品的表面缺陷。用振幅和位相二个可测因子同时测量,提高了探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出C/C复合材料内部影响其热物理性能的缺陷,利用该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特征,使用红外成像系统对有人工、自然缺陷的炭毡基C/C复合材料进行了检测。试验发现反射式红外成像可以检出炭毡基C/C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其检测能力和材料的热性能相关,对较大人工缺陷,红外成像能检测更大埋深的缺陷;随着缺陷埋深的减少,红外成像的检测灵敏度变高,可以检出更小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金雄英 《物理测试》2015,33(3):20-22
棒材表面的红外探伤是近年兴起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介绍了红外探伤原理、技术方法、设备构成等。由于红外探伤是利用棒材辐射红外线的特点检测棒材表面质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对材料弯曲度要求低、检测速度快、缺陷显示直观等特点,特别适合棒材表面质量在线检测。还概貌介绍了红外探伤设备的应用情况,并且证明了红外探伤的检测结果准确、探伤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王建锦 《铸造工程》2002,26(2):35-37
介绍了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中的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探伤检测对球铁曲轴的内部或表面缺陷检查的技术规范、工艺要点和验收标准,以及对内部缺陷和表面缺陷磁痕的分析、评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微波技术应用于工业管道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进行压力管道内、外表面的微波无损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一方面能实现管道外表面的非接触检测;另一方面能实现管道内表面缺陷的快速定位与测定,大大提高了管道内表面缺陷的检测效率,为金属管道表面缺陷的定位修复和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伟  刘海滨 《物理测试》2006,24(1):27-27
介绍了棒材表面红外探伤系统的组成以及可能影响检测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根据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棒材红外探伤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以及避免或削弱的方法和措施。实际应用证明,只要使用和操作得当,棒材表面的红外探伤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数字超声成象在医疗诊断和材料的无损检测中引起了重视。本文将详细研究与材料缺陷所引起的弹性动力波衍射有关的特殊的物理现象,并使之能用于数字方法的识别和成象。 弹性动力波的衍射现象,可根据Huygens原理,其物理量是缺陷表面的位移分布。辐射位移场可用辐射图形来描述。它既与频率有关,又与观察角度有关。这对描述缺陷的几何形状特别有用,并可用于识别和成象。 频率依赖关系的运用,需要激发和接收宽带超声脉冲。时域参数化法是缺陷识别和分类的基本方法,把缺陷分为裂缝或杂质。我们要阐述的是纵-纵波散射的普遍原理。  相似文献   

8.
表面检测能探测到材料表面或近表面人眼所不能察觉到的缺陷,是常规无损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了大量带有各种特征表面缺陷的航空零件的基础上,阐述利用荧光渗透、着色、磁粉等表面检测技术,选择最佳工艺规范,检测出工件表面缺陷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制成图谱。对实际应用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脉冲电涡流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铸坯表面缺陷在线检测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铸坯的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采用脉冲电涡流检测方法,对高温铸坯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进行在线无损检测。介绍了脉冲电涡流高温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脉冲电涡流探测器检测线圈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并给出缺陷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高温铸坯表面缺陷无损探伤装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先进陶瓷材料的广泛使用,对其表面和亚表面缺陷检测更显重要。文章对就先进陶瓷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除了介绍几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外,对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作以评价。并且就当今最为关心的陶瓷成像技术和预测裂纹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锁相热成像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多的无损检测技术。为了更好的进行锁相红外无损检测,必须全面了解物体内部结构改变对表面相位的影响,更准确地得到锁相红外无损检测各参数设置。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锁相加热红外无损检测过程,重点分析了频率对锁相加热红外无损检测的影响,并用法国CEDIP红外成像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为进一步进行定量化锁相红外无损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候成刚  赵明涛 《无损检测》1995,17(8):221-222,236
应用激光热加载方式对复合橡胶薄膜进行了红外无损检测研究。试验研究证明,该技术具有非接触、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检测、缺陷易定性定量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3.
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爬波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开口裂纹和近表面裂纹被认为是极危险的缺陷,它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构件的使用寿命。爬波探头产生的是一种压缩波,在材料的表面下传播,对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非常敏感,简述了爬波的机理,重点介绍了爬波在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压力容器红外应力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无损检测》1995,17(4):97-98,101
简要介绍红外应力评价技术用于压力容器应缺陷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精细陶瓷的超声波探伤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战秋  彭光俊 《无损检测》1994,16(7):181-184,195
分析了精细陶瓷超声波探伤的特点,论述了精细管陶瓷表面和内部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并指出了今后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脉冲涡流(Pulsed Eddy current,PEC)检测技术是用以亚表面缺陷检测的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是涡流检测的一种新的应用领域,它以测得的磁场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来确定缺陷位置,从而实现缺陷的无损检测和定量化描述。在一般情况下,嗓音的存在使得难以充分提取更多关于缺陷的信息,然而由于激励的复杂性,又使这种检测方法能在被检试样上提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获得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地位。本文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脉冲涡流信号特征提取技术、提离效应减少技术以及用于缺陷分类的时域特征新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脉冲漏磁检测技术检测钢板缺陷,实现钢板表面和背面缺陷的区分。利用设计的钢板脉冲漏磁检测系统,提取了钢板表面和背面缺陷的信号,分析在脉冲信号激励下的缺陷漏磁信号特征。根据信号电压峰值和电压谷值同步曲线区分缺陷,编写了基于Labview的检测程序,实现了钢板表面和背面缺陷检测和区分。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设计的脉冲漏磁检测系统,对刻有矩形槽的钢板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脉冲漏磁检测技术,利用电压信号峰值和谷值同步采样曲线,可对钢板表面和背面缺陷进行检测和区分。  相似文献   

18.
吴成芸 《无损探伤》2004,28(4):19-21,24
通过对超高强度钢表面微观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结合我公司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外筒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巴克豪森方法的实际检测应用,对超高强度结构钢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检测,作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今后更有效的检测该种材料的关键特性、表面完整性和预测出零件的疲劳寿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建新  宗明成 《无损检测》1998,20(6):155-158
介绍脉冲加热红外热成象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模型和自制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钢、铝和塑料试件中近表面缺陷进行了实验检测.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检测缺陷大小,而且可通过峰值时间t_(?)检测缺陷距表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周伟  刘海滨 《物理测试》2022,40(1):27-30
介绍了棒材表面红外探伤系统的组成以及可能影响检测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根据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棒材红外探伤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以及避免或削弱的方法和措施.实际应用证明,只要使用和操作得当,棒材表面的红外探伤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