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勘察历经20余年,形成了大量勘察成果,本文对锦屏一级水电站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场址的选择、坝区左岸深部裂缝成因及对建坝影响、特高坝坝基可利用岩体、坝基岩体质量评价、高陡边坡稳定性、高应力较低岩石强度条件下大跨度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多岩性组合骨料选择,以及三维数字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勘察成果和勘察经验。  相似文献   

2.
陈卓 《人民黄河》2007,29(3):61-61,65
高水头电站具有建筑物等级低、分散、线路长等特点,所跨地域高差大、坡度陡,多建在深切河谷区的高陡山坡。分析了活动断裂、取水闸坝建基面选择、前池及调压井地质缺陷、山坡失稳、厂房软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程勘察实践对前山咀坝址右岸边坡“松动体”的分布范围,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边坡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陡峡谷地区,碎裂松动岩石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起到重要影响。针对碎裂松动岩体的定量化指标获取尚无成熟方法、碎裂松动岩体稳定分析困难、防护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套碎裂松动岩体高边坡稳定分析及防治的解决方案。对碎裂松动岩体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破坏模式;根据碎裂松动岩体的分布范围及主滑动方向进行计算剖分,基于有限元应力的虚功率法对碎裂松动岩体边坡稳定进行分析;最后基于边坡稳定分析结果对碎裂松动岩体边坡不稳定位置采用削坡开挖、喷锚支护、柔性防护网防护以及坡面截排水相结合的处理措施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陕西省安康市蜀河水力发电厂营地后边坡自然边坡勘察与评价技术服务合同,并组织专家历时10天完成现场勘察,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履约效率得到业主高度肯定。环境边坡危岩体勘察是成都院近年发展起来的又一核心勘察技术,依托公司在锦屏一级、长河坝、猴子岩、溪洛渡等高山峡谷地区水电工程开口线外自然边坡危岩体的勘察经验,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开展了"高陡斜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科技攻关,开创性提出了自然边坡危岩体勘察,稳定性和危害性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危岩体防治标准。研究成果鉴定为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延安宝塔山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日本工农学校旧址黄土高陡边坡典型案例在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滑坡发育特征及成灾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了黄土高陡边坡数值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和破坏机理的数值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黄土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湿陷性、坡度、水、工程荷载条件、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因素是影响黄土高陡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黄土高陡临空坡体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塑性剪切破坏。最后提出了使用格构锚杆锚固技术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陈卓  沈晓 《水利水电技术》2007,38(12):69-72
大华水电站为高水头引水式发电工程,钢管道山坡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工程地质分区,前池、钢管道和厂房布置避开了存在重力地质问题的不稳定区域。对于选定的钢管道山坡,分段进行CSMR边坡岩体分类,利用YCW程序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对稳定性较差坡段的镇墩用EMU程序进行稳定分析计算,分析评价结果纳入到勘察成果,经施工验证符合工程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月27日,由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的科技项目——"高陡斜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成果鉴定会在成都怡东国际酒店隆重召开。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提出了深切峡谷区环境边坡危岩体调查评价理论体系与工程防治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高陡斜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是一个科技项目集群,包含我院科技项目《水电水利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勘察关键技术研  相似文献   

9.
陡滩口水电站拦河坝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处于深厚河床覆盖层上,左岸发育卸荷松动体,宽张卸荷裂隙发育.根据勘察揭露的地质情况,对拦河坝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了分析评价,为工程设计及处理提供了依据.图1幅,表4个.  相似文献   

10.
陈昌军  张卫飞 《人民长江》2012,43(13):77-79
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内部存在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而BP人工神经网络属于非线性动态系统,较适合用于评价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了BP网络模型参数对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的若干办法。用一工程实例对参数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在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用经参数优化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是可行的,预测结果虽然与实际状态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仍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边坡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1.
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内部存在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而BP人工神经网络属于非线性动态系统,较适合用于评价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了BP网络模型参数对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的若干办法.用一工程实例对参数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在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用经参数优化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高陡岩体边坡稳定性是可行的,预测结果虽然与实际状态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仍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边坡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2.
以澜沧江流域上游如美水电站工程区为例,针对高寒、高震、高陡、快速抬升及卸荷风化强烈("三高一快一深")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碎裂松动岩体这类特殊岩体,并运用工程地质调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等手段,对碎裂松动岩体的发育特征、变形破坏形式开展了深入研究,为后续对碎裂松动岩体开展成因机制研究、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在水能资源开发步伐逐步迈向青藏高原地区的今天,将具有较为实用的科学实践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钟克勤 《红水河》1996,15(4):38-41
通过岩溶水文地质勘察,查明了水库两岸向下游延伸的石灰岩层中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地下水分水岭,水库不会向下游产生岩溶渗漏;查明了右岸山坡不存在整体不稳定问题,论证了在罗弱岩层中修建大型水工隧洞的围岩稳定性,利用有利的地质结构,解决开挖以的稳定问题,提出并解决了利用风化料作防渗土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拉西瓦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构造稳定性、坝区高地应力场、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性等。对区域构造稳定性采用了地质地貌调查及绝对年龄测定、现今活动状况长期监测及坝区微地震监测等方法;对高地应力场采用了多种方法实测并根据实测成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高陡边坡采用了稳定性整体计算机扫描技术,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构块体组合和边坡浅表部不稳定块体分区评价;对洞室稳定性主要采取了多种方法的围岩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洞周块体稳定性并评价了岩爆发生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5.
高拱坝工程地质勘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拱坝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一般都比较严格,与其它坝型相比,在坝与坝基相互作用方面有所不同,故在高拱坝的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方面具有一特点。本文友292m高的小湾双曲拱坝勘察为基础,针对高拱坝(不包括重力拱坝)勘察特点,讨论区域构造稳定性、坝基抗滑移稳定性、坝基变形性质、坝基岩体渗透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评价方法,以及勘探工作布置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16.
大朝山水电站的工程地质勘察,在前期勘测和工程施工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回眸勘测人员艰苦奋斗的历程,精心工程地质勘察,循序渐进,勘测与设计的紧密结合是工程勘察成功的关键。电站工程区河谷深切,山高坡陡,交通困难,气候炎热,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但深入勘察研究,充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选工程设计方案,是能够做出显著成绩的。  相似文献   

17.
以澜沧江流域上游如美水电站工程区为例,针对高寒、高震、高陡、快速抬升及卸荷风化强烈("三高一快一深"),这一特殊工程地质条件下孕育的碎裂松动岩体,运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手段、物理力学试验、数值模拟、文献计量学方法等手段,以岩性、河谷演化、地应力、气候等因素为重点,对碎裂松动岩体的成因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为后续对碎裂松动岩体开展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并最终服务于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在水能资源开发步伐逐步迈向青藏高原地区的今天,将具有较为实用的科学实践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TBM3施工段,钻爆法施工的洞口在一个高陡的山坡下,围岩类型Ⅳ类,岩面坡度约70度,洞轴线与岩面水平交角约30°左右,最薄处上覆岩层仅4 m,左侧岩层仅2 m,存在开挖断面大,围岩稳定性差,洞壁薄,围岩应力分布不均匀等不利于开挖洞室稳定的因素。文中论述了经济安全地开挖、支护该输水洞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汝郴高速公路高陡斜坡位于公路K65+410—K65+680段。2011年3月以来,该高陡斜坡深部发生位移,并且这些变形在不断发展,需要进行人工治理。通过对斜坡地质环境条件和变形机理初步分析,建立了该高陡斜坡典型剖面的多种潜在滑面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并对该高陡斜坡进行了多滑面多工况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坡顶削坡卸载、坡脚堆载反压和锚杆加固斜坡浅表的治理方案,可为高陡斜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该边坡在经过治理后至今4 a内,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变形,证明了该治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高陡岩质边坡是贵州地区常见边坡种类,其稳定与治理问题是本地区工程建设如城市建设、修路、水利建设中经常遇到。高陡岩质边坡因其常年遭受的大自然日晒雨淋,表层岩石易降低强度,出现剥蚀脱落、崩塌现象,这将降低边坡稳定性,危及工程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对高陡岩质边坡的治理措施的研究,探索运用新的边坡治理技术,实现高陡岩质边坡综合治理。在确保其稳定性同时兼顾其生态环境问题,将景观设计融入到边坡治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