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建筑》2007,(12):58-65
1997年,德国邮政为新的办公中心组织了一次公开竞赛。经过若干轮的角逐.我们的方案中选并于2003年春建设完成; 业主表明了他们的目标.即希望这幢建筑能成为公司不断进步与发展策略的象征。该公司原来为政府所有,现已私有化并被更名为“德国邮政网”。  相似文献   

2.
客户/Client:奥地利共和国外交部/AustrianRepublic,MinistryforForeignAffair,Vienna:BIG-BundesImmobilienGesellschaftmbH,Vienna国际竞赛/Internationalcompetition:1996年-1997年建造时间/Realization:1999年-2001年地段面积/Sitearea:3700m2建筑面积/Builtarea:7205m2奥地利使馆的基地位于文化广场、动物园、使馆区与沿施陶芬伯格大街的历史建筑之间。基地的特殊位置突显了使馆在城市环境中所扮演的特别角色,以及它在柏林新使馆区转角地块的标志性作用。建筑雕塑般的自由形体与矩形体量的并置,强调了基地位置的独特。使馆的设…  相似文献   

3.
Eduard  Koegel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06,(10):66-69
建筑师:英格·勒克,ASIR建筑师事务所,斯图加特设计团队:ClaudiaBorn,FrankKimpel,SoengMinJeon,AleksandraZivkovic,SengsackTsoi客户:Kruck Partner,海尔布隆设计时间:2002年-2006年建筑面积:2304m2这个项目位于新的地区电车线路沿线。新的整体取代了一座战后一层的建筑并且闭合了街区。方案分成两座建筑,通过它们位置和功能相区分。两座建筑位于升起的平台上,平台同时也用于停车。一个半公共的城市广场建立了视觉联系,地基和广场采用玄武岩的铺装,暗示着两座建筑坐落在一个坚固的岩石上。沿俾斯麦大街展开的建筑单元以设计要素的…  相似文献   

4.
王小玲 《世界建筑》2006,(11):84-85
设计竞赛,1995年,第1名/Competition1995,1stprize这栋建筑坐落于柏林最繁华的商业街,与周围的建筑高度相呼应。因此它符合柏林典型的街区结构。尽管具有明亮窗户的街道立面围合了街区的角部,但是内部立面是向内庭院开放的。其中内部立面上漏斗形的、错动的、环绕一周的通廊阳台,从4-9层伸向内院。9层共有4000m2的零售空间和另外4000m2的办公及一些公寓。零售区域位于1-3层。这几层被一个巨大的共享空间连接,装有玻璃的表皮面向着街道。每个办公层可以被划分成4种可变化尺寸的单元,或是开放的平面或是独立的房间。10套公寓位于上面几层,其…  相似文献   

5.
吴刚 《世界建筑》2001,(3):48-49
这座办公楼邻近阿斯特湖,该地产原属汉堡最有地位的丰特内(Fontenays)家族所有,而今由一个名为德国林塔斯(Lintas-Germany)的广告代理公司使用。建筑的3个主入口使其在使用中便于灵活划分空间给不同的部门,而它的4个体块也软化了从穆尔维德(Moorweide)到哈维斯特胡德(Harvesthude)两块已开发地产的过渡,前者较为通透,而后者则有较强的体块感。位于南侧的建筑体块被做了一个转折,以使其与穆尔维德的边界相呼应;而位于北侧略高的建筑体块, 在出挑深远的屋檐之下做了退台处理,以与哈维斯特胡德的街区建筑形态相呼应。对于南翼建筑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离开这个世界时都是很悲痛的。”建筑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这里所要尽力提供的是一个安息的场所,一个宁静的空间。历史上,人们曾经运用石头建造陵墓,以其沉重密实象征对于永恒的坚定信念,例如在塞加拉(埃及北部的村庄,因多塞尔王墓葬群而闻名,译者注), 在吉萨(因金字塔而闻名,译者注),古时的人们对于永恒的信仰与今天相比更为坚定。5年前, 我们在基地上感觉出这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枯燥阴郁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那种毫无爱意的氛围似乎在告戒来访者:“在来到此地之际,放弃一切希望吧。”这个已变得蛮荒的地方需要新的东西加以…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2003,(8):22-25
位于波恩的德国邮政公司总部的设计是一次国际竞赛的结果.该竞赛的获胜者是芝加哥的墨菲+杨建筑师事务所。就其与城镇景观的整合以及它的功能、工程和受用户欢迎等角度来看,该设计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高层办公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8.
《世界建筑》2004,(11):30-31
社会联盟(Sozialverband,一个促进病人,残疾人利益的协地)大楼占据了整个基地,并包含了最大容许量的建筑实体。它的设计理念是通过雕塑的形式占据人们的想象空间,以赋予建筑力量并在城市占有席之地,同时也为该协会树立标志。在整个街区竣工后,这座独立武的建筑作为其中一部分,其表现力仍然不减。一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穿过整座大楼的“温室”主导着建筑内部和我部的空间秩序,它在让自然光得以进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从玻璃电梯大堂透过建筑结构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这使它成建筑的大气核心。主楼梯及辅助空间就在它们的旁边。不规则“温室”的斜角向门厅敞开,形成明确的空间定向,从外部看来,这座大楼核心好像立面上雕刻切割出来的那样清晰。连同阶式楼梯和柱基,它带给大楼多种喻意,个性鲜明却不张扬。  相似文献   

9.
李珂 《世界建筑》2001,(3):56-59
这座造型明快的商住楼位于蒂尔加腾区及市中心的议会大厦和政府办公楼之间。这座外覆砂岩板的住宅楼有着花岗岩的基座,是奥古斯特·施蒂勒时代的历史性建筑的当代重建。巴黎广场上的凉廊、带有楼梯间的塔楼、以及两侧设有零售商店通向内庭的公共空间,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设计的主要特色。可俯瞰巴黎广场和面向埃伯特大街的标准办公层都是一层高,而在防火墙一侧的楼层都是两层高的。整幢大楼共包括15个公寓单元,4层和5层的房间可俯瞰埃伯特大街。窗户及各部分的尺度和设计风格都具有古典特色,与施蒂勒时代的历史性建筑和巴黎广场上计划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建筑》2001,(8):33-35
这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建筑师奥托·施泰德勒运用他特有的系统设计的概念,不论在平面布局和户型上,还是在建筑形式上都采用了最普通、最实用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来表达其建筑空间的效果。在这个小区设计中,建筑师大胆地使用了强烈的建筑立面色彩,不但增加了空间感,还活跃了居住小区的气氛,体现出奥托·施泰德勒把建筑的颜色作为空间设计的独特手法。此项目获得了1994年度美茵茨州建筑奖。LERCHENBERG ESTATE IN MAINZ, GERMANY 1990~1994.This project is located in Mainz and is aregular residential real e…  相似文献   

11.
杜伊斯堡内港,德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世界建筑》2001,(6):42-45
设计:R.福斯特事务所杜伊斯堡坐落在莱因河与鲁尔河(莱因河支流)交汇处,是德国19世纪重工业区的中心。由于近年来钢铁行业与采矿业的需求的下降,杜伊斯堡的这两种支柱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80年代后期,这里已经成为整个联邦德国失业情况最恶劣的地方之一。1991年,为重新繁荣这个地区,杜伊斯堡为其原本非常繁荣而现在几乎完全荒废的内港举办了一个设计招标,福斯特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中标。他们的设计宗旨是将内港变为城市的经济中心,为城市与该地区的工业转化找出新的出路。内港是杜伊斯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它具有世界上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世界建筑》2007,(12):32-41
概念在柏林的重建项目中,索尼中心代表了一个新的科技视角的展开和一种新秩序的建立。它不是一幢建筑,而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外面是"真正"的城市:里面是"虚拟"的城市。通道和入口强调出这种从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过渡感。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2007,(12):50-57
这个项目源于一次设计邀请赛,在比赛中.墨菲/扬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建筑的设计经过了一系列的模型推敲.最终才形成获奖方案的形式.方案融入了周边Parkstadt Schwabing的既有形式。方案包括两幢相互间有错动的塔楼.以及两幢裙房。南北两幢裙房与塔楼分离。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建筑》2001,(8):36-39
该建筑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对面是著名的英格兰公园。后靠市中心的老城区,有一条依莎河的支流横穿地块,建筑师在规划中,把办公部分布置在靠主干道一边,面对英格兰公园,通过院落的围合把居住部分设计在朝南和十分安静的庭院内,整个建筑横跨支流小河之上,解决了在十分复杂困难的地形上规划办公和居住不同功能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支流小河为小区的庭院内增添了不少景观.在两种不同功能的建筑之间,建筑形式协调,过渡自然。在办公区建筑靠主干道的立面形式上,建筑师设计了生态节能防噪音的双层立面,提高了办公环境的质量。此项目获得…  相似文献   

16.
《世界建筑》2003,(8):26-27
在开姆尼茨的市中心的建筑改造中,芝加哥设计师赫尔穆特·杨设计的考夫霍夫商场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这个商业建筑是一个都市展厅,四面都是透明的,创造出许多连接空间和多种视觉关系。这个建筑连同停车场、市区火车站(也是赫尔穆特·杨设计的)以及两个玻璃表面的隧道入口一起,把本来只有一些乏味的预制建筑物的开姆尼茨市中心变成了一个魅力十足的、现代化的城市中心。这个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设计是围绕着一种新的气候概念展开的:每层楼的空气供应和排出都是通过沿承重柱布置的单独的管道来实现的。为了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必须设计出一些…  相似文献   

17.
郑辟通 《新建筑》1993,(3):55-58
介绍了德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概况,居住建筑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舒适的内部环境及其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世界建筑》2005,(6):75-77
在面向应用的研究中创新是位于慕尼黑的Fraunhofer学会的基本原则。17层高的新建筑显示出功能和形式上的透明和沟通——带有玻璃和明亮的,自然通风的办公室可以直接看到相互之间水平和垂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04,(11):34-35
“在哪晨建筑立面能成为公司的形象代表?”……“工业面积,中型公司及优惠建筑”这些词汇看似只会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同时出现。爱森纳赫的MBE公司为工作人员及客户寻找的就是建筑内部称上部的透明感,一座著名的工业建筑就这样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Eduard  Koegel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06,(10):59-61
建筑师:英格·勒克,ASIR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团队:JensBeck,HannavonderKall,AndreasMaedche客户:Kruck Partner,海尔布隆设计时间:2003年-2005年建筑面积:386m2这个靠近火车站的地区被称为车站郊区,它的特征是二战带来的破坏。尽管这一地区充斥着战后的建筑,然而都缺少可以提示战前丰富建筑遗产的历史标记。随着地域性火车系统的实施,这一地区出现新的居住需求。Achtung街的新住宅位于历史上两个城市建筑类型之间,一个是典型的住宅区,一个是工厂建筑,要寻求新的途径对其邻里的类型进行重新解释。市区别墅在历史建筑的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