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与思——重读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建筑师》2008,(1):36-46
密斯·凡·德·罗早期的建筑探索中,留下了一系列独特的建筑表现作品。它们不仅体现了密斯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也成为解读密斯建筑思想形成的重要材料。本文以密斯在柏林时期的重要建筑表现作品为线索.分析这些表现画在媒介、内容、技巧和细节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过程.寻找其中透露出的密斯建筑思想的演化轨迹。它使得密斯早期的建筑活动呈现出内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为人们理解密斯日后对建筑的不断约减提供了一种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建筑的价值观出发,探讨了法国建筑师让·努韦尔的建筑文脉观,通过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总结让·努韦尔在具体建筑设计中体现的建筑文脉观的设计策略。包括:与历史联系的设计手法,与文化联系的设计手法.运用当地自然材料的设计手法。通过分析让·努韦尔建筑文脉观的设计特点来了解其建筑理念,同时为我国的建筑师的建筑价值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知艺术馆坐落在新津县老君山下.是为那些信仰道教的人们修建的朝圣之地,建筑本身的空间设计和展览设计就充分彰显了道教的精神。建筑表皮所使用的瓷砖是用当地传统的加工方法生产的.所采用的材料也是在当地开采的.建筑师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来赞颂道教所注重的自然与和谐。这些瓷砖通过用绳索连接起来的方式.像是摆脱了自身重量后轻盈地漂浮在建筑表面。建筑像是穿上了一层由粒子组成的可呼吸的表皮,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建筑成功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倡导一种建筑思想导向(orientation)上的转向,即从“建筑是什么”到“建筑做什么”的转向.对于前者的定义恰恰要通过对于后者的考察来完成。通过聚焦于建筑的建造材料,我们的关注点将从“建筑作品”转向建筑在怎样“工作”。在这一方面,力、抵抗、能量这些问题,与用光、材料加工等设计问题一样.都是重要的话题。文中对于材料所承担的工作的讨论是基于这么一个简单的假设:我们对建筑作品不能静态地去看.唯有在建筑建成之后.把建筑的行动、运转、绩效.也就是建筑究竟都做了些什么.都考虑进去,才能把握它的真实性(reality)。据此,本文描述了建筑一旦向世界敞开后.会发生什么,建筑又怎样在诸多建筑中表现着。本文还检视了若干现代和当代的绘画及建筑作品,包括亨利马蒂斯.乔治·修拉的绘画.以及勒一柯布西耶、让-努维尔和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建筑表皮是近年在建筑界关注的热点,而托马斯·赫 尔佐格以及赫尔佐格&德梅隆是在这个方面很活跃的世界级建 筑师。文章试从建筑表皮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设计手法进 行比较分析。尽管他们设计的出发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建筑 艺术与技术侧重的不同,造就了他们设计手法的差异。但他们都 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2011年因为准备UED杂志和台湾建筑“都市合院主义”的专辑,我对研究室过去十年的设计作了一个初步的整理。经由他人对作品的评论与访问.譬如Frampton和朱涛等,让我在2012年的忙碌中.对自己的建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包括对人本社会以及地景生态等核心价值的再确认,也包括对建构材料与形式关系的重新检讨。这个反思的机会在当下熙熙攘攘的纷争当中至关重要,能真心地问自己相信什么样的建筑,还能再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隐·居     
正佰筑成立的初衷,在于通过营造能惠及所有人的一流品质、富于创新与激动人心的公共空间,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在公共空间的体验。我们是一家不设计传统建筑的建筑设计工作室。通过实验性的设计方式,佰筑致力于将我们现在所知的城市景观,转化成我们预见的激动人心的未来都市风景。我们专长于街区建筑与城市空间介入设计,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鼓励社交互动。我们深信,"玩"是创造力最纯粹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将城市想象成市民的游乐场,无论年龄与社会地位,鼓励他们在游玩中有所学,促进社会交流与互动。佰筑深信,能够从事公共空间的设计是我们的荣幸。我们认为佰筑是一家以塑造未来城市为目标,致力于提供城市解决方案的创新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2007年度有不少值得建筑界回味和评论的建筑作品建成,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在《时代建筑》作品栏目中有介绍。有的作品在项目立项伊始就引发了从中国建筑界到普通百姓的多角度的争论。国家大剧院从设计竞赛到建设一直引起许多争议,影响颇大;同样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从选址就受到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加上是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收山之作也颇为引人注目。这两个项目都是在广泛的关注中完成建设的.我们在这里选择这两个作品点评主要是基于其所受到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9.
温吴工作室     
建筑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展示作品和交流活动,室内的色调延续了建筑的白色调.白色不仅是展示作品最好的背景颜色.也可以使房间看起来更大.有张力。室内没有刻意的设计.随意地摆放着主人收藏的家具、摆设、绘画作品.这些有记忆的物品能够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和生活经历。二楼的墙壁设置了很多方形的窗户,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用来采光.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与建筑·地域性李翔宁:南沙原创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是一个特殊的样本。很多建筑师更专注于建筑本体的设计,多从建构、材料、空间等更核心的建筑学角度进行创作,而南沙原创选择的角度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用"模糊的边界"来形容非常合适。分析南沙原创的作品中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建筑和城市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11.
一.展会简介 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近期在北京D-Park751园区举行.整个展会包括6个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配合城市生态.工业遗产保护、震后造家.意大利设计等7场学术论坛.力图制造一场设计和理念并行的建筑设计盛宴。本届建筑艺术双年展的主题为“城市健筑:生态”.除各国参展设计师带来的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作品之外,  相似文献   

12.
吴蔚 《时代建筑》2005,(1):58-63
对冯·格康教授和其他德国建筑师而言,"外来建筑"和"外国建筑师"是非常平常的概念。从上个世纪中以来,许多外国建筑师在德国特别是柏林实现了自己的作品。然而中国项目的规模和速度令德国建筑师惊讶了,但他们在渡过开始阶段的迷惘后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没有改变的只是他们的设计理念。在目前建筑设计追求标新立异的环境下,GMP始终坚持功能出发的设计思想,同时关注建筑的细部和质量。面对例如"可持续性建筑"等概念,冯·格康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中国目前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现状,则用一贯直接和犀利的风格做出了评论。  相似文献   

13.
张建涛  苏阳 《建筑师》2007,(2):27-31
本文通过理查德·罗杰斯的典型建筑和城市设计作品.分析探讨了他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和城市层面的思考。从建筑环境的整体平衡、建筑功能与细部的处理、以及适宜技术与材料的使用三方面.对其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作品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品鉴·手记     
《建筑与文化》2016,(7):54-54
对传统的继承,始终是应对历史建筑改扩建设计的核心设计问题。在出现了新的建造技术及材料的今天,设计者并没有一味地去仿造,而是在建筑形态上采用了全新的姿态去应对旧建筑,用对比的方式去协调整体环境,同时试图在场所精神层面去延续历史。历史也是在发展的,创新始终是对历史尊重与继承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建筑技术角度入手,分析比较了在技术上颇有造诣的世界级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和伦佐·皮亚诺在结构、材料、设计出发点方面的异同。虽然他们建筑技术观存在差异,但都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程泰宁  胡新  羌婧 《时代建筑》2012,(5):142-147
"筑境·山水问"展览展示了建筑大师程泰宁和中联筑境十年来完成的建筑设计项目,呈现了程泰宁的三个"立足"、三个"合一"的建筑设计思想以及"抽象继承"的设计手法,并回顾了筑境建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画与思——重读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斯·凡·德·罗早期的建筑探索中,留下了一系列独特的建筑表现作品。它们不仅体现了密斯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也成为解读密斯建筑思想形成的重要材料。本文以密斯在柏林时期的重要建筑表现作品为线索,分析这些表现画在媒介、内容、技巧和细节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过程,寻找其中透露出的密斯建筑思想的演化轨迹。它使得密斯早期的建筑活动呈现出内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为人们理解密斯日后对建筑的不断约减提供了一种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维纳博艮集团于2004年设立每两年一次的"砖筑奖",授予那些具有创造和革新精神的建筑师以及他们设计的砖砌建筑。"砖筑奖"目前已举办7届,已成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奖项,为建筑师提供了砖建筑实践和探索的平台。通过分析这些优秀获奖案例来探讨当代砖筑作品的表现趋势和多样性。随着材料与技术的进步,砖不在只是作为承重结构,呈现出创新的镂空、凹凸、扭转等更多建构表现力,而且借助数字技术获得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建筑师》2012,(4):20
2012年9月4日,"程泰宁建筑作品展·筑境建筑十周年展"将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杭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联合承办。程泰宁院士将此次展览的主题定为"筑境·山水间",意为人与环境、环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高层建筑减振降噪浮筑地板施工技术降噪能力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超高层建筑减振降噪浮筑地板施工技术。通常不同高度建筑物的振动等级不同,因此对于超高建筑物浮筑地板减震施工中,以5层为单位,进行多次的建筑物震动等级计算。减震材料铺设面上设计一个钢弹簧结构的减震器,隔离管道内各种介质流动产生的噪声源,降低材料本身自带的振动频率。结果表明,研究的超高层建筑减振降噪浮筑地板施工技术具有很好的降噪能力,能够很好地提高地板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