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聚氨酯改性软质PVC塑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混反应一步挤出新方法研制了聚氨酯(PU)改性软质PVC塑料,考察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PU-PVC共混改性塑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聚氨酯的合适组成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E-3聚酯二元醇和乙二醇扩链剂(其配比为-NCO-ON=1.05)及聚氯乙烯树脂的合适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为1300);同时还考察了无机填料对PU-PVC改性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填料的加入,不仅能 相似文献
5.
6.
自制抗菌纳米SiOx粉体添加于聚氯乙烯(PVC)基材制备PVC/SiOx复合抗菌材料,当抗菌纳米SiOx添加量为1 %(质量分数,下同)时,制备的复合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分别达到92 %和89 %。复合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长效性且在力学性能上有较大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6.3 %和124.1 %。抗菌纳米SiOx粉体在PVC中的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新型PVC塑料地板粘接剂“XS-1”的合成与应用,分析了其粘接原理,并列举了其在实际工中取得的效果,以证明其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抗菌塑料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的抗菌塑料存在的问题和将纳米材料应用在抗菌塑料中的优点。综述了纳米抗菌塑料及其制品的发展状况,单一树脂基体和多种树脂基体的纳米抗菌塑料的研究和开发成果有多项,主要制品是塑料管和塑料薄膜。对纳米抗菌塑料的研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PVC塑料密封胶研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外为提高PVC塑溶胶粘接力和其它性能所用的一些改性及配方,如席夫碱类衍生物,环氧树脂类聚合物,乙烯基类单体和异氰酸酯类封端预聚物等。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以往所进行的探索试验实践,简介了这一产品有关配合与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并指出通常的PVC塑料配合与加工方法是较难实现表面与断面的类橡胶的外观要求,尤其是良好弹性的要求。文中还提及1986年该产品在无锡地区开发的经历和生产发展后所存在的混乱局面。并希望要求和接受该产品开发或技术转让的地区和单位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ABS、PVC及配合剂通过机械共混可制得综合性能良好的ABS/PVC塑料合金。本研制工作着重对原料的选型与配比、复合热稳定剂选择及加工助剂的品种和搭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发出多品种ABS/PVC合金。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树脂、菠萝香精作为增香剂制备香味塑料的配方,并考察了温度、香精和填料加入量等因素对香味塑料的物理性能和香味持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精的加入量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小,在高温下填料有效遏制香味的挥发,提高香味持久性,但会影响制品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在PVC树脂100重量份中,由于配合具有70℃以上热变形温度、树脂成分在60%以上的特定改性剂5-30重量份,并且配合交联剂、发泡剂等的组成物经加热交联发泡的交联发泡片,深拉成型后形状保持率在70%以上,适宜用作汽车内装部件等保护层。 相似文献
15.
对于聚氯乙烯(PVC)塑料异型材配方的改良,本文采用美国杜邦r-105二氧化钛(TiO2)和国产轻质活性超细碳酸钙(CaCO3)取代原配方中镇江TiO2与唐山普通轻质活性CaCO3的新配方设计,使塑料型材的焊角强度和防紫外线能力明显提高,其他各项指标也进一步改善,并使产品成本较原来下降200~330元/t。 相似文献
16.
ACR和AMS树脂可作为PVC塑料的加工助剂,改善其加工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ACR和AMS树脂的特性、应用范围以及共混工艺等。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单螺杆挤出机生产一种新型高档PVC塑料装饰板材的配方,模具和工艺。该模具和工艺已投入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