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家庭自酿与正品的红葡萄酒中钾含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葡萄酒中高钾含量会造成葡萄酒pH值过高,导致酒体颜色不稳定。用火焰光度法和电位测定法对正品和丹东振安区家庭自酿红葡萄酒含钾量和pH值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和研究了钾含量对酒体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正品酒的钾含量为256.96 mg/L,自酿酒的钾含量为829.02 mg/L。自酿酒pH值比正品酒高出0.63,酒体感观呈现出混浊、有沉淀、色泽不明艳、不稳定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葡萄酒评价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变量,分析各理化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对影响红葡萄酒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2012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并应用差异性分析、变异系数法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酿酒葡萄与葡萄酒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解决了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级的方法,找到了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得到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关系等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志辉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以5 a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酿酒葡萄的生育期耗水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层深度30,60 cm土层的水势绝对值在5~35 k Pa,灌溉定额较为适宜;从整体来看,酿酒葡萄各生育期耗水量表现为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初果期萌芽期开花期,开花期灌水定额减小影响酿酒葡萄果实膨大期的耗水量,果实膨大期前适当的水分亏缺可以通过果实膨大期的"复水"得到补偿;处理T4为最优的灌溉制度,其产量(2 725.8 kg/hm~2)、灌溉水生产率(0.74 kg/m~3)和水分生产效率(0.80 kg/m~3)均达到最大;从酿酒葡萄产量-耗水量回归方程看出,酿酒葡萄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当耗水量为3 913 m~3/hm~2时,酿酒葡萄可以达到最大产量为2 457.7 kg/hm~2,当耗水量大于3 913 m3/hm~2时,产量则开始减小,将回归方程中耗水量及产量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发现,酿酒葡萄在耗水量达到一定的情况下,产量不再增加,而适度调控各生育期的灌水定额能进一步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汤雅童 《商品与质量》2022,(27):154-156
根据酿酒葡萄理化指标和葡萄酒质量评分,可以对酿酒葡萄等级评定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引入"犯错率"概念,衡量每位评酒员与所有评酒员总体评价之间的差异.以犯错率最小的10人构建新评分组,作为葡萄酒质量评判的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葡萄的一级理化指标进行筛选,并根据提取到的红葡萄8个主成分和白葡萄9个主成分对计算出的综合得分分别...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和2008连续三年对辽东学院果树实训基地的酿酒葡萄进行夏季修剪技术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丹东地区,酿酒葡萄双红和双优每个结果枝留2个花序,在第二花序以上保留3片叶摘心,二次新梢只保留顶端1个,留7片叶摘心,抗霜霉病效果最好,产量高,用工量少,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脚下的朗格斯酒庄,是集葡萄种植、酿酒、品酒、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中华第一绿色人文酒庄"。十月黄金周,正是朗  相似文献   

8.
《商品与质量》2007,(38):16-16
位于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脚下的朗格斯酒庄,是集葡萄种植、酿酒、品酒、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中华第一绿色人文酒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的方法评价葡萄酒质量。葡萄酒数据来自于认证阶段的物理化学分析测试,其中输入变量是11个,输出变量是葡萄酒质量,共得到1599个的红葡萄酒样本和4898个的白葡萄酒样本。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并且具有可视化的优点。这对于改进酿酒品酒评价和葡萄酒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并且对根据消费者口味细分目标市场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24(3):F0003-F0003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行业技术中心,2007年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依托山东省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由山东轻工业学院承建。是山东省第一家依托于高等学校的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中心设置啤酒酿造工程研究所、氨基酸发酵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葡萄与葡萄酿酒研究所、功能食品与食品添加剂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利用银杏叶提取物和葡萄醪共发酵方式制备葡萄酒,研究不同加入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对葡萄酒发酵进程﹑抗氧化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银杏叶提取物加入量。对照葡萄酒与不同处理银杏葡萄酒在发酵结束和经过6个月陈酿后,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酵过程中银杏叶提取物对葡萄酒酵母抑制作用很小,不影响银杏葡萄酒酒精发酵的完成;添加500mg/L银杏叶提取物所酿银杏葡萄酒抗氧化性较强,口感、颜色和香气等感官质量与对照葡萄酒相似。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以西瓜为原料,采用酶解提汁及固定化葡萄酒酵母发酵技术制取西瓜果酒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0℃,pH值为3.5,酶解120min的条件下制汁效果最明显;在初始糖度18%,发酵温度30℃,酸度2g/L,接菌量10%,主发酵18d,可得到酒香纯正,酒体浓厚,酒精度12%的西瓜果酒。  相似文献   

13.
干红葡萄酒生产关键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红葡萄酒生产的技术关键包括;优选原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防止金属污染和做好澄清处理。外购原酒要根据原酒质量确定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葡萄酒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过程,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建立了葡萄酒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葡萄酒质量评价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葡萄酒质量评价的准确性,评价结果对葡萄酒的生产和市场定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贮藏条件对刺葡萄酒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刺葡萄酒在贮藏期间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刺葡萄酒中的主要黄酮类物质逐渐降低,适量的游离SO2、低温和满罐贮藏可以减缓游离花色苷、原花青素、总类黄酮含量的下降;游离SO2为40 mg/L、贮藏温度为16℃、满罐贮藏12个月的刺葡萄酒,其游离花色苷、原花青素、总类黄酮的保存率分别为99.31%,76.50%,92.12%.  相似文献   

16.
以巨峰葡萄为原料,选用果胶酶对葡萄汁进行澄清处理。利用低温真空浓缩法研制适合酿造葡萄酒的浓缩葡萄汁,再添加酵母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后有机酸的变化,结果FFCC2185和FF-CC2186菌种进行葡萄酒发酵的酒石酸含量分别是1.28 g/L和1.38 g/L,苹果酸含量分别是7.21 g/L和7.23 g/L;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都少于1 g/L。  相似文献   

17.
有色酒类中色素对还原糖测定影响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酒的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检验方面,还原糖测定是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手工直接测定法与原糖测定仪测定两种方法对红葡萄酒及干红酒中还原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手工直接测定时色素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将样品利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和原样品用仪器测定都可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