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静  刘冬云  吴志明 《纺织导报》2016,(10):126-128
文章阐述了写意的概念,分析了现代写意风格女装的精神内涵,从造型、色彩与服装材料等方面分析现代写意风格女装的特征与设计表现,揭示了写意风格女装特点,为该类风格女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写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哲学中,"意、象、言"在哲学层面上的讨论是一大重点,对"意"的超越性认知与追求赋予了写意理论形而上的支撑。在中国文学中,诗歌、小说、散文与戏曲都有着悠久的写意传统。在中国美学中,写意性体现在对"神"的重视与推崇上,将一切审美对象理解为生命场域下的事物。中国书画的写意技法传统建立在写意精神之上,又反哺于写意精神。  相似文献   

3.
“写意”近年来已成为美学讨论的热点,写意艺术与流派不断涌现,“写意美学”的建构也提上了日程。学界期待在当代语境中重提“写意”,能为美学理论提供新的可能,也帮助中国艺术在全球化中重新定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与西方美学的对话中,“写意”在传统语境中的含义却常常被遮蔽和曲解,被混淆为表现,或被简化为一种画法。要重新发现“写意”的理论价值,应首先还原“写意”作为中国特有概念的原初的、丰富的意蕴,再探讨它与西方理论的同异,以期为当代和未来的美学理论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莹  靳晶 《丝网印刷》2023,(5):103-106
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水墨写意对于动画的“形式风格”和“精神内涵”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写意精神对国产动画美术语言的影响,探究水墨写意如何提高动画的艺术水平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罗仁超 《四川烹饪》2005,(12):24-24
四川传统名菜家常豆腐,又称熊掌豆腐,无论从象形还是写意两方面去看,都与熊掌风马牛不相及。近日,笔者创制了一款形似熊掌的豆腐新肴——一品熊掌豆腐。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扬州写意绣的艺术特色与中式毛呢服装的设计特点,探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的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与中式毛呢服装的契合点。就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图案进行分析,明确在中式毛呢服装中适用的图案类别。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分析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在现代中式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图案选择、应用方法、工艺处理,以及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在中式毛呢服装中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中式毛呢服装个性化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佘光宇 《造纸信息》2023,(12):97-98
写意花鸟画在宋代增添了很多的理论基础,经历了元代的发展,至明清达到了高峰,成为了当时花鸟画形式的主流。而在这期间,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写意花鸟画的样貌,也影响着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画者个性化的主观因素与纸张材料方面的客观因素都影响着写意花鸟画的变化。对此,文章简略分析了自宋代以来纸张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于写意花鸟画表现形式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审美有了大幅度提升,提出了写意化的服装设计理念,花鸟写意画正好赋予服装设计一种文化魅力,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高层次的要求。文章从写意画的发展与艺术特点、意境建构、独特情趣、装饰等方面出发,浅析了花鸟写意画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又从花鸟写意入手,初步探讨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中花鸟写意图案的创新意义,总结了花鸟写意图案的发展趋势,包括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和创新追求,花鸟写意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等,以期为花鸟写意式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据行家分析,纺织装饰市场将出现新、阔、密、配套型产品,“贴近生活和自然浪漫”成为流行趋势的“主旋律”。 近年纺织装饰面料的特点是以新为主,产品在原料、花色、结构、包装上突破以往那种僵硬局面,织物变得更加柔软,特种整理产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市场热销的纺织装饰产品,将写实与写意、古老与现代以及阳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写意以其概括简练的笔墨形式以及夸张省略等表现手法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与个人情感,它的这种具有"写意性"的绘画观念对于其它画种而言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篇初步论述了近现代写意油画,漫画以及简笔画中所显示出的写意性特征,从而使得中国画学习有了很大的扩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摘要:写意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门类, 一直在以形写神方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发展。由于中国画特殊的造型观,直取人物的本质神韵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不懈追求。写意人物画要做到形神兼备,抒情而不荒率。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由于受到宣纸渗透性能影响,也要求造型能力必须高度熟练。宣纸作为画面效果的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结合宣纸的特性探讨其在写意人物画意境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蔷 《北京纺织》2010,(10):122-123
本季HAILANSI(海兰丝)新推出的系列产品中,让更多时尚亮点在时装中体现,从各个细节到整体风格更具创意组合性,精致的剪裁、写意的色组与细腻的产品设计,无不一一体现了海兰丝为我们带来的适合于假日休闲生活以及各类都市时尚场所的2010年秋冬最新穿着体验。  相似文献   

13.
从保护、传承扬州写意绣工艺技艺,促进现代中式丝绸服装创新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对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走访,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的艺术特色和常见针法。在此基础上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明确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的装饰形式、色彩搭配及工艺处理方法。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以及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个性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写意山水画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写意山水画通过简练灵动的笔墨来描绘大自然,它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色彩,画家会通过山水画去抒发内心情感。服装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透过民族服装看到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对写意山水画的色彩、构图和图案进行分析,从优秀的写意山水画作品中提取元素进而再设计,以针织衣片的形式表现出写意山水画图案元素,最后将织片运用到服装创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正1中国写意人物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写意人物画是中国水墨画得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画发展的长河中不可或缺的分支。我们从远古时代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如图1-1)上已经可以初步看到写意人物在中国发展的雏形,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简单粗犷的线条、大块图形或图案去记录自己的生活、狩猎、祭祀等活动,这也体现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和《人物御龙图》这两幅作品  相似文献   

16.
在工笔人物教学中强调对写意性语言的应用,可以促进和丰富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表现效果。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解读工笔人物画及写意性语言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工笔画人物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7,(10)
扬州刺绣中的写意绣作为刺绣针法技艺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研究刺绣针法技艺的重要实物佐证。在对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和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收藏、展示及售卖的写意绣实物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写意绣绣品中的散套针与擞和针。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以上两种针法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它们在运针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针法的表现效果。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扬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刺绣装饰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丝绸》2016,(5)
从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出发,以扬州刺绣中的写意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调查走访,收集了较为详实准确、具有典型性的关于扬州写意绣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角度出发,对扬州写意绣的色彩、造型、针法进行分析、归纳。研究认为扬州写意绣具有匠心独运的色彩、稳中求变的造型、古朴灵秀的针法等艺术特征。这对扬州刺绣艺术乃至汉民族刺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晓凌 《中国酒》2014,(12):90-95
在工笔花鸟画,尤其是小写意花乌画上,吴冰在笔墨技法上对宋元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的突破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他的-些工笔画画在生宣纸上,还如此精细,这完全是继承宋人的格物精神,而且他还大量的吸收元明写意画家的小写意笔法,他把这一工一写运用得如此精熟,结合的如此完美,无疑是改变了工笔画易于流于匠气的惯性,并且增加了工笔画的扞情性。吴冰还能精准的把握宋画的写实精神,吴冰的画既有这种写实的写真的特点,又有宋人那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梨园食话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大事.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戏曲舞台上,表现与“吃”有关的情节屡见不鲜,而且妙趣良多.传统戏曲,无论“国剧”京剧还是各地方戏,都是重写意讲虚拟的艺术.“写意传神”,这是中国戏曲鲜然有别于以肖实为重的欧洲传统话剧之处.有如写意画,它不拘形似而追求神似、不诉诸逼真写实的舞台环境,而是最大可能地让出时空给演员表演,景随人走,境由人迁,从而调动观众积极投入再创作,“各以其情而自得”.这种写意性落实到舞台表演上,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八人百万雄兵,行舟不见船,刺绣不见针,皆是其体现.在写意性的规定下,“吃”这一人类的基本生活行为搬上舞台后便经过艺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