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液态发酵制面酱过程中原料配比、发酵方式、接种量和发酵初始还原糖浓度对成品面酱中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液态发酵制面酱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中面粉和黄豆的配比为17∶3,发酵初始还原糖浓度为20%,接种量为3%,50℃搅拌发酵18d。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面酱的营养价值,增加面酱品种,以枸杞、面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酿造出枸杞特色面酱。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nhnke设计原理和响应面法,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得到枸杞面酱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枸杞添加量8.5%,发酵剂接种量0.3%,发酵温度50℃,发酵时间21 d。该条件下测得枸杞面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9 g/100 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只有0.4%,且得到的产品色泽金黄、味道香甜、细腻质稠,具有枸杞清香。  相似文献   

3.
侯亚薇  王颉  蔡毅  郭雪霞  赵松 《食品科技》2011,(9):309-313,316
为开发我国的扇贝资源,提高贝类附加值,研究一种扇贝面酱的发酵工艺。以形态不规则的扇贝柱和面粉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贝柱与面曲添加比例、不同蛋白酶添加量、不同酒醪添加量、不同食盐添加量和不同发酵温度对扇贝面酱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的影响。结果:采用三元一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确定了扇贝面酱较优发酵工艺条件:贝柱56%、面曲28%、蛋白酶1300U/g、酒醪3%和食盐13%,混料后于40℃保温发酵12d。结论:采用米曲霉发酵不规则扇贝柱和面粉,制得一种营养丰富、配比合理、风味鲜美的扇贝面酱。  相似文献   

4.
李琴  李炳江 《中国调味品》2003,(9):33-34,44
本文论述了酶法制作红面酱的工艺以及适合消费的群体。该工艺体现了成本低、投资少、出品率高、产品适用范围广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豆豉溶栓酶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豆豉中筛选到的1株溶栓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HGD107,进行摇瓶和15L发酵罐液态发酵工艺研究。在最适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产豆豉溶栓酶酶活达到3643U/mL发酵液(尿激酶单位),15L发酵罐发酵产豆豉溶栓酶酶活达到2050U/mL发酵液(尿激酶单位)。  相似文献   

6.
7.
8.
花色面酱用常规工艺灌装后,胀发现象很普遍,既使添加了规定量的苯甲酸盐或山梨酸盐,也不能保证每批产品都不出问题,由于胀发而引起的退货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不稳定,致使一些商业单位不愿经营,阻碍花色面酱的生产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防止花色面酱胀发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得知,胀发的原因主要是酱中的微生物所致。酱中绝大部分的微生物,由于盐分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其生长活动被抑制。只有少数几种耐盐酵母,在适当的温度下仍能生长繁殖。耐盐酵母一般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面酱的营养价值,丰富面酱品种,改良传统发酵工艺,酿造出蛹虫草特色面酱,在面酱生产工艺的不同环节添加蛹虫草子实体,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还原糖、总酸和虫草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蒸料前添加10%的蛹虫草,再经制曲和发酵所制得的蛹虫草面酱中各指标含量均高于传统发酵面酱。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蛹虫草面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91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22.22 g/100 g,总酸含量为1.31 g/100 g,虫草素含量为344.04 μg/g。  相似文献   

10.
对液态深层发酵制醋工艺过程中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由于原料的变化及工艺中采用了多种酶制剂,使得酒精发酵异常,并涉及到醋酸发酵,由于醋酸菌的培养与保藏问题而影响了醋酸发酵,通过本次系统试验,得出淀粉液化需采用三段液化法;用糖化酶制得的糖化液作酵母培养液时,应添加10%的麸曲水解液;醋酸菌的保藏应采用液体保藏,在其发酵液中添加2%的CaCO3的结论。半连续醋酸发酵的应用,使上罐率提高34%,产量提高40%。  相似文献   

11.
酶促发酵应用于银杏面酱传统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新型面酱产品--银杏面酱的酶促发酵加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发酵时添加α-淀粉酶1.0%、蛋白酶0.25%,并添加曲料用量1/3(m/m)的14.Be'盐水,在55℃保温发酵12天,生产出的银杏面酱感官品质较好,生产周期明显缩短,且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部颁标准.经测定,产品中含有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为0.364 mg/kg,银杏内酯B为3.29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甜面酱生产使用批式蒸面设备的生产效率低、卫生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等问题,该研究通过研制面酱连续蒸面机并应用,并与批式蒸面设备进行比较,考察生产指标。结果表明,与批式蒸面设备相比,连续蒸面制得的酱造粒均匀(熟面颗粒直径0.5~1.5 cm占80%左右),面粉熟化度为1.34,发酵成熟的面酱氨基酸态氮含量≥0.5 g/100 g,还原糖含量≥26.0 g/100 g,大肠菌群<10 MPN/100 g,成品呈红褐色有浓郁的酱香和脂香,咸甜适口、味鲜醇厚、粘稠适度,符合相关国标和行业标准。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了蒸料品质,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蒸料量6 t/h,每班次只需要1人操作),可带动面酱生产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以燕麦为原料,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发酵燕麦制备燕麦面酱。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感官分析的方法分析冠突散囊菌发酵时间、盐水腌制浓度、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对燕麦面酱品质的影响来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制备燕麦面酱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在28 ℃条件下,冠突散囊菌发酵燕麦时间5 d,采用浓度8%盐水与发酵燕麦坯混合,在温度45 ℃保温25 d,经细磨制得燕麦面酱。该优化条件下,所得燕麦面酱中还原糖含量为22.14%,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38 g/100 g,多酚含量为4.154 mg/g,并且多酚含量约为原料燕麦的6倍,感官评分为92.9分。  相似文献   

14.
液态发酵大豆肽分子量分布与酶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肽在食品和保健品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颇有前途功能性食品,大豆粕含45.0%~55.0%大豆蛋白,经水解可得由3~6个氨基酸组成功能性大豆肽。发酵过程中,低分子量肽百分含量、肽转化率和酶分布与发酵条件有关,利用枯草芽孢杆菌1389、黑曲霉3.350和米曲霉A–9005发酵大豆粕,通过这些微生物所分泌各种蛋白酶对大豆粕蛋白质合适位点切割,及对某些肽基团和疏水性氨基酸末端进行修饰和重排,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和产率目的。该实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1389分别和黑曲霉3.350、米曲霉A–9005混合发酵大豆粕制备大豆肽动态发酵过程中低分子量肽百分含量、肽转化率和酶分布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为10%,底物浓度3%,枯草芽孢杆菌1389与黑曲霉3.350菌种混合比3∶2,发酵36h时,低分子量肽百分含量65%以上,肽转化率70%左右,为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为研究对象,发酵产酯化酶的酶活力为考察指标,初步探究了维生素、氨基 酸及其他营养元素等对紫色红曲霉FBKL3.0018产酯化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20%维生素B2、0.3% L-谷氨酸、 0.7% D-半乳糖对菌株产酯化酶的能力较好,其中添加0.7% D-半乳糖对产酯化酶起显著促进作用,酯化酶酶活最大值为919.12 U/mL, 而蔗糖对酯化酶酶产量影响最小,但对红曲霉生物量产量起积极作用,最大生物量为68.94 mg/mL。 结果显示,酯化酶酶活与相应的 生物量积累量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面酱酿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  仇敏  邵伟  官文靖 《中国酿造》2012,31(7):190-191
以双孢蘑菇菇柄和残次菇为原料,通过传统酿制工艺生产双孢蘑菇面酱产品.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双孢蘑菇面酱酿制的最佳工艺参数,即面酱酿制的种曲接种量为0.3%、发酵过程中12Bé盐水加量等于面糕的量,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0d,在此条件下所酿制双孢蘑菇面酱感官品质良好,且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沈子林 《中国酿造》2004,(12):19-19,28
在传统的制酱工艺中用麦饭石盐水代替普通盐水制成甜面酱,使其在原有酱的调味功能上增加了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