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组织篇章的重要手段,对于语篇可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基于隐喻理论,从语义层面和认知层面探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憩》语篇连贯的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2.
意象图式是建立在人和外部世界互动体验基础上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从认知模式视角,分析探讨商务英语语篇中常见的意象图式模型,有助于商务语篇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3.
首先陈述了隐喻认知观,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次,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对委婉语进行解释,描 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最后指出,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解释英语委婉语现象.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新闻语篇里存在着大量隐喻性的词汇,这些词汇的语义建构是基于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因此,试从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些词汇的语义建构.对商务英语新闻词汇语义建构的理解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动态,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科技语篇作为一种专业语篇,其特殊的语旨使其成为较难理解的语篇种类之一。但迄今为止,对科技语篇语旨的研究多限于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内,而鲜有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用认知框架、突显、概念隐喻和象似性等认知方式分析科技语篇的语旨特征,以探讨认知方式对语旨的解释力,从而对功能语言学分析方法做出补充。  相似文献   

6.
选用认知法,强调语篇的连贯是语篇本身与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篇表层的连接手段可能对一些重形合的语言连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重意合的语言的语篇连贯分析还在于读者的经验、世界知识、借助相关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语篇连贯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心智活动过程。它是人脑不断调整修正的结果。语篇的接受和产生的认知过程应用到语篇教学活动中对提高语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篇形连和意连的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的形合和意合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形合意合的形成与民族的文化认知图式、认知环境、思维偏向以及哲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连贯方面的最大差异就是英语重形式连贯,汉语重语意连贯。  相似文献   

8.
类典型图式是指能激活一个或多个认知图式的语义图式结构(常表征为关键词或短语、主题句、重点语段等),该图式内的相关元素具有原型特征,能引导人们根据上下文语境及先验的百科知识对语篇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预测。基于对由类典型图式激活的常见图式类型的介绍,阐释了它在二语阅读理解中的识别/构建、组合、完善和扩展的合成机制。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对特定的类典型图式的识别与构建、掌握相关的认知策略,有助于二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前人对话语标记语语篇功能的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在法庭交际中的语篇功能。发现:话语标记语是法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确保了语篇的连贯性,也在心理层面上制约了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语篇的动态处理与认知心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的动态处理过程是一个认知心理过程,是外界输入的信息与读物 内在知识不断发生作用的过程。语篇理解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信息的处理方式和读者的认知模式。深入了解这样一种心理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语阅读教学中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听力理解涉及言语交际行为,其特点是准确地把握和判断出话语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和思想意图,它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地激活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利用语境线索创造性地构建意义的过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存在于听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听者在话语含义推理过程中通过知识草案及心理图式等的基本操作,调动大脑已有知识结构并结合明示线索进行认知推理,故而话语交际的过程被认为是交际者寻找认知语境的过程。因此,将认知语境引入听力教学并以此为取向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听者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格赖斯的理论,将话语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探讨认知因素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自然意义方面涉及猜测词义、解歧、抽象名词结构的语义具体化;非自然意义方面涉及含义、比喻义、象征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书面话语是指用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它以组块(chunks)和段落的方式进行语义推进,往往会运用明晰的衔接手段来组接文本,但文本的连贯跟表面上的衔接无关,实际上是交际者心理的连贯,是文本信息在交际者大脑中与认知语境相结合而建构起来的意义统一。本文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书面话语的建构及理解进行探讨,以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加工过程中认知因素的忽视-直为人所诟病,这一情况目前正在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在探讨“社会-认知法”的基础上,分析总结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贡献,进而提出-个以“社会-认知法”为主体、认知语言学和进化心理学理论为补充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语篇的概念和定义,重点运用语篇学中的衔接手段分析了奥巴马的获胜演讲稿,同时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演讲稿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理论联系实际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学的有机结合一定会成为一个既具创新性又具有延展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可拓变换构造问题.结合ACT-R认知架构,讨论了信息元在记忆中的表示、组织及提取问题.构建了两个用于模拟变换构造时陈述性记忆提取的认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变换构造的影响主要与作为提取线索的被变换信息元内容以及信息元在记忆中的组织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文学中的转喻是日常转喻的延伸和发展。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读写教程》为主要语言素材,根据转喻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特点来探讨转喻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阅读中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18.
阅读理解的语篇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阅读理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语篇进行分析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语篇分析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因而能更进一步理解语篇所传递的命题意义和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境与修辞交际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认知修辞学是从认知角度研究的崭新的修辞学,即用心理学的认知方法对修辞进行探讨。对语境的正确认知直接影响着修辞交际的效果。首先阐述认知语境的内涵,再从修辞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修辞建构着手,阐释认知语境对修辞交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