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电地质工程三维可视化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电地质工程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GOCAD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根据实测的离散地质点数据,构建了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并能进行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最后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岩滩水电站工程的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分析中,对工程设计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CATIA的工程三维建模设计领域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以四川省高景关水库三维地形建模为工程应用背景,探讨了基于CATIA的三维地形建模的一般流程及其主要参数设置。研究结果表明:建模的精度与参数设置紧密相关,通过调整合理的参数,三维地形建模的平均表面偏差仅为0.119 3 m,且三维曲面模型与点云数据重合度达96%,所建的三维曲面模型更贴近实际地形地势。研究结果可为该工程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严匡柠  陈和勇 《人民长江》2009,40(12):55-57
阐述了利用AutoCAD进行地形地貌三维建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利用三维模型“所见即所得”,即直接感观模型效果、直接获得工程量、直接获得坐标数据等的特性。结合工程实践,将三维模型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三维建模,尤其是与地形相关的建模,尽管较二维制图复杂,但一旦实体构建完成,并将其应用在工程中,将是一劳永逸、受益匪浅。所以二维制图向三维建模的延伸是其必然。  相似文献   

4.
地质三维模型快速生成标准地质剖面图是目前三维地质推广的一大难题.为此,通过常用的几个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和二维工程地质勘察软件相结合,把标准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线条和小钻孔柱状图及标尺等分别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和二维工程地质勘察软件自动生成,再合并成为一个标准的地质剖面图,提出了一种由地质三维模型快速生成标准地质剖面图的方法.并以某工程为实例,验证了利用此方法生成的地质剖面图符合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体现了三维地质在实际工作中快捷、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电地质工程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GOCAD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根据实测的离散工程控制点数据、钻孔数据和产状数据,构建了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并能进行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最后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万家口子水电站工程的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分析中,对工程设计和勘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电地质工程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GOCAD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根据实测的离散工程控制点数据、钻孔数据和产状数据,构建了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并能进行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最后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万家口子水电站工程的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分析中,对工程设计和勘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维仿真系统开发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开发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维仿真系统,将整个中线工程及周边地形地貌在计算机上进行了虚拟再现。应用地形自动建模软件TerraVista和地物建模软件Creator,完成了大范围地形地物数据的建模。采用两级地形三级纹理分块动态载入的方法解决大地形调度问题,同时实现了二维导航漫游、信息查询、渠道水流模拟等方面的功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研究提供了三维可视化辅助平台。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及三维地质建模是目前工程勘测中的应用趋势,国内外有多种软件系统,经过对主要软件系统的对比使用,各软件均有局限性。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与依泰斯卡(Itasca)(武汉)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ITASCAD地质工程三维建模与分析软件,该软件利用DSI建模技术满足快速建模和模型更新要求、数据处理能力及进行参数取值等工程地质分析。通过ITASCAD地质工程三维建模与分析软件在老挝南俄3水电站工程的应用案例,总结其应用过程,为该软件在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斜支臂弧形闸门三维建模的方法及难点,阐述了三维建模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察尔森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弧形工作闸门利用Solidworks设计建模的例子,结合工程实例,对斜支臂弧形闸门的三维建模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中的难点做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王长海 《红水河》2011,30(1):15-18,34
三维实体模型是描述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地质体对象的分类及其三维建模方法的研究,从建模功能、数据表达和数值计算分析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并最终在岩滩、万家口子和小湾等3个实际的水力发电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电工程施工图阶段地质工作点多、面广且地质信息量庞大,开展地质三维建模工作,有利于高质量完成施工期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为下一步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提供可用依据。锦屏二级水电站是首个应用该系统开展施工图阶段地质三维建模的工程,建模过程中遇到组织管理、地质建模技术、软件应用及跨部门合作等方面问题,重点介绍其组织管理、地质建模技术两方面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在完成地质三维模型并开展相关地质分析、复核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同时,切实推进了地质三维系统(GeoStation)的功能开发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阳明 《人民长江》2015,46(18):10-14
水利水电工程中大部分结构可以直接用Microstation(以下简称MS)基本命令快速建模,但部分异形结构如蜗壳、尾水管、进水流道、岔管等用Microstation直接建模将十分繁琐且不便于修改。通过研究上述异形结构的内部规律,利用参数化建模软件Generative Components(GC)对其进行快速、精确的参数化三维建模。在设计中,若相关设计参数发生变动,后期只要相应改变相关参数即能实时更新模型,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图纸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在三维参数化CAD软件(UGS NX)中用水轮机叶片测绘数据进行三维绘型的逆向工程方法.叶片建模的基本数据来自实物叶片的测绘资料,包括样板曲线和叶片表面上不规则的测绘点群.建模的程序包括:测绘数据导入,创建叶片轮廓曲线,用三维数据创建叶片轴面型线,创建叶片网格曲线,创建叶片头部曲面,创建叶片表面曲面,创建叶片实体等.  相似文献   

14.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建筑物的设计中,传统二维CAD绘图方式难以将设计者的意图精准表达。随着三维设计在水利行业应用中的迅速发展,POWER GEOPAK已广泛应用在导流建筑物开挖及填筑建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导流建筑物的布置特点,通过某工程导流建筑物设计实例,介绍POWER GEOPAK在导流建筑物设计建模过程中应用,为类似工程的三维辅助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精度更高的各向异性地质体模型,并更直观地呈现其空间分布优选方位,通过对克里金插值与离散平滑插值方法及相关软件的分析,提出联合这2种插值方法对各向异性地质体的精细三维建模方法流程:数据收集整理——各向异性取点克里金插值——误差分析——离散平滑插值三维建模。以上海东部某新近吹填区下伏软弱层(4)层土层为三维建模对象,直观地呈现出了建模区(4)层土层的空间分布优选方位,为该区地基处理、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防治等工程提供了可靠度更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CAD三维立体建模再剖切断面的方式,在导流洞开挖放线过程中,根据掌子面推进情况,在已建模的CAD图形中提取放样点坐标,然后对导流洞下一循环掌子面设计开挖断面放线,减少测量外业的计算步骤,简化计算,提高效率,杜绝测量工作中不必要的人为错误,提高施测精度。利用三维立体建模的整体性可以很好地编制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并且根据施测过程中的数据和三维实体结合,及时整改和优化施测方法,发现施测过程中的错误,减小导流洞贯通测量误差。洞身开挖过程中根据外业采集数据与三维实体结合可以直观看出导流洞的超、欠挖情况,精确快速计算不规则断面的超欠挖工程量,加快测量放样速度。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利用三维景观技术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中创建三维数字景观图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并就三维景观图制作过程中的基础数据质量控制、三维建模、纹理数据获取和编辑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大范围地形及工程三维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建模工作一直是较为耗时耗力的工作,该工作一般可分为地形建模和人工建筑物建模。结合具体项目,总结归纳了海量数据的分块预处理方法,采用CTS软件制作大范围地形模型、3D Max和Multigen Creator建模软件制作工程模型、一般模型建模的方法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模的时间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应用土木工程三维地质系统软件(Geo BIM)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流程,各种地质对象的建模方法。同时对三维地质建模取得的成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包括基础图件编绘,地质资料查询及统计,模型分析,二、三维图件编绘,地质模型与建筑物模型结合CAE分析,与设计专业协同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水工建筑物中泵站肘形进水流道为三维曲面结构,是泵站工程中结构型式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关键部位,也是泵站BIM技术研究应用的难点之一。扬州市瓜洲泵站工程在施工实践中采用Revit软件攻克了肘形进水流道建模难关,很好地解决了精确计量、三维立体视图、模板精细制作等难题。并以Revit建模为基础实现了碰撞检查、施工模拟、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为BIM技术在泵站工程中的全面应用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