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华  时茜 《辽宁化工》2013,(9):1023-1025
设计合成两条端基为胺基修饰的互补的DNA单链D1和D2分别与3-氯水杨醛和5-氯水杨醛反应,成功得到2种DNA-席夫碱单链化合物S1、S2,利用DNA-席夫碱单链间的配对作用,合成得到1种DNA-不对称席夫碱化合物L1。相关席夫碱化合物分别与Cd(II)、Cu(II)、自组装,得到2种不对称的席夫碱配合物Cd2(L1)(en)2Cl2(1)与Cu2(L1)(en)2Cl2(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反应进程进行监测,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席夫碱单链化合物、DNA-不对称席夫碱化合物进行分离和表征,并对所得席夫碱以及相应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琥珀酸酐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并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sucts-Cu(Ⅱ)-hpb(1)和sucts-Cu(Ⅱ)-tbz(2)[sucts=琥珀酰化壳聚糖,hpb=2-(2’-吡啶)-苯并咪唑,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对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对四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配合物1、2,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125μg.mL-1和125~250μg.mL-1,抗菌效果明显强于自由配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液法,设计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乙醇胺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以催化活性为指标,考察了3,5-二溴水杨醛缩乙醇胺、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甲磺酸、3,5-二溴水杨醛缩牛磺酸3种席夫碱的铜(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抗坏血酸的反应,结果表明3种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均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功能,催化效果为乙醇胺席夫碱铜(Ⅱ)配合物>氨基甲磺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牛磺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研究了乙醇胺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抗坏血酸的反应动力学,并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对苯二醛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线性席夫碱配体,并将其与Co配位制备席夫碱配合物Co-L(L=对苯二醛缩乙二胺席夫碱)。利用EA、ICP、FT-IR、UV-Vis、TGA和BET等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在氧化环己烯制备环己烯酮的反应中测试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L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烯丙基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在乙腈用量为5 m L、环己烯物质的量为6 mmol、氧压为0.3 MPa、催化剂质量为20 mg、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37.66%,烯丙基氧化产物的选择性高达83.59%。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烯丙基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谷氨酸席夫碱Ni(Ⅱ)配合物法合成L-茶氨酸.手性助剂——2-[N-(N′-苄基)-脯氨酰]-氨基-二苯甲酮(BPB)、六水合氯化镍和L-谷氨酸反应,将谷氨酸的α-羧基和氨基进行同时保护,得到谷氨酸席夫碱Ni(Ⅱ)配合物;通过接肽试剂与乙胺盐酸盐反应,得到茶氨酸席夫碱Ni(Ⅱ)配合物,经酸水解后离交分离,获得L-茶氨酸,3步反应总收率为70%.手性辅基BPB可回收,回收率超过90%.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结构经由 ~1HNMR、HRMS和旋光表征.  相似文献   

6.
蔡艳华  李顺江 《应用化工》2011,(9):1556-1558,1562
为了实现特定形貌席夫碱配合物的制备,以对羟基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为配体,同醋酸铜反应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对羟基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生成的对羟基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形貌的影响。扫描电镜(SEM)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使配合物形貌效果最好,为规整的仙人球型,并进一部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配合物形貌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二羟基苯乙酮、二胺基硫脲与取代水杨醛反应,合成了3种不对称席夫碱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IR、UV-vis、MS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不对称席夫化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不对称席夫碱Cu(Ⅱ)配合物对催化H2O2分解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Fe3+溶液与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铁(Ⅲ)配合物,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Fe3+含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优化合成条件为:pH值为1.8的3% Fe3+溶液和1.0 g壳聚糖在65℃下反应6 h,此时壳聚糖对Fe3+的吸附量达75 mg·g-1.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壳聚糖铁(Ⅲ)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在催化剂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100、苯酚与H2O2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最高达22.88%,选择性最高达99.67%.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席夫碱 2 ,6-吡啶基二甲醛双缩 (β-巯基乙胺 ) (H2 L)及其 Cu( )、Cd( )和 Hg( )的配合物 ,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 1 HNMR谱表征 ,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席夫碱型双冠醚的合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国元  王德粉 《化学试剂》1990,12(1):1-2,20
邻、间、对苯二甲醛分别与4′-氨基苯并-12-冠-4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席夫碱型双冠醚(1)、(2)、(3)。用这些双冠醚作为活性物质制成了 PVC 膜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并测定了其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选择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与邻苯二胺合成席夫碱配体(L2),用该配体与Ni2+配位合成中间体(L2-Ni),再与不同的芳香醛反应制得一系列不对称Salen-Ni(Ⅱ)配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然后以30%的过氧化氢为氧源,以一系列不对称Salen-Ni(Ⅱ)配合物为催化剂,探究了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和配体上不同推拉电子基团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环己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最高可达到67.4%、43.5%。  相似文献   

12.
吝敏  刘晓丹  操照伟 《广东化工》2013,(2):24-25,37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材丹皮中提取活性成分丹皮酚,进而合成丹皮酚与乙醇胺的席夫碱衍生物,并用席夫碱做为配体与Ni(Ⅱ)盐合成了Ni(Ⅱ)配合物,经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席夫碱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丹皮酚、席夫碱、Ni(Ⅱ)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曹迁永  施俊杰 《化学试剂》2011,(11):981-984
合成出了两种含N-PPh2=O官能团的有机配体N-二苯膦氧基-4-溴苯胺(L1)与N,N-二(二苯膦氧基)-4-溴苯胺(L2),并得到了L1的晶体结构.该配体与Eu(TTA)3(H2O)2(TTA为α-噻酚甲酰三氟丙酮)反应后得到三元稀土配合物Eu(TTA)3(LI)2和Eu(TTA)3(L2).两种配合物都发出基于E...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7):1198-1201
分别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聚合物缩合法合成两种新型的芳香族席夫碱聚合物,以两种席夫碱聚合物作为配体与二价镍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出相应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配体和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荧光光谱对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光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最大激发波长激发时,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分别发射出491 nm和495 nm的谱线,是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两条末端均有氨基修饰的互补DNA链(D7,D8)利用DNA的模板效应,采用分步法合成了Cd(Ⅱ)-DNA-席夫碱配合物[Cd2Len Cl2](L=D7-4T-D8-4T,4T=4-叔丁基-2,6-二甲基苯酚,en=乙二胺)。通过超滤对DNA-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提纯处理,对其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非变性凝胶电泳研究和荧光性质研究。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Cd(Ⅱ)-DNA-席夫碱配合物中电子发生了π*→π、π*→n跃迁,在大约500 nm处出现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6.
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和邻苯二胺为单体,合成单边席夫碱配体L2,再在配体L2的基础上,以金属离子Ni2+为活性中心,与3种带有不同推拉电子基团的醛进行反应,制备了3个双边不对称席夫碱镍配合物,并利用FT-IR、元素分析对所制备的配体及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70%的TBHP为氧源,考察不对称席夫碱镍配合物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类型、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苯乙烷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h、氧化剂用量为9mmol、反应温度为65℃、溶剂为CHCl3、催化剂用量为0.01mmol时,苯乙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最大,分别为79.05%、37.17%。  相似文献   

17.
以菲-9,10-二酮、邻氨基苯酚、乙酸铜和乙酸钴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通过NMR、元素分析、MS、IR和UV-Vis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席夫碱Cu(Ⅱ)、Co(Ⅱ)配合物对双氧水分解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15,(7):1198-1201
分别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聚合物缩合法合成两种新型的芳香族席夫碱聚合物,以两种席夫碱聚合物作为配体与二价镍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出相应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配体和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荧光光谱对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光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最大激发波长激发时,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分别发射出491 nm和495 nm的谱线,是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壳聚糖的轴向配位作用固定化杂大环Cu(Ⅱ)配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 IR)和扫描电镜(S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对关键中间体L进行了常规合成法和微波合成法考察。结果表明:微波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及副反应少等优点,并探讨了微波合成法合成杂大环中间体L的最佳合成条件:以甲醇做溶剂,在m(二乙撑三胺)∶m(2,2′-(乙基氧)-双苯甲醛)为1∶1、微波功率为400 W、60℃下微波反应0.5h。并在模拟生理条件(pH=7.40,37℃)下,利用Gress试剂法考察了目标配合物催化S-亚硝基硫醇释放NO性能。结果表明:目标配合物具有稳定催化释放一氧化氮性能。  相似文献   

20.
周双生  谢复新  倪诗圣 《化学试剂》2001,23(5):261-262,303
合成了2,5-噻吩二甲醛双缩(2-羟基乙胺)(H2L1)和2,5-噻吩二甲醛双缩邻氨基苯硫酚(H2L2)2种含硫席夫碱以及它们的铜(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磁化率和电导率,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磁性和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