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处一台已使用4年多的PY 16OB型平地机,在施工行驶时发现前轮无法转向,在抢修过程中又发现右侧多路换向阀控制作业系统的3个液压缸无任何动作,而左侧多路换向阀控制的后轮转向及作业系统工作正常。 故障排除过程如下: 检查双联泵。PY160B型平地机右侧多路换向阀分别控制右侧铲刀升降、铲刀左右引出及铲刀倾斜。由前轮转向系统液压原理(见附图)知,前轮转向系统采用负荷传感式全液压转向装置,与上述铲刀作业系统共用一个液压泵(双联泵),因此首先检查了该液压泵是否有故障;即将双联泵前、后泵压力油输出管P1与P…  相似文献   

2.
维修一点通     
平地机行走转向不协调一台PY-160B型平地机在施工过程中,转动转向盘使前轮左转时后轮自动向右转动;转动转向盘向右转时后轮自动向左转动,即后轮转向始终与前轮的相反。分析认为,影响后轮转向的液压元件只有两个,即后轮转向缸和后轮转向液压油路上的液压锁。本着“由外向里、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查外漏,未发现液压缸和液压锁有任何漏油痕迹,初步分析故障由内漏造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液压缸活塞磨损,密封不严,发生内漏;也可能是液压锁失效。  相似文献   

3.
前桥倾斜机理在特殊工况下需前桥倾斜时,可通过手柄的操作接通倾斜液压缸5的液压回路,使液压缸活塞杆伸缩并藉此通过联接销轴及倾斜拉杆4来实现前桥向左或向右的同步倾斜,其最大倾斜角度主要靠设置于桥架3左、右两侧的挡块2来保证。当转向节支承1因倾斜而碰撞到挡块后,则倾斜液压缸内的压力升高,当压力值升高到该系统中溢流阀的调定值(16MPa)时,则溢流阀打开,系统卸荷,从而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倾斜拉杆断裂事故的检查与分析在整机装配、调试过程中,进行前桥最大倾斜角度试验时,多次发生了倾斜拉杆的断裂事故。其…  相似文献   

4.
我单位一台天津产PY-160B型平地机,施工中出现异常现象:当后轮转向操纵杆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在转动转向盘使前轮左转向时,后轮就会同时自动向右转动;在转动转向盘进行前轮右转时,后轮就会同时自动向左转动,即后轮始终跟随前轮但向相反方向自动转向。 经分析,认为影响后轮转向的液压元件只有后轮转向液压缸和后轮转向液压油路上的液压锁两者。本着“由外向里、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查找外漏,即检查后轮转向液压缸和后轮转向液压油路的液压锁,但均没有发现任何漏油痕迹。初步认为,故障是由内漏所造成,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小某FSAE赛车转向时转向轮的磨损,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该赛车前悬架和转向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前轮同向跳动仿真和向右转向仿真。借助于ADAMS/INSIGHT软件,通过选取两组不同权重系数,对转向梯形的断开点位置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再次进行双轮同向跳动仿真和转向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轮前束角变化量减小,转向特性曲线更加接近理想转向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6.
由于车体重且长,就需要多车轴多轮组来完成车体重量的承载与行驶功能,在转弯时,其转弯半径就越大,车后轮组就会产生侧滑,而轮组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加速轮胎的磨损,受到道路条件的严重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机动性能.该方案采用液压反馈液压驱动的全轮转向系统,驾驶员转向器转动,通过机械转换传动机构带动液压系统控制转向缸驱动各轮的转向,使每一个轮组始终正常滚动,不侧滑,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同时大大减小了该车辆的转弯半径,使其机动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单位一台ZL50C装载机的转向系统出现:向左转向时有方向(转向盘逆时针转,机器往左转向);空车时向右转向(转向盘顺时针转,机器往右转向)慢、重车时原地不动、没有方向(转向盘顺时针转,机器不往右转向);行驶中有转向,但转向动作比  相似文献   

8.
维修一点通     
<正>平地机后轮误转向的诊断一台PY160B型平地机作业过程中,后轮转向操纵杆位于中间位置,在前轮左转向时,后轮就会同时自动向右转;当前轮右转时,后轮又会同时自动向左转,即后轮始终跟着前轮自动反向转动。  相似文献   

9.
一台TL180型推土机铲刀提升缓慢.作业时的上升速度比空载时更慢。在发动机低速和中速时,故障更为明显。该机铲刀由地面上升到最高(1.10m)处的相关数据为:发动机低速(小于700r/min)时.铲刀上升时间为35S;发动机中速(1000r/min左右)时,铲刀上升时间为30S:发动机高速(1200r/min以上)时,铲刀上升时间为10S。检测了推土机铲刀由水平向右f或向左)最大倾斜量(高差0.46120)的时间:发动机中速(1000r/min左右)时,铲刀向右倾斜f倾斜缸外伸)时间为10S,向左倾斜时间为5S。  相似文献   

10.
一台PY-160B型平地机,低速直线行驶时基本正常;转动转向盘一角度后继续行驶时,后桥4轮左(右)偏斜,前轮轮廓中心线与后轮轮廓中心线相差0.5 m左右,使机器呈"S"形前进且不能回位。 此故障现象出现在转向之后,说明与转向系统有关系。该机前桥为转向从动桥,通过"山"形桥架与机架铰接,利用铰接装置、转向缸使车轮偏转  相似文献   

11.
现代叉车,用双活塞杆缸横置于转向桥(后桥)上,取代了单杆直置液压缸,蛇行现象得到改善,但液压缸的连接部位易松动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当左右转向至最小转弯半径时,转向桥上的转弯半径调节螺钉便会与转向节臂产生碰撞,其撞击反力恰好作用到转向缸体与转向桥的固定螺栓和各连接销上,导致磨损,出现松动,所以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牙嵌式转向机构的手扶拖拉机,当用转向把手操作牙嵌式转向离合器时,一侧驱动轮动力被切断,当转弯半径小,高速转向时,有时因迟松转向把手而造成严重事故.那么,怎样使用才能保证机车转向时安全呢?  相似文献   

13.
1台NK-200型汽车起重机行驶过程中,无论是向左转向还是向右转向均沉重,只得停车检修。经分析认为,液压油质量不良、转向阀与转向助力缸卡滞、转向泵泵油不良以及辅助件磨损等,均会造成上述故障。排查过程如下所述。1.检查液压油质量若液压油变质,将使转向泵间隙的泄漏量增大,进而将导致系统压力过低。打开油箱检查,液压油品质正常,油量充足。  相似文献   

14.
转向回正性是汽车操作稳定性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关乎车辆行驶安全、轮胎磨损状况等。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某载货汽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转向回正性仿真试验,结合实车试验数据验证了整车模型的准确性。在该整车模型基础上,以转向残留横摆角速度最小为目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仿真试验,对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合理选择。结果表明,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与仿真试验的方法可以高效地对车辆前轮定位参数进行选择,使其与转向回正性能达到最优匹配。  相似文献   

15.
张俊 《机械研究与应用》2022,(5):165-168+173
针对前轮转向(2WS)汽车低速转弯半径大,高速稳定性差的问题,以二自由度四轮转向(4WS)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车动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结合模糊控制与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形成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ANFIS)。以前轮转角和车速作为输入变量,后轮转角为输出值,建立包含训练样本的仿真实验模型,基于混合法训练得到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然后在低速和高速条件下,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控制器与前轮转向、前轮比例控制4WS、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4WS这三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使车辆在低速和高速时质心侧偏角趋近于零,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更加接近前轮转向车辆,具备优异的转向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燕来荣 《现代零部件》2007,(9):58-60,62
叉车一般用于货场仓库的装卸或短途运输,操作场地较小、转向频繁,常需要原地转向,因此叉车对转向的要求比其他机动车辆更高。要求转向轻快灵活、转角大、转弯半径小。转向系统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行驶的稳定性,操作的轻便性和轮胎的磨损。叉车转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关零部件的摩擦、振动、冲击以及自然的侵蚀,会使它的技术性能逐渐变坏。  相似文献   

17.
1.故障现象
  1台A B G423型摊铺机大修后调试时,操作人员将方向电位器设置在中位、快慢挡开关设置在慢速挡位时,行驶正常。将方向电位器设置在中位、快慢挡开关设置在快速挡位且速度不高于4m/m i n时,摊铺机可直线行驶;但是当速度大于4m/m i n时,摊铺机前进向右跑偏,后退则向左跑偏。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向机构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轮胎使用寿命。优良的转向机构,可以使汽车转弯行驶时,车轮作无滑动的纯滚动运动,以减少轮胎磨损和动力消耗[1]。探讨高等机构学在乘用车梯形转向机构优化设计问题的应用,在基于空间机构的原理上所建立的模型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汽车转向特性,以C型汽车为原型探讨了汽车前轮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飞机作转弯运动时,希望采取尽可能大的前轮操纵角以尽快完成转弯,但当操纵角过大时,可能会导致飞机翻倒事故。因此研究飞机地面操纵转弯的极限能力,对飞机设计及飞行员操纵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建立飞机地面转弯动力学模型,针对刚性轮胎和弹性轮胎两种模型,分别用解析法和牛顿-欧拉法分析极限操纵角及最小转弯半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滑跑速度下,随着操纵角增大,极限操纵角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操纵角速度下,随着滑跑速度增大,极限操纵角逐渐减小,最小转弯半径逐渐增大;相同条件下,弹性轮胎模型的极限操纵角大于刚性轮胎模型,最小转弯半径小于刚性轮胎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气动升力进行研究时,仅将气动力作用于风压中心点,并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出车辆行驶时的受力及车身动态。对此,文中以某款实际在用车型为对象,对气动升力前后轴分解后的车辆行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前后轴升力计算公式,对HD-2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出车辆的前后轴升力,并将其作用于搭建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侧向位移、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3个指标分析车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将气动力分解至车辆前后轴之后,在变道工况下,车辆动态表现在工况后期变差;在紧急避障工况下,车身动态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在车辆稳态转向工况下,车辆呈现出转向不足现象,转弯半径增大,其中侧向加速度最大值减小了0.367 5 m/s2,横摆角速度最大值减小了1.67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