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系统掌握沈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文章选择11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和TOPSIS模型计算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2012~2020年沈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增大趋势,应采取恢复整体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承载力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情况,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 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是生产与生活的基础,但水资源短缺,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利用率低,已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所选研究区域——昌宁县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承载力将会影响其发展,文章综合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资源的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昌宁县水资源承载力目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但远期将会有所不足,因而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昌宁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友贞 《治淮》2005,(5):22-23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畜牧部落放牧的土地利用实践.1922年Hawden和Palmer在观察阿拉斯加引入训鹿种群后产生的生态效应时,引入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其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生存数量的极限.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利用模糊评价法定量地研究了天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天津是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汛期因水而忧、非汛期又因无水而愁的特点。采取以南水北调和引滦入津水为主、本地水和引黄济津水及海水、中水、微咸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为辅多水源的统一优化配置对策,不仅可以保证中心城区用水安全.而且还可满足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基础和依据之一。本文通过水资源基础评价、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云南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总趋势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山区多、河谷平坝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受地形条件限制,兴建水利设施较为困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从人口角度来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良好,绝大部分地区为水资源盈余状态,水资源承载力盈余县市占93.8%。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承载力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保证,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结合水资源的计算方法,评价预测了阿尔山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指出本区的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从沈阳市水资源现状与自然状况、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沈阳市经济社会布局和发展构想及与之不相协调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防洪保障体系、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3个方面系统分析研究了沈阳市水利发展的前景,提出了保证沈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是评价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不同状态下的用水功效系数不同,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本文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中西部水资源为例,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原理,建立了基于水库群调节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进行长系列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中西部水资源最多只能满足现阶段(2015年)城市用水需求,同时随着城市人数不断的增加,远期深圳市中西部地区用水量必须对东江水和西部引水采取水库群联合调节的方式,以提高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于区域水资源优化利用、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前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在分析现有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特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未来研究趋势,认为加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拓展量化研究方法、完善指标体系及加强实践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聊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聊城市综合评分值对v1的隶属度为0.7354,综合评分值仅为0.178,表明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今后应该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治理及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 TOPSIS 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生活用水定额、万元工业产值需水量、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态环境用水率 7 项评价指标,对兖州市 2007-2030 年 3 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兖州市现状年( 2007 年)水资源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开发利用,但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在未来 20 多年中,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兖州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将不断变弱,但仍然可以维持在可承载的范围内,水资源将逐渐成为制约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力开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及合理配置水资源将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天门市水资源承载力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指标构成能较全面地代表天门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简化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天门市2010—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得到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从而为天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天门市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受地表水资源量、用水量以及生活水平的影响并呈不断优化趋势,但综合天门市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的现实情况来看,天门市对于旱季水资源量紧缺的情况缺少有效应对方法,这也极大影响了天门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对天门市水资源承载力适应性进行评价,认为其主要处于一般不适应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用常规趋势法预测2010年江苏受水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并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构造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双指针计算模型,提出了超载度及宽松度概念。对山西省大同市的水资源现状承载状态分析表明,大同市已处于轻度超载状态,超载度为1.08~1.15;在未来水平年,若大同市在本地(永定河流域区)水资源基础上仍采用常规发展模式,水资源超载程度将加剧。最后讨论了提高大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探讨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以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为研究背景,选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9个指标对临汾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临汾市各区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验证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综合评价其他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现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并着重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耦合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而且对这些途径进行了分析.同时在海河流域进行了实例研究,提出了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最后,文章指出,为找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有效的提高途径,需从区域的特殊情况出发,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各种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与承载能力的结果分析有效结合起来,并与本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汕头市水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本原理,选取了14个适合汕头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并将承载力等级划分为3级,再分别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种方法对汕头市2000-2009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总体介于Ⅰ级与П级之间,情况较好,但有逐步恶化趋势;RBF神经网络模型法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比BP神经网络模型法评价效果好,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一些学者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所作的定义,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一套水资源承载度指标计算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计算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一定区域的某一时段,在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人均需水量一定的情况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求解就是一个以配水系数为决策变量的线性优化问题。为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技术水平,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