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近年来天然食用植物香料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品种繁杂,非集约化种植,法律法规滞后,检测研究进展缓慢,而国外的技术门槛却越来越高等原因,使这一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难题.本文就以上几点因素对目前食用香料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天然食用植物香料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品种繁杂,非集约化种植,法律法规滞后,检测研究进展缓慢,而国外的技术门槛却越来越高等原因,使这一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难题.本文就以上几点因素对目前食用香料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谈到西餐,常会给人一种优雅而高贵的感觉,特别是法国大餐,其造型独特,颜色艳丽,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给人以味觉上的享受,这其中的奥秘为何呢?探其究竟,原来这主要归功于在烹调时所放入的香料在其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天然香料资源,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现的野生香料植物和栽培种植的香料植物共有60多科,400多种。因此,重视天然香料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综述了植物性天然香料的组成、近年来的提取新枝术及其广泛应用,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睢超霞  陈蕾  徐娜 《中国调味品》2020,(11):148-150+162
烹调香料调味品中掺杂罂粟壳会造成健康危害,液相色谱是鉴别调味品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最佳方法。该研究采用己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通过优化流动相条件和选择最佳检测波长,建立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罂粟壳中标志性成分罂粟碱的含量,在0.05~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罂粟碱含量与液相色谱峰面积线性相关,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L,样品检测精密度<1.5%,加标回收率为78.5%~91.2%。建立的离子对液相色谱法具有仪器简单、定性和定量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加入的己烷磺酸钠和罂粟碱形成中性离子对,改善了罂粟碱在烷基C18柱上的保留,该方法适用于烹调香料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快速鉴别与筛查,可供基层实验室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双酚奶瓶、聚氯乙烯保鲜膜等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引起社会关注,人们对绿色食品包装材料的需求日趋迫切,可降解、可食性包装是替代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可食性薄膜的三种类型(蛋白膜、多糖膜和脂类膜)的分类和在动物性食品保鲜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12.
香辛料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香辛料的内涵,认为可以把利用香辛料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的深加工产品包含在内。香辛料的分类可以从形态和气滋味两个角度进行。在肉制品中的使用原则为将以味道为主,香、味兼有和以香味为主这三类香辛料按6:3:1的比例混合使用,总量一般控制在0.08%~1%之间。最后探讨了在肉制品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食用菌风味研究的情况,介绍了食用菌中风味物质主要是非挥发性的滋味活性物质和挥发性芳香物质两大类,同时介绍了这两类物质的组成特点。并简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利用食用菌深加工后的几种产品如休闲食品、调味食品、食用菌饮料和食用菌抽提液。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蒜的功能成分、大蒜的食用方法及药用研究现状,进行了保存在不同温度下的蒜液对大肠杆菌的抑杀菌效果、对馒头的防腐保鲜试验,提出了今后大蒜产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可食性膜的分类及其特性、影响其特性的因素、安全及健康性论证、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几方面对可食性膜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肉制品中香辛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views history,definitions,forms of the spices,and analyzes the spice of the use of principles,methods in the meat products,and puts forward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大蒜、生姜、辣椒、花椒4种香辛料对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发现大蒜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促生长作用。生姜虽对大多数供试酵母菌有不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少数菌促生长作用却十分明显,只是浓度超过6%时反而会抑制菌的生长。辣椒对所测试的酵母菌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花椒虽对大多数供试酵母菌有较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但对少数酵母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改进四川泡菜的生产工艺过程、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产品的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食用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食用合成色素、天然替代色素和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概况,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以及未来食用色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EAN128条码在食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翔 《食品科技》2007,32(3):15-18
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介绍了EAN.UCC系统中的EAN128条码,并结合其特点应用于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为食用农产品供应链提供有效的信息标识,从而建立紧随其物流的信息流,帮助缓解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可食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食膜是指由可食性材料形成的膜,主要通过防止气体、水汽和溶质等的迁移来保证食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生物降解、无毒无害、能够提高食品的保质期和提高食品的质量等优点,而且还具有营养价值。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可食膜的研究越来越多,可食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我们日常生活中包装糖果使用的糯米纸、包装冰激凌使用的蛋筒、包装肉菜使用的豆腐皮和包装肉馅使用的肠衣等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根据可食膜的制备材料不同,本文对多糖类可食膜、蛋白质可食膜、脂质可食膜和复合型可食膜这几种常用的可食膜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这几种可食膜的研究状况。并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可食膜在果蔬和肉类中的应用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