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配电网改造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首先,介绍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原则,接着从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等方面对城市中压配电网络的常用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如架空线路接线方式、电缆线路接线方式、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合接线方式,根据不同情况推荐了适用的电网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2.
《华东电力》2013,(4):822-825
配电网的接线模式从单辐射馈线发展到手拉手环网接线和多点联络接线,正常情况下配电负荷具有多种供电方式可供选择,但目前配电网通常以固定方式运行。通过实际配电网接线和运行方式分析,提出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不同时间段各类负荷的互补性分析和临时供电对配电网运行方式影响的仿真计算,表明考虑工作日和节假日负荷的变化规律、临时供电需求进行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是配电网调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配电网接线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城市电网 ,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的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 ,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 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 ,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 ,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优化配电线路结构 ,合理分段 ,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 ,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 ,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城市电网,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优化配电线路结构,合理分段,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可靠性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配网接线方式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结合配电网网络等值分析法、数学集合理论,建立接线模式的图形模型和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基元的构建配电网接线方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是电力系统可靠性计算的重要内容,广泛使用于电网规划、运行和改造中。可靠性分析方法分为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两大类。以IEEE可靠性测试系统的母线4为研究对象,进行可靠性指标计算。母线4共38个负荷点,系统规模不大,采用解析法进行计算。通过定量分析系统接线方式、元件故障率、元件故障时间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发现接线方式五可靠性最高。但由于变压器造价昂贵,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通常选接线方式一作为基本接线方式,即主馈线有隔离开关、分支线有保护、有备用电源、变压器无备用。元件故障率和元件故障时间的升高会降低系统供电可靠性。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可以从改善系统结构、选用高质量元件、采用配电自动化和带电作业几个方面提高系统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压配电网典型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本、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中压配电网为研究对象,从电压等级、接线模式及供配电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典型中压配电网结构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对比国内外中压配电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和接线模式选择的相关建议,并对含微电网的中压配电网结构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可为传统中压配电网改造及智能配电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规划和配电自动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合理的配电网接线模式,为此根据中压配电网接线原则及技术要求,应用配电网"N-1"安全准则,对中压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典型接线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N-1"安全准则的配电网主变压器及线路故障后重构的实用评估分析方式和方案,开发了相应的评估分析应用软件,对城市实际中压配电网进行了"N-1"安全准则评估分析。由评估分析可见,多分段、多联络的馈线接线方式既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又能有效地利用主变压器容量,提升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9.
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评估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可以为城市电网规划,运行和改造提供依据。针对广州东区供电局10kV配电系统典型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在可靠性模型和方法,综合分析,增强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水平的主要因素是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备用电源的位置和设备元件的可靠性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吴丹 《供用电》2008,25(4):38-41
以上海浦东配电网为对象,对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电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浦东配电线路电缆化的现状分析入手,对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进行全面比较.阐述了电网接线方式、中性点接线方式、继电保护和配网自动化以及电网规划调度工作等方面,配电线路电缆化对中压配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优劣,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配电网接线方式进行评价研究,为配电网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是配电网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的准确性,基于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建立了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IGWO)优化BP神经网络(IGWO-BP)的算法,将IGWO选择的最优位置作为BP算法的权值和阈值。建立基于IGWO-BP的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方法,将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IGWO-BP的输入,将评分值作为IGWO-BP的输出,建立配电网接线方式评价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微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电力用户倾向于使用微网这一新型供电模式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传统配电网接线模式是否能适应微网用户的实际需要已成为电网规划中的棘手问题。为此,完成了基于接线模式的配电网规划,并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从最大短路电流、最大支路电压降落、系统平均供电可靠率指标、单位负荷年费4个方面对含微网以及不含微网的各种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由此给出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模式推荐意见。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位微网容量(成本)对可靠性提升幅度"这个角度来看,单电源辐射状接线模式更适合使用微网的供电区域,如果从"综合评估最优"这个角度来看,不同母线出线连接开关站这一接线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重要用户对于供电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陈涛  孙辉  王焱  黄民翔 《浙江电力》2013,32(4):13-17
采用可靠性计算软件RAMSES对余姚市10 kV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评估,简要介绍了建模流程,分别在架空网和电缆网引入新型高可靠性"三双"接线,并从供电能力与可靠性角度将其与传统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对比。最后从网络结构、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灵活性电力资源大量接入配电网,对系统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集群调度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在考虑电压偏差的基础上,以故障停电损失成本作为衡量电网可靠性的经济性指标,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重新构建。首先以线路的开关状态、电动汽车充、放电状态及功率为决策变量,建立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配电网络重构模型;然后针对配电网络重构模型,采用共生生物搜索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广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复杂配电网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含有分支馈线的复杂配电网转化为典型接线模型的方法;在详细分析系统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典型接线模式的供电可靠性算法,并依托某城区配电网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储能设备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常用的两种保护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针对大量接入储能设备的、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为保护系统的配电网的新的运行方式。当故障发生时,可以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故障时间,从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文末采用混合法计算两种运行方式下IEEE-RBTS BUS 6系统不同位置负荷的可靠性参数,通过仿真运行数据可知,在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后,可以明显提升网络末端负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储能及需求侧可控负荷的接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代替高压配电网承担部分负荷。为评估广义电源的容量价值,根据等可靠性原则,提出了广义电源高压配网可信容量的评估方法,采用弦截法和状态转移序贯蒙特卡洛法进行求解。算例中量化分析了广义电源在多种高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下的可信容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主动配电网变电站容量规划及网架结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配网接线方式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凌永标 《现代电力》2005,22(1):45-47
配电网改造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配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高水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结合工程实际, 对配电网接线的典型方式 (双电源环网方案、环网桥路方案、三电源T接方案、多分段多联络型方案、环网柜方案、开闭所方案) 进行了比较, 指出双电源环网方案结构简单, 适用面广, 能显著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不能实现经济运行方式, 负荷转移能力较弱; 环网桥路方案可在双电源环网运行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也可直接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地方; 三电源T接方案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地方, 不强调经济运行方式; 多分段多联络型接线方案电网互供能力强, 适用于城市大电网, 能实现经济运行方式,但网架结构复杂; 环网柜方案为电缆供电中较为普遍的方案,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缆环网柜方案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提出了各种接线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并对接线方式进行了深化设计与测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