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正迅速成为远程存取应用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方法;安全套接层协议SSL是用来保障数据安全传输的协议,目前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两者的结合——SSL VPN(Secure Socket Laye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正成为远程安全接入市场上的一个热点。通过对SSL VPN三种不同实现方案的分析比较,结合OpenSSL和Zebra设计实现了SSL VPN服务器,该方案使用隧道连接方式,能够在不更改应用程序的条件下,为企业提供全网接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IP的VPN技术在远程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  杨拥民 《计算机工程》2001,27(10):96-97
从远程诊断系统的安全需求问题着手,介绍了VPN技术的特性、安全技术、实现方式及应用实例。针对远程诊断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基于远程诊断系统应用的VPN方案的选择,基于此提出了基于远程诊断系统的NPV应用的连接方案,并研究了其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张霞  郭笑梅 《福建电脑》2010,26(1):159-159,145
介绍了虚拟专用网VPN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在Windows2000(XP)操系统下VPN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配置方法。为远程用户访问内部网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学院校园网升级改造的需求,提出了以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为基础的安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移动用户和远程用户接入校园网访问资源的目的。利用Linux系统和Open VPN建立了安全套接字协议(Security Socket Layer,SSL)VPN,使用户可以通过外网访问校园资源,再对VPN安全体系性能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远程接入VPN主要基于L2TP协议实现,但是L2TP隧道传输协议本身没有为通信提供任何形式的安全保护,因此这种结构的VPN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研究远程接入VPN特点和功能基础上,利用IPSec协议为L2TP协议提供安全保护,提出了集成L2TP和IPSec构建安全的远程接入VPN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日,业界领先的网络安全基础设备供应商SonicWALL宣布在获奖的统一威胁管理(UTM)平台中集成远程接入功能,进一步推动该公司Clean VPN技术的发展。集成基于SSL的Clean VPN可为远程网络用户实现简化的加密连接功能,同时还可检测这些连接的入侵、恶意软件或者误用等威胁,从而实现具有革命性突破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隧道技术建立安全的虚拟专用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INTERNET以及远程接入技术的发展,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简称为VPN)成为当前的热点技术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描述了VPN的基本概念,主要讨论了通过L2TP(LayerTwoTunnelingProtocol)实现VPN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L2TP与IPsec相结合建立安全虚拟专用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安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刘敏华 《测控技术》2005,24(3):38-41
讨论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需求.在分析基于IPSec的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VPN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安全模型,可以实现经Internet对现场工业过程及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的安全性,方便了使用具有USB接口的电子安全匙的用户漫游.分析表明,该方案既可保证远程操作安全,又可节省网络和通信费用,适用于一般的远程操作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安全通讯的需求日益强烈,针对工业控制系统而言,安全可靠的远程通信是工业控制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VPN技术是实现远程安全通信的有效解决方案,其基于对称密码算法实现数据的高速加密,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实现通信实体的身份认证以及数字签名,有效实现了远程通信数据的机密性保护和完整性保护。随着业务系统可靠性需求的提升,VPN网关双机热备功能成为远程通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工业控制系统VPN网关的双机热备功能进行了设计,首先讨论了工业控制系统VPN网关的部署架构,其次详细设计了VPN网关的双机热备各软件功能模块,实际应用证明,VPN网关的双机热备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网络链路的可靠性,有效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IP虚拟专用网(IP/VPN)是目前VPN发展的主流方向。概要介绍了MPLS IP/VPN的基础和网络体系结构,着重讨论了MPLS IP/VPN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并设计了一个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通用模型。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同时也是近些年来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近些年来,关于湿地的保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三江保护区的1999年和2007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对不同分类精度的一系列遥感分类影像作模拟预测,比较分析它们的预测精度,最后结果表明:分类精度和模拟预测精度有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当分类精度达到(Kappa系数)0.75以上时,预测的精度(Kappa系数)才可以达到0.69以上。这一结论为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预测湿地的空间格局演化时分类精度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最后,用此元胞自动机模型预测了2015和2023两年的该区域湿地空间格局图,为三江保护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传输系统中采用低阶固定调制编码(CCM)以及不能及时将信道状态反馈给发送端的问题,结合第二代数字广播电视(DVB-S2)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和基于卫星回传信道的数字广播电视(DVB-RCS)中的RCS技术,将其应用在遥感卫星传输系统中。同时,针对遥感数据信号受雨衰影响严重的问题,将可变降雨备余量的方法引入到链路预算中,分析结果表示,与传统固定降雨备余量相比传输数据量提高了1.21倍,与CCM相比提高了2.01倍。通过卫星工具包(STK),对基于RCS的遥感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过境回传仿真,分别从信道回传方式、延迟以及雨衰备余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Telematics它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语音、数据通信为基础,服务供应商与移动目标(人、车、物)交换信息的技术。Telematies系统通过GPS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车辆导航、生活信息、车辆远程控制、防盗报警、紧急救援、远程车辆诊断及跟踪、多媒体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车载终端是实现Telematics服务的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是指通过对遥感图像上每个像素分配语义标签并标注,从而形成分割图的过程,在国土资源规划、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存在目标大小尺度不一与阴影遮挡等问题,单一模态下对相似地物和阴影遮挡地物分割较为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将IRRG(infrared、red、green)图像与DSM(digital surface model)图像融合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MMFNet。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的结构,编码层采用双输入流的方式同时提取IRRG图像的光谱特征和DSM图像的高度特征。解码器使用残差解码块(residual decoding block,RDB)提取融合后的特征,并使用密集连接的方式加强特征的传播和复用。提出复合空洞空间金字塔(complex 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CASPP)模块提取跳跃连接的多尺度特征。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提供的Vaihingen和Potsdam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MMFNet分别取得了90.44%和90.70%的全局精确度,相比较与DeepLabV3+、OCRNet等通用分割网络和CEVO、UFMG_4等同数据集专用分割网络具有更高的分割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蔬菜大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受季节和环境影响,其在遥感影像上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形态,仅通过单时相特征提取精度不能满足要求。近几年,深度学习被证明适合遥感数据的分类,为实现深度学习在农业遥感上的有效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时相语义分割模型(Multi-temporal Spatial Segmentation Network,MSSN)用于蔬菜大棚提取。提出基于补丁长短时记忆网络(Patch-LSTM),该网络充分利用图像的空间和时序信息。采用带空洞卷积的空间金字塔池化(ASSP)解决网络对尺度敏感问题。进一步添加跳连层(Skip-layer)和反卷积层提升特征图的还原能力。选择山东高密GF-2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模型在测试集上有0.95的Precision、0.92的F1 score以及0.93的前景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蔬菜大棚提取,为深度学习在农业遥感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湖泊湿地生态水文结构分析对维持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大气状况的影响会造成特定水位下可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缺失,而遥感时空融合技术为弥补这一缺陷提供了重要途径。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为研究区,根据改进后的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模拟生成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影像,评价模拟遥感影像的数值精度,进而分析了升金湖湿地的生态水文结构。结果表明: ① ESTARFM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不同水位下湖泊湿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融合影像与真实影像在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和0.91,且输入数据与融合数据的日期间隔越短,模拟精度越高;② 基于不同水体指数的水体提取效果表明,新型组合水体指数(NCWI)更适用于湖泊湿地的水体信息提取;③ 对升金湖湿地生态水文结构分析可知,湿地中心区、适宜活动区和非适宜区分别约占该湿地总面积的32.8%、12.1%和55.1%。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HRRS)的分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遥感数据集图像本身的语义特性,提出一种对数据集图像进行随机子图像提取并带有金字塔池化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输入图像的尺寸进行基于柯西分布的随机尺寸剪切,将这些尺寸不同但是标签相同的子图像送进带有SPP(空间金字塔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将子图像的预测类别众数作为最终分类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类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有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河谷型城市兰州为例,采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定量反演了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LST和NDVI 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引入多样性和聚集度指数,讨论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合下,LST和NDVI 的空间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LST和NDV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心城区LST表现出热岛效应,而NDVI则为低谷效应;土地利用斑块和类型两种尺度水平上LST和NDVI均具有明显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城市内部不同土地类型所产生的热环境效应不同;土地利用多样性越丰富、聚集度越小的区域,其温度对地表植被覆盖的敏感性越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IP 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却给互联网上主机之间的通信带来了障碍,使得传统远程控制技术受到限制。文章围绕 P2P 穿越 NAT 设备并实现远程控制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主流的 NAT 穿越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套远程控制方案,然后使用 JAVA 语言对该方案予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多波段光谱特征,提高水边线的提取精度,提出了基于核主元分析(KPCA)光谱特征约束的水边线提取模型。利用KPCA变换提取水体样本的光谱特征,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特征空间中水体光谱特征概率密度函数的特征参数,进而构建水体的光谱特征项。以测地线活动轮廓(GAC)模型为基础,建立图像数据项。结合光谱特征项和图像数据项建立水边线提取模型。在Landsat TM数据集上进行的水边线提取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GAC模型和基于距离正则化的水平集方法(DRLSE)相比较,该算法提取的水边线,在保证一定运行速度的情况下,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