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宇宙线并采用新设计的前置放大器测试了一个BESIII漂移室模型在He/C3H8(60/40)下的性能.模型在2200V工作高压下空间分辨达到100μm.这表明了BESIII漂移室的物理设计能满足其对空间分辨的要求,前置放大器的设计是成功的.为进一步检验BESIII漂移室物理设计需要对模型进行束流测试.  相似文献   

2.
以BESⅢ上开发的主漂移室模拟软件为基础,仔细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规范、有效的主漂移室模拟真实化调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对主漂移室响应机制以及真实数据中探测器工作状态的深入理解,建立恰当的参数化模型,通过调试丝击中效率及丝空间分辨,实现主漂移室模拟真实化。论文介绍了BESⅢ主漂移室模拟真实化调试的原理、利用真实数据进行调试的过程以及调试的性能表现。采用这套调试方法,通过调试丝击中效率和空间分辨可以获得恰当的探测器模拟输入参数,使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径迹重建效率的差异达到1%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BESⅢ漂移室电子学中时间测量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时间分辨、微分非线性及积分非线性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BESⅢ小单元漂移室模型实验数据获取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应用于BESⅢ小单元漂移室模型实验的数据获取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间和电荷分辨。时间和电荷线性,其中时间分辨约0.3ns.电荷分辨约4fC。  相似文献   

5.
介绍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和C++语言开发的BESⅢ主漂移室模拟真实化调试软件.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在线获取的实验数据对蒙特卡罗模拟产生的数据进行调试,获得模拟需要的输人参数,使得模拟数据关键物理量的分布与实验数据相一致.详细介绍了模拟真实化调试软件框架、丝效率和空间丝分辨调试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利用BESⅢ取得的真实数据对软件性能进行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报道BESⅢ漂移室全长模型的研制及电子学系统的调试,通过宇宙线实验对BESⅢ漂移室全长模型和电子学读出系统进行了检验.模型工作稳定,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宇宙线测试是北京谱仪BESⅢ漂移室建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测试联合BESⅢ电子学、数据获取、触发判选等系统共同进行.BESⅢ数据获取系统在数据获取期间需要实时监测事例数据,其中单事例显示是在线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宇宙线测试系统单事例显示中事例径迹击中的空间位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开发了漂移室径迹拟合算法.在软件中仔细处理多次散射、能量损失等物质效应,处理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考虑重力下垂、单丝空间分辨和其他刻度因素.描述了漂移室径迹拟合软件包的设计实现、主要算法,并用模拟样本对算法及其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能进行的研究表明,拟合结果的各种分布是合理的,本软件对径迹参数、误差矩阵以及动量分辨率都有所改善,对低动量的强子径迹更为明显,从而对BESⅢ物理结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谱仪Ⅲ(BESⅢ)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BEPCⅡ)上用于τ-粲物理研究的大型通用磁谱仪。BESⅢ实验数据经过离线处理系统重建后才能用于物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了BESⅢ分布式离线数据处理。基于DIANE软件,建立了一个分布式系统用于数据的事例级分布式处理。该系统在漂移室刻度的应用表明,性能能够满足BESⅢ实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BESⅢ漂移室的高压供电系统,分别阐述了漂移室信号丝高压的确定方法,高压供给电源,高压分配方案,高压板的设计,高压控制程序等.  相似文献   

11.
12.
加速器驱动洁净能系统中的燃耗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次临界反应堆内核素的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DS具有嬗变长寿命核废物的能力。从快堆和热堆的比较可知,ADS的快堆具有输出功率大、长寿命超铀放射性废物的累积水平低、裂变产物对反应堆反应性和能量增益影响小等优点。这些优点在利用U-P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中十分明显。对于利用Th-U燃料循环的次临界堆,热堆和快堆都是可以工作的;而对于U-Pu燃料循环的系统,快堆则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roblem of the iodine method of purification of zircon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k and k' for the reactions Zr+2I2–ZrI4=0 and 2I–I2=0, which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mount of iodine or zirconium liberate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zirconium tetraiodide on a heated surface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equilibrium.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etraiodide was carried out at 900–1600C on a tungsten filamen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filament and vessel walls was neglected.The dependence of the sum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iodine pressures on zirconium tetraiodide pressure was determined at 1430C, and on temperature for 50 mm Hg. The values of kk'2 35 (mm Hg)3 at 1430C and k0.07 mm Hg at 400C, found from the results, differ substantially from known thermodynamic data, but giv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authors' formula [1]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iodide process of zirconium 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