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系统分析漳卫南运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建立漳卫南运河"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严格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和水功能区管理,强化水量统一调度,全面提升漳卫南运河水资源配置、调度、监控和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是一项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按照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是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以下简称漳卫南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漳卫南运河具有完善的工程和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从行政管理上进行强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监督、监测重要作用是漳卫南局履行河流代言人和河流管理职责的需要,也是保护和恢复漳卫南运河良好生态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按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漳卫南局组织编制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以来,漳卫南局规范管理,勇于创新,在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提升了漳卫南运河水资源配置、调度、监控和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4.
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武 《海河水利》2003,(6):9-10,16
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作为海河南系最大的一条排洪人海河道,漳卫南运河经过40年来的治理发生了巨大变化,排洪入海能力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13倍,抗洪能力也显著加强。同时,漳卫南运河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形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生态恢复成为漳卫南运河治理的核心问题。在新的世纪,要按国务院的指示,加大漳卫南运河防洪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沿河防洪安全;对新问题找出对策,实现“真实”节水,加快调水,控制污染,还漳卫南运河一片清水,再创漳卫南运河辉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标志着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目前,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沿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漳卫南运河流域迫切需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此,漳卫南运河管理局要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重心,促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山东省德州市单一依靠黄河水的现状,充分挖潜、有效提高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全市蓄水总量,文章基于对德州市漳卫南运河水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漳卫南运河水利用存在的境内蓄引提工程效益低下、水量年际变化大、水质不稳定、无计划不规范用水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蓄引提工程建设、建立水源利用长效机制、实施分期引调水工程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规划(2016—2018年),漳卫南局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技术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管理重要指标的可监测、可监控、可考核为目标,充分整合漳卫南局水资源信息化资源,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建设和完善漳卫南运河取水口、入河排污口和重要断面的监测站网,建设覆盖干流主要控制断面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立漳卫南运河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高水资源监控和管理能力,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漳卫南运河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漳卫南运河正面临断流加重、多种污染物严重超标、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纠纷频发、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等多种问题.分析了漳卫南运河水管部门存在的管理漏洞.认为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机制缺陷制约着漳卫南运河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经济、技术、法制各方面对漳卫南运河进行统一管理.最后,着重论述了漳卫南运河近期需要进行的重点工作: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农业面源及养殖业污染治理、洪水资源化、饮水工程建设、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和建立节水机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实际,分析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提出节水及强化水资源管理措施,推动流域节水工作,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沿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资源严重匮乏、老问题和新矛盾交织、水资源管理形势更加复杂的局面,提出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漳卫南局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实施方案》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监测能力,推进漳卫南运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全面提升局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96.8"洪水后,国家防办和海委加大了漳卫南运河防洪工程的建设力度,从1997~2008年,以度汛应急项目形式即安排资金近1.4亿元,明显改善了漳卫南运河的防洪工程面貌,提高了河系防洪能力和全局的防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漳卫新河从四女寺起至大口河止,长255km,是承泄漳卫南运河水系洪涝水的入海通道。经多年运用,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已老化失修,河道和河口淤积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行洪和排涝能力,给沿河两岸的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1996年8月,漳卫南运河发生较大洪水,两岸堤防和穿堤涵闸出现严重险情。为恢复河道行洪和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漳卫南运河水系水文站网功能分析和评价,综合漳卫南局水文站网现状和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根据建设漳卫南运河科学发展五大支撑系统需要,提出漳卫南局水文站网规划方案,为漳卫南运河水文站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漳卫南运河位于海河流域南部,是流域机构直管的重要省际河流,水环境恶化严重,实施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非常必要。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对漳卫南运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了复核,并根据2015年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结果,提出了漳卫南运河纳污总量控制方案,可为漳卫南运河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漳卫南运河洪水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漳卫南运河为对象,分析了洪水资源利用的前提条件、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漳卫南运河洪水资源利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伟  陈太文  谭杰 《海河水利》2013,(5):19-20,24
南运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主要行洪尾闾河道之一,历史上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目前在防洪、航运、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治理。全面介绍了南运河具有的防洪、输水、生态、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深入分析了南运河存在的行洪能力偏低、工程老化失修、生态环境恶化、航运功能丧失、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加强南运河综合治理,在保障防洪安全、满足输水要求、突出水资源保护、注重生态修复、传承运河文化、强化河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的“96·8”大水和长江1998年大水 ,给每一条河流的防洪 ,敲响了警钟。根据我们对漳卫南运河一些防洪工程、水管人员、沿河及滞洪区群众的调查走访 ,发现漳卫南运河水系的防洪形势不容乐观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漳卫南运河严峻的防汛形势1、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漳卫南运河流域上游地处太行山迎风坡 ,暴雨区及降雨的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暖湿气流 ,受太行山脉阻挡抬升 ,山前常是暴雨中心出现的地区。这一带地形陡峻 ,源短流急 ,滞蓄能力低 ,极易形成较大洪水。较大洪水年份的暴雨 ,都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漳卫南运河是晋、豫、冀、鲁四省边界河道,水污染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呈逐步加剧趋势。目前,除漳河干流及岳城水库为Ⅱ~Ⅲ类水体、水质较好外,卫河、共渠、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均为劣Ⅴ类水质,对沿河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危及沿河群众的健康,并造成了渤海的污染。边界河道治污难度很大,应从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治污法规体系、实行水质检测成果信息共享、依法治污、采取相应工程措施等多种途径,促使各地调整工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落实治污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根本解决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流域水安全的迫切要求,漳卫南局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意识,全面加强河道管理,构建河系管护长效机制,发挥河长制关键作用,提升流域综合管理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确保漳卫南运河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德州处是海委漳卫南局的一个河道管理单位,管辖德州地区境内南运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堤防388km和恩县洼分洪退水闸。管理处有职工150人,9个管理段分设在沿河的8个县市。还管理49个护堤队821名护堤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