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针对GB 4789.10-2010中Baird-Parker平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低,选择性弱等问题,文章引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进行补充和改进,结果显示显色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典型,颜色特异,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定量比对结果显示Baird-Parker平板与显色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值无显著性差异,将显色平板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两种方法,寻找再现性较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采用Baird-Parker琼脂倾注法与涂布法,对含一定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液、加菌样液进行计数,通过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哪一种稳定性、重复性更好。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利用Baird-Parker琼脂倾注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再现性好。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采用Baird-Parker琼脂倾注法,更加简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国家标准GB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冷冻肉及肉制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受背景杂菌干扰严重,产生大量假阴性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偏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改进国标方法,使用质量分数10%氯化钠肉汤进行增菌,增菌后划线于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挑取疑似菌落在含有质量分数4%琼脂和体积分数2%乙醇的胰蛋白酶大豆琼脂上进行分离纯化,再进行验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由2.61%提至19.98%。通过该改进方法可有效避免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个厂家产品的性能评测,寻找最适宜的即用型Baird-Parker琼脂平板。方法对3个厂家的Baird-Parker琼脂平板分别进行产品外观、质量控制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特征性反应和菌落计数5个方面的比较,选择适合实验室的产品。结果 3个厂家的Baird-Parke琼脂平板均符合GB4789.28-2013的质控要求,但A厂家产品不稳定首先排除,B和C厂家产品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外观和菌落大小方面,综合考虑实验室最终选择B厂家产品供日常检验使用。结论不同厂家的培养基产品存在差异,运输过程中保存条件的变化也会导致产品性能方面发生变化,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显色培养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定量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食品样本分离菌株: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其他葡萄球菌,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分别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进行培养试验,并用国标法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结果进行确证鉴定。结果 试验定性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色培养基上呈紫红色,30株其他葡萄球菌呈蓝色或乳白色,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蓝绿色、表皮葡萄球菌呈乳白色、其余3株不生长,可在直观上对几种食品中常见葡萄球菌进行有效区别,而且目标菌在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上计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确证结果显示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果与GB 4789.10-2016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显色培养基能快速锁定疑似目标菌落,为溯源调查指明方向,定量计数直观有效,配合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更提高了对目标菌的鉴定效率,更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检测乳及乳制品菌落总数,为达到菌落在培养基中清晰可辨,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中添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以灭菌乳、发酵乳、冰淇淋为样品基质,分别加入适当菌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工作菌悬液,制备适当浓度的TTC平板计数琼脂,同时以不添加TTC的平板计数琼脂作为对照,对同一样品进行菌落计数并同国标方法结果进行对比。TTC平板计数琼脂终浓度在0.001%~0.002%时能够使菌落显色,且与不添加TTC的对照组对比结果一致。在检测成分复杂的乳及乳制品样品时添加适宜浓度的TTC,有助于菌落的辨认,能够提高检验人员菌落计数的准确性,可用于检测乳及乳制品中菌落总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被抑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遗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检验措施。方法通过对127株不同来源的金葡菌和8株金葡菌标准菌株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进行测试,筛选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被抑制的金葡菌,并对菌株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检测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中的抑菌成分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3株分离自北京猪肉馅中的菌株和金葡菌标准菌株(CMCC 26112)在Baird-Parker琼脂上生长率低于万分之一,Baird-Parker琼脂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12.0 g/L)可明显抑制这4株金葡菌的生长,而六水合氯化锂(5.0 g/L)、丙酮酸钠(10.0 g/L)和卵黄亚碲酸钾(50 ml)的添加对这4株金葡菌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这4株菌在高盐甘露醇琼脂和科马嘉显色平板上的生长率均高于60%;脉冲场电泳(PFGE)分析发现,北京来源的3株金葡菌为同一PFGE型别,与标准菌株(CMCC 26112)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为保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 GB 4789.10—2010对不同金葡菌计数的覆盖性,计数检验过程中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葡菌选择性平板。  相似文献   

8.
采用Baird-Parker(BP)平板计数法、显色培养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验证的两个样品进行定量检测,考核样品16-K717、16-Y374的菌落数分别为173 000、86 CFU/mL。试验结果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给予评价,Z值分别为0.68、0.38,都取得了满意结果。结果表明显色培养法比Baird-Parker更适合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使用Baird-Parker平板、RPF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平板及3M PerifilmTM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浓度范围在103~104 CFU/m L,3M测试片、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RPF平板与BP平板结果相当。在实际检测中,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辅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和3M Petrifilm~(TM)测试片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优缺点。方法采用GB 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N/T 1895-2007《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计数法Petrifilm~(TM)测试片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高浓度菌液(102 CFU/mL)时,国标法和测试片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差异,测试片法计数较困难,国标法检测结果值更准确,但测试片法在简便性、检测时间等方面都优于Baird-Parker法。结论对不同样品进行检测时应注意根据实际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筛选出能够快速准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方法 利用国标法、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PCR鉴定等4种方法对酱卤肉制品中分离出的典型菌落进行鉴定。结果 国标法检测结果显示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血平板上有明显的透明溶血圈且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为阳性,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判定标准。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中不吻合的典型生化谱仅有1项(dMAL),判定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8%概率),为极好的鉴定。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及以邻接法构建的进化树均显示典型菌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耐热核酸酶基因(nuc)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单一的清晰条带,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4种方法均能准确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耗时都比较长,通过改进实验方法,缩短DNA提取时间,PCR鉴定将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使用快速测试片法和国标法对脱盐乳清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计数比对,对比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对脱盐乳清粉的本底试验确定,Baird-Parker平板和快速测试片在10?1的稀释度下均无菌落生长,菌落数均小于10 CFU/g,表明本实验中选用的脱盐乳清粉不对标准菌株的添加量产生影响。此外,对选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进行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脱盐乳清粉不会对本实验选取的标准菌株生长产生抑制。在此基础上,对18个经人工污染的(加入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脱盐乳清粉分别进行了快速测试片法和国标法的计数对比,重复性试验中重复性限在r≤0.25的偏差范围内,结果符合ISO 4833-1:2013对于重复性偏差的要求;经t检验验证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快速测试片法可快速、准确、有效地应用于脱盐乳清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餐饮环节采集的一份鸡排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时,发现一株血浆凝固酶试验异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分离、鉴定、分析和总结,避免因不典型菌株的漏检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 采用国标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时间延长至24h,同时用生化鉴定法和BAX System Q7快速检测法进行互相验证。结果 国标法凝固酶试验6h不凝固,12h出现部分凝固,24h完全凝固,生化鉴定法和BAX System Q7快速检测法结果都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过程中,选择性平板上菌落典型,而凝固酶试验异常的情况,应延长试验时间并用其他方法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t检验法分析3种不同培养基和1种测试片检测水溶性化妆品中菌落总数结果。方法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使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TTC营养琼脂、平板计数琼脂方法进行样品菌落总数检测,然后使用Petrifilm TM菌落测试片检测样品。运用配对t检验法评价4种不同方法对水溶性化妆品中菌落总数计数结果一致性的影响。结果在10~2、10~3 CFU/m L 2种不同浓度,平板计数琼脂法结果波动性最大,无法抑制菌落蔓延,而TTC营养琼脂和菌落测试片相对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具有抑制菌落蔓延生长、提高计数结果准确性的作用。结论在一定浓度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培养基检测水溶性化妆品中菌落总数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制作一系列浓度梯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菌液,采用检测试纸法、Baird-Parker平板国家标准法和PCR法三种方法模拟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通过结果分析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食品能力验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的相关因素。根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二法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平板计数进行测定,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 025 CFU/mL,重复检测带来的不确定度在评定中贡献较大占主导地位。此评定方法适用于检测条件相近的实验室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评估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方法 按GB 4789.10—2010方法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按JJG 196—2006对菌落平板计数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72×lgT(T-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k=2。结论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更为准确地评价食品质量,确保出厂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螺旋平板法和国标方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培养菌悬液以及食品、化妆品样品161份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国标法培养48h后进行手工计数,螺旋平板法自动接种培养48h后进行仪器自动计数,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螺旋平板法适用于菌悬液计数及食品和化妆品菌落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霉菌计数方法对雪茄烟的适用性, 采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SYMPHONY Agar快速显色培养基对13种雪茄烟进行霉菌计数, 评价3种培养基在不同接种方式条件下雪茄烟中霉菌计数结果的一致性, 并对各霉菌计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同种接种方式条件下, 3种培养基的霉菌计数结果的一致性较好;②相同培养基条件下, 平板涂布法操作更简便, 菌落分布均匀, 典型菌落更易判读;③3种霉菌计数培养基相比, SYMPHONY Agar快速显色培养基培养周期短, 霉菌典型菌落大小均匀, 更容易计数。因此, SYMPHONY Agar快速显色培养基和平板涂布法接种方式更适合于雪茄烟中的霉菌计数。   相似文献   

20.
检测化妆品菌落总数时,为使菌落在培养基中清晰可辨,允许在卵磷脂、吐温80一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添加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以下简称TTC)。文章以护手霜为样品基质,分别加入适当菌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酵母工作菌悬液,制备5mg/100mL浓度的TTC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同时以不添加TTC卵磷脂、吐温80一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验证,以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对照,对菌落计数结果进行对比。结论:添加了5mg/100mLTTC的培养基用于化妆品菌落总数检测时对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在日常检测过程中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