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纳制造技术,熔体直写电纺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有序的纤维沉积是该领域应用的前提条件。对于支架成型精度的探究,本文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采用自行设计的熔体电纺三维可控成型设备进行实验,考察了纤维间距对二维并行纤维沉积形貌及成型精度的影响,以及纺丝电压和网格大小对三维网格结构形貌及精度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行纤维设定距离的增大,纤维的沉积误差减小,并最终趋于平稳。对于三维网格结构,随电压的增加,最大沉积层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纺丝电压为6kV时达到最大沉积层数15层。成型精度误差先减小后增大,当纺丝电压为7kV时,精度最高误差小于5%。随设定网格边长的增大,沉积层数不断增大。成型精度逐渐提高,当网格边长大于等于1.5mm时,沉积误差趋于稳定,并维持在5%左右。  相似文献   

2.
程礼盛  李轶  雷文龙  阎华  杨卫民  李好义 《化工进展》2018,37(11):4358-4363
目前聚合物熔体电纺技术制备的纤维大多以杂乱无序的无纺布形式存在,限制了电纺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以及机器人等需要有序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将熔体电纺技术与三维运动平台相结合,采用自主设计的熔体电纺可控成型实验装置,对聚己内酯(PCL)进行熔体直写静电纺丝,获得了有序纤维。研究了喷头移动速度、接收距离和纺丝电压对熔体直写电纺纤维沉积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着喷头移速、接收距离和纺丝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接收距离的改变对直径的影响最为显著;接收距离的增大虽然有利于纤维的细化,但是距离过大会使纤维沉积的有序性变差;当射流下落速度与喷头移动速度相匹配时,射流才能实现有序沉积;增大接收距离和纺丝电压会引起射流鞭动,需要相应地增大喷头移动速度才能实现有序沉积。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3)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静电纺丝法工艺过程对聚己内酯纤维直径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注射泵进料速率三个因素对于纤维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是影响纤维直径最主要的因素,次要影响因素是纺丝电压、进料速率。同时成功制备了纤维直径分别为0.35±0.09μm,0.95±0.09μm,6.48±0.50μm的聚己内酯纤维支架,可作为基底模板,用于研究同种材料不同直径的纤维支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聚己内酯(PCL)/冰乙酸(GAC)溶液体系中加入低毒低挥发性溶剂碳酸乙烯酯(EC),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EC浓度对制得的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PCL质量分数为20%,EC体积分数从0%变化到9%时,纳米纤维数量增加,平均直径逐渐变小;当EC体积分数从9%变化到15%时,微米纤维或珠串状纤维数量开始增加,平均直径逐渐变大。对比研究了EC体积分数为9%的溶液与未加EC的溶液的纺丝稳定性,同时对比研究了由这两种溶剂分别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和微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CL/GAC/EC溶液体系黏度可在24h内保持稳定,满足连续电纺要求;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纤维膜结晶构型一致,只是结晶度和晶粒大小有所区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EC对PCL的化学结构没有影响;与微米纤维膜相比,纳米纤维膜的比表面积提高了362.6%,平均孔直径有所减小,接触角有所增大;纳米纤维膜的拉伸断裂应力稍大但断裂应变明显小于微米纤维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聚乳酸的预聚物和聚己内酯二元醇为原料,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的多嵌段共聚物。对所制备材料的力学性能、亲水性、生物降解性进行了测试。利用该嵌段共聚物进行静电纺丝,成功制备出适合成纤维细胞生长的超细三维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刘淑琼  肖秀峰  刘榕芳  钟章裕  焦简金 《化工进展》2011,30(5):1059-1064,1119
以二氧六环/水为溶剂体系采用相分离方法首次成功制备了高孔隙率、具有纳米纤维状结构的聚己内酯(PCL)支架,并且支架是以球体为结构单元的基体。文中主要探讨了陈化温度和溶剂比例对于球状纳米纤维结构支架形成的影响,太低(-40 ℃)或太高的陈化温度(≥8 ℃)均不利于PCL纳米纤维结构的出现,只有适宜的实验温度才可以得到纳米纤维球状基体。同样,非溶剂比例越大越不利于纳米纤维球状基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欧洲最大的过氧化氢生产商S0lvnyInterox公司采用87%的过氧化氢将醋酸转化成过氧醋酸,水相过氧醋酸再与环已烷反应,得到高纯度的己内酯单体。副产物醋酸循环使用。采用小分子多元醇起始剂将己内酯聚合,制得聚己内酯多元醇。由于粘度及反应釜搅拌能力的限制,聚己内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极限为8000。聚己内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分布较窄,酸值非常低,粘度低,易于操作,反应性均匀,制成的聚氨酯制品具有优异的耐水解性、优异的撕裂强度、非常好的低温物性、较宽工作温度范围。它用于高性能聚氨酯制品,能够与聚四氢映哺醚二醇(PFM…  相似文献   

8.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组织工程所需的纳米纤维及材料,在实验中主要研究了基本的工艺参数对所获纤维直径的影响。纤维或非织造膜由两种溶剂系统所制备:氯仿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剂及含少量(约40μg)嘧啶的乙酸溶液。为了研究聚合物浓度、DMF含量、施加电压、极距、溶剂系统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溶液黏度仪、溶液电导率测试仪等。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上升,纤维的直径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溶液中DMF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不断减小;电压对纤维直径无明显的影响;极距需适中,过大过小都会产生珠状纤维;含少量嘧啶(40μg的乙酸溶剂所获得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比由氯仿和DMF的混合溶剂所获得的PCL纳米纤维更加细而均匀。  相似文献   

9.
10.
11.
聚己内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己内酯(PCL)的改性目的,综述了PCL的改性方法,包括将PCL与聚合物共混或共聚、在PCL中填充无机粒子或纤维,以及PCL的成纤改性和表面改性等,并指出了PCL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Solvay公司最近推向市场一种新产品,牌号为CAPA 7203的聚己内酯多元醇,具有更高的耐水解性和耐高温性。CAPA 7203为聚己内酯和聚碳酸酯的嵌段共聚物,具备了聚己内酯和聚碳酸酯优良的耐水解特性,比聚碳酸酯具有更低的粘度和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利用椰枣纤维生产一些非结构部件,例如汽车保险杠和门内衬板。该团队成员还包括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这种生物复合材料以椰枣纤维和聚己内酯为原料复合而成,可降解、回收、再生,是一种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完全不同的生物复合材料。经过机械性能测试,椰枣纤维-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低速抗冲击性能与传统复合材料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2019,(1)
<正>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利用椰枣纤维生产一些非结构部件,例如汽车保险杠和门内衬板。该团队成员还包括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所INRA。这种生物复合材料是以椰枣纤维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octone, PCL)为原料复合而成,可降解、可回收、可再生,是一种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利用椰枣纤维生产一些非结构部件,例如汽车保险杠和门内衬板。该团队成员还包括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所INRA。这种生物复合材料是以椰枣纤维和聚己内酯为原  相似文献   

16.
以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聚合物-聚己内酯(PCL)为原料,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酰胺(DMF)为混合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尺寸的PCL纳米纤维,研究了不同的PCL溶液浓度和针头尺寸相关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微观形貌结构和尺寸分布的影响,同时对有序PCL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取“8字”型试件进行单根粗纤维拉拔试验,通过混合正交试验研究了纤维类型、纤维直径、纤维埋置长度及砂浆基体水胶比对纤维-砂浆界面黏结强度显著性优先次序,以及纤维与砂浆间最佳组合的影响。同时得到了纤维最大拔出荷载及荷载-滑移曲线,系统分析了纤维与水泥砂浆的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径为0.6 mm、埋置长度为20 mm的聚丙烯粗纤维,水胶比为0.51的砂浆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最大,其中平均黏结强度为7.71 MPa,等效黏结强度达到13.25 MPa。直径为0.6 mm、埋置长度为10 mm的聚乙烯醇(PVA)纤维,水胶比为0.41的砂浆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次之。四种因素对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优先次序为纤维种类、纤维直径、砂浆水胶比、纤维埋置长度,其中纤维种类对界面平均黏结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纤维直径对界面等效黏结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选用聚己内酯作为载体材料、5-氟尿嘧啶作为承载药物,研究了静电纺丝过程中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及收集距离对纤维直径的影响,对制备的聚己内酯载药纤维膜进行元素检测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验证了聚己内酯载药纤维膜药物控释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液的浓度和收集距离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随着纺丝电压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李  张彪 《安徽化工》2018,44(2):61-66
首次将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用于电纺防粘连膜的研究。通过对电纺条件的考查,发现在10k V电压、10%浓度、1m L/h注射速度下得到的电纺膜形貌最好,且纤维直径相对较细。聚(L-丙交酯-co-ε-己内酯)电纺膜尺寸稳定性良好,收缩率仅为2%。电纺膜拉伸强度约为4MPa,断裂伸长率约为300%。经过14周的体外降解,电纺膜吸水率达到25%左右,质量损失约为1.3%,特性黏度从3.5 d L/g下降到0.5 d L/g;然而电纺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保持了近8周时间,在第10周之后降幅明显。负载替硝唑药物的电纺膜24h内释放了80%的药物,展现了"突释"的药物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甲一 《粘接》2003,24(6):47-47
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近年来有了较多的改进 ,其品种较多 ,归纳如下 :(1)耐低温性能的改进 聚氨酯粘合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 ,这主要是指聚醚型为原料制备的粘合剂 ,而聚酯型聚氨酯粘合剂耐低温性能则较差。采用聚ε己内酯制备的粘合剂 ,耐低温性能也有所改善。在制备中 ,添加扩链剂可使聚氨酯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这就促使了粘合剂低温性能的改进。但因聚氨酯结构中交联密度太大 ,会使粘合剂的低温性能降低 ,因此 ,在采用分子链段较长的交联剂 ,以及具有位阻基团的交联剂之后 ,防止歧化交联过大 ,也改进了粘合剂的耐低温性能。(2 )耐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