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底泥的疏浚和干化处理,是河道、坑塘生态治理的核心。通过分析比较北方地区目前常用河道、坑塘污染底泥清淤方案和处理工艺,为类似河道、坑塘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的外源输入,河道底泥中大量的污染物质积累,其主要的污染物有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营养元素等。底泥作为二次污染源,严重地影响了水体环境。目前底泥的治理主要有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结合龙岗河自身的特点,对其采用了异位修复技术。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疏浚底泥的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河道底泥的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底泥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泥污染直接影响河道自净能力和水体水质。采用"消毒剂+微生物制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对千灯样板区河道污染进行治理试验,探讨适合千灯河道底质污染的修复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低成本、无额外运行费用,底泥污染处理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道底泥的修复是解决水环境内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为分析当下国内外底泥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章检索了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数据库内相关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VOS 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综合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密度图,用以可视化分析河道底泥的历史研究进程、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22年间全球该领域内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由最初的环境污染影响方面过渡到底泥处理修复技术的创新,再到如何从机理层面出发减少底泥污染的产生。同时,基于研究热点系统归纳了现行多种底泥修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做出了对底泥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以期对底泥修复技术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底泥污染治理是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底泥中的主要污染物,阐述了原位、异位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同时考虑到底泥富含有用成分,对国内外各种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底泥内源污染已成为改善黑臭水体水质的关键,直接影响河道治理效果。为了从根本上治理黑臭水体,必须控制河道底泥污染,防止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异地处理技术(如疏浚底泥)应用较广,但存在工程量大、治理费用较高、处置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底泥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而底泥原位治理技术具有治理费用低,对河道水体二次污染和河道治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底泥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处理现状,介绍了原位覆盖处理、化学处理以及生物修复3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治理方法的机理和修复效果,以期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北方缺水,水源短缺,人工湖清淤及底泥处理成为新一轮河道治理中的一个现实问题。结合淄博市临淄区太公湖清淤工程,对湖区生态清淤、底泥处理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其他地方的人工湖清淤、底泥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河湖底泥处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深圳市河湖及近海淤泥、处理和处置的外部环境条件出发,研究了深圳市河道底泥可采取的处理、处置方案。详细讨论了深圳市河道淤泥福永处理场的技术方案,明确了福永淤泥处理场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底泥中污染物质会重新释放,严重威胁上覆水体的水质,开展河道底泥处置工作,是保障生态河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处置方式难以实现生态环保,底泥中的有益成分无法有效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底泥处置现状,系统梳理了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适用于底泥再利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底泥资源化处理的展望及建议,可为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湖泊水库泥沙流动率较低,容易形成底泥淤积,由此造成污染物与淤泥并存。目前,一般采用航道疏浚技术对河道淤积进行处理,但是航道疏浚技术对河道底部淤泥扰动较大,导致河底淤积悬浮,污染物重新回到水底。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钝化剂对污染物的作用机理,讨论了添加钝化剂对底泥COD污染物释放量、TN释放量和TP释放量的影响,最后对钝化剂用量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卧螺离心机在城镇河道底泥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河道清淤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对清淤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更加关注。黑臭河道底泥在处理固化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扬尘、噪音等问题,是城镇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要解决的。卧螺离心机在底泥处理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城镇河道底泥的脱水干化问题,使底泥处理实现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脱水干化完的底泥最终外运,根据底泥的污染程度选择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置,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是根据底泥污染程度,确定底泥清除范围,对底泥进行填埋处理,排泥场采用底部处理、渗沥水收集、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将底泥渗沥水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底泥固化后建成城市景观绿地。这种底泥处理方法不仅确保了里运河河道调水水质要求,也有效地防止底泥的二次污染,因此,此法可供类似城市河道清淤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惠州市金山湖内源治理案例,探析了河道湿式清淤和淤泥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湿式清淤结合底泥处理利用的生态施工工艺,可进一步促进传统河道治理向生态河道治理的方向拓展。是目前城市水环境整治中内源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原位投加氧化剂去除河道污染底泥黑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河道底泥硫化物和有机污染严重的特点,以对深圳某河道污染底泥的处理为研究对象,考察原位投加硝酸盐及其与两种辅助氧化剂联合投加去除污染底泥黑臭的效果。结果表明,投加硝酸盐及硝酸盐与辅助氧化剂A联合投加均能有效去除污染底泥黑臭。硝酸盐与辅助氧化剂A联合投加对底泥总有机碳降解效果更佳,底泥硝酸盐残留量也更高,除臭效果更持久,能有效处理污染底泥,可为城市河道污染底泥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疏浚底泥的处理是河道疏浚工作的重点,底泥处理时需注重因地制宜的处理原则。以温岭市九龙汇滞洪区一期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底泥的适用性、适用范围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并进行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6.
《人民长江》2021,52(7)
为探明再生水补水对河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深圳市西乡河再生水补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道8处底泥样品理化指标的基础上,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河道再生水补水后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特征以及对环境因子所产生的影响,并借助冗余分析方法分析河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西乡河中下游底泥含有多种污染物,且中游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河道底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补水口附近底泥的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河道底泥中优势菌主要有硫杆菌(Thiobacillus)、拟杆菌(Bacteroides)、脱硫菌属(Desulfatiglans、Desulfococcus、Desulfuromonas)、脱磷菌属(Desulfomicrobicum)以及反硝化菌属(Dechloromonas、Ferritrophicum),占克隆文库的70%以上;再生水中的氮、磷、有机物和Cu和Fe重金属等物质对补水口附近的底泥反硝化菌属和脱硫菌属的多样性及其丰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距离较远的珠江口底泥微生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对河道底泥进行生态处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结团絮凝方式,对河道底泥生态清淤方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结团絮凝药剂投放量控制在2.9%~5.1%之间,底泥生态清淤效果显著.底泥的污泥比阻和其含水率呈现负相关变化,结团絮凝方式适合于中小河流河道底泥的生态清淤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污染河道底泥处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海市工业区桃浦河、走马塘、龙珠江三条河流是三条“黑水河”,通过对桃浦河污染河道水质和河道底泥污染程度进行测试分析,提出了污染河道底泥处理的研究成果,即工业化快速脱水处理和排水板脱水处理河道底泥的工艺技术方案.工业化快速脱水法包括真空抽滤脱水和滚筒脱水工艺流程.真空抽滤脱水工艺由配药、污泥凝聚反应、真空抽滤脱水三部分组成.滚筒脱水机工艺由配药、污泥凝聚反应、滚筒脱水机三部分组成.排水板脱水工艺包括排水板脱水工艺流程和凝聚后排水板脱水工艺流程.河道污泥排水管法脱水工艺方案包括排水管脱水工艺流程和凝聚后排水管脱水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结合动态试验方式分析结团絮凝技术在河道底泥生态清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结团絮凝技术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可进行河道底泥固液快速、高效分离,基于该技术,可形成以水下抽吸-结团絮凝浓缩-脱水为一体的生态清淤工艺,适用于城市中小型河道底泥的生态清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底泥疏浚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染水体治理,河道底泥的处置成为一大难题,而利用底泥制备陶粒是当前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向.以两段河道的疏浚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原料配比、钢渣添加量、大理石粉添加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通过L16(44)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底泥基陶粒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底泥基陶粒最优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