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入湖河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河道呈现出氮磷营养盐春季含量较高的特点;氨氮、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比2007年分别下降78.7%、47.9%和34.8%;总磷年均质量浓度2015年后有较大幅度下降,2015—2019年均值比2007—2014年均值下降45.3%;阳澄西湖主要入湖河道中,水质较差的是蠡塘河和白荡,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及总氮。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4,(7):80-83
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梯级泵站提水的最后一级调蓄湖泊,其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借助于地表水建模系统软件SMS,根据东平湖的地形、植被覆盖和调水流向等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二维水流水质模型,模拟了20种工况下湖区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大汶河入湖流量和CODCr浓度越大,调水出湖口CODCr浓度越高,大汶河入湖口污染混合区范围就越大;当大汶河入湖流量小于5m3/s、CODCr浓度小于27mg/L时,调水出湖口CODCr可以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当大汶河入湖流量小于10m3/s、CODCr浓度小于23mg/L时,调水出湖口CODCr可以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洱海湖区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为主要水化学指标,对湖区布设的4个站点进行雨水监测;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释了洱海湿沉降污染物浓度和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湿沉降直接入湖污染负荷量,并评估了其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递减,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9%~96%;(2)降水中总氮浓度均值为(1.180±0.682) mg/L,总磷浓度均值为(0.072±0.021) mg/L,降水总氮、总磷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浓度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3)总氮、总磷湿沉降通量7月份最大、5月份最小,沉降通量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输入量约为183.32 t,总磷约为11.19 t,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入湖负荷占入湖河道年输入的20.01%,总磷占15.22%。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氮、磷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洞庭湖营养盐成分磷和氮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查明了各种途径入湖、出湖情况。结果表明:①入湖氮、磷总量分别为754940.93t/a和60178.7t/a,其中河道入湖与生活污染占的比例最大,二者占总量的95%以上;②每年滞留湖内的营养盐总磷量为7780.35t, 总氮量为107003.23t,总磷与总氮的滞留系数分别为12.93%和14.17%;③生活污染是湖泊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占入湖总磷量的57.55%和入湖总氮量的41.37%,洗衣粉排磷的贡献率也比较大。所以,防止洞庭湖的富营养化应把重点放在解决生活污染和禁止或限制使用含磷洗衣粉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9年10月26—28日太湖重污染区野外水文、水质同步监测数据,分析水量水质现状,建立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并计算不同污染控制方案下水质(总氮)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污染物排放方案及污染物总量达标控制方案不能完全控制入湖断面总氮,鉴于河流水质总氮因子没有明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必须在污染物总量达标控制方案基础上制定更严格的入湖控制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方案。水质功能区达标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入太湖控制断面总氮状况,基本实现河网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  相似文献   

6.
黄明雨 《人民长江》2022,53(1):61-66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阳澄湖西湖南部、中部和北部2016年8月-2017年7月营养状态及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澄湖西湖营养状态及营养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阳澄西湖整体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时间变化特征中,TSI和Chl.a呈春夏单峰型,但TN和NH_3—N呈冬季单峰型,TP夏、秋两季相对于冬、春两季浓度较高;虽然N、P营养盐与营养状态时间变化差异较大,但浓度均已不构成限制,在气温和光照适宜时,春夏季藻类繁殖旺盛;空间分布特征上,阳澄湖西湖区营养状态、Chl.a和N、P营养盐呈现研究区南部劣于中部和北部,南部的河道污染物量相比北部和中部大,需要加强南部入湖河流的监管,控制入湖河流的营养盐输入。  相似文献   

8.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其水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正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期改善其水环境。基于MIKE21构建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总氮和总磷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连通调度方案下大通湖的氮磷浓度变化,采用滞水区面积比例、浓度变化指数、换水率和水质浓度改善率,评估6个连通方案下大通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引水调度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大通湖水环境,当引水前期流量取30 m~3/s,出口水位控制在25.48 m时和引水后期流量保持为30 m~3/s不变,出口水位调整至25.88 m时,大通湖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改善类似湖泊水环境和提高引水调度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孟春红  赵冰 《人民长江》2007,38(8):26-27
根据2003年10月和2004年4月的三峡库区调查,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的流速、流量、水深都发生了变化,干流流速为0.13~0.24 m/s,远低于天然河道状态下2 m/s的平均流速;支流回水段流速普遍低于0.05 m/s,远低于天然状况下1~3 m/s的平均流速.总磷浓度为0.063~0.098 mg/L;总氮浓度为1.10~1.85 mg/L.从营养盐单因子考虑,国际上一般认为,当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分别达到0.02 mg/L和0.20 mg/L这一临界值时,水体就有可能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对三峡库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型水体为贫营养状态,过渡型水体为中营养状态,部分湖泊型水体为富营养状态,三峡水库存在着发生藻类异常繁殖的"水华"现象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赵智  丁建国 《治淮》2011,(12):78-7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湖泊、河流,导致湖泊、河道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为了解高邮湖水质情况,分析其成因,本文在收集了大量水文、水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文量质同步的优势条件,完成了高邮湖湖区水质、主要出入湖河道水质与水量状况的分析研究,对各条河道出入高邮湖污染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掌握了河道污染物通量分布变化情况,对湖泊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质目标可达的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状污染物入湖通量和湖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提出了基于水质目标可达的高、中、低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结合各类污染源削减潜力进行方案可达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方案可推荐作为入太湖湖体污染物削减方案,其中2015年CODMn、氨氮、总氮和总磷水质目标分别为4.5 mg/L、0.46 mg/L、2.2 mg/L、0.06 mg/L,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15.3%、13.3%、21.4%、29.1%。研究成果为太湖水环境管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现行再生水水质标准基础上,确定了再生水水质关键指标筛选原则,筛选了再生水水质关键指标。根据近几年我国东、南、西、北部典型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情况,分析了现行水质标准关键指标的适应性,得出结论:适应性较强的指标有pH值、悬浮物、BOD5、COD、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铁、锰等;指标限值较宽松的有色度、浊度、溶解氧等;指标限值较严格的有氨氮、总氮、总磷、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余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用户需求、安全供水、工艺发展趋势等因素,提出了规范现行水质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喀什噶尔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与水功能区现状,利用喀什噶尔河流域2020年8处水文观测站点和10个水质监测断面数据,选取了20项水质评价参数,利用全因子分析法对流域内地表水水质类别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流域内水功能区水质进行达标评价。结果表明:喀什噶尔河流域现状各河流各水期水质较好,均优于或符合Ⅲ类水质标准且无超标项目,非汛期水库按照总氮不参评和总氮分析,水库水质类别优于或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比率分别为75%和50%,流域内水功能区仅库山河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人工湿地建设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入湖河流和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湖滨湿地功能退化,南水北调工程要求2013年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为此山东省建设了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出水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改善了南四湖入湖河水水质,同时通过生态修复措施恢复了湖滨带湿地的生态功能,2009年当地政府规划了南四湖生态建设,为南四湖生态修复和水质恢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长荡湖水质变化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杰 《人民长江》2009,40(9):20-22
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1997~2007年11 a间,湖水水质由Ⅲ类变为劣Ⅴ类,已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长荡湖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作了分析评价:长荡湖现状水质为劣Ⅴ类,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长荡湖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质改善和保护对策:提高上游来水水质,控制污染物入湖量;调整围网养殖布局和规模;进行湖泊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乌梁素海芦苇对水体营养盐的净化作用,采集湖区南部湖水、底泥和芦苇样本,分析了其总氮、总磷的浓度、氮磷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由湖心向岸边流动过程中,总氮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湖水和芦苇中总磷含量相对平稳,底泥总磷持续增大;总氮浓度的变化范围是1.44~19.31 mg/L,总磷浓度变化范围0.024~0.057 mg/L,氮磷比远远大于16,乌梁素海处于氮过剩的富营养化状态;芦苇等挺水植物的生物量随着营养盐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对营养盐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通过合理的收割芦苇,可以促进乌梁素海氮磷的去除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水利》2012,(2):49
该研究成果在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分析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江苏省主要湖泊的自然特性和湖泊所处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充分考虑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评价了湖区及入湖河道的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已有的水量水质监测成果,分别提出了计算入湖水量、入湖污染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采样分析,研究骆马湖及其出入湖河道的水质现状、湖区底质营养盐含量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2011年骆马湖水质为地表水Ⅲ类,已接近富营养化水平,底栖生物资源较前几年有明显减少;骆马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为上游的中运河和沂河,其污染物贡献率达90%。指出提高区域污水处理率、降低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浓度是保护骆马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人民长江》2021,52(8)
在外流域引水为流域饮用水安全、湖泊健康水循环和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提供水源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滇池流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与湖泊水质演变失去了联系,但以水环境容量为核心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仍可以对入湖河流单元的点源、面源污染物总量的控制起指导作用,并通过水质浓度限值来实现对入湖河流水质目标的精细化管理。以滇池流域现有的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条件为背景,采用典型水文年过程重新核算了滇池的水环境容量,研究了入湖河流的水质目标浓度管控方案,确定了入湖河流的生态环境流量需求,并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提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入湖河流的生态环境流量可以使滇池水环境容量增加4.4%~8.6%,提高滇池流域水环境的承载力,并为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管控规划等提供一定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20.
人类开发活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研究补水改善湖泊水质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针对小南海湖COD、TN浓度较高的水环境现状,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小南海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5个补水方案对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截断倒虹管污水入湖后,湖泊水位下降0.7 m,必须同步实施补水工程;湖泊补水8个月后,湖泊水质开始明显改善;单从新河引水时,小南海湖心COD浓度降至29 mg/L,TN浓度降至19 mg/L,改善效果显著,从松西河补水对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较新河补水差,因此,考虑水质改善效果,建议从新河引水补给小南海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