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过鱼效果,采取鱼道水力学监测、上下游鱼类资源调查、鱼道监测系统方法对鱼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鱼道池室沿程水深相对平稳,最小流速出现在鱼道出口段,最大流速出现在0+645汇合池表层,流速为1.294m/s;赣江峡江段共计鱼类79种,隶属于6目19科56属,其中鲤形目有5科56种,占总物种数70.88%,坝上鱼类55种,坝下鱼类75种,设计过鱼目标均能通过鱼道;2017、2018、2019、2020年鱼道过鱼数分别为67.8万、76.03万、54.96万、53.17万尾,其中大部分鱼在过鱼季节4—7月通过。监测结果初步证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具有很好的过鱼效果,同时,基于过鱼效果评价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道水力条件、监测系统、运行管理等进行优化,也为类似鱼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16日下午,江西省副省长李贻煌在吉安市委书记王萍、代市长王少玄,江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吴义泉陪同下察看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李贻煌副省长实地察看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厂房、发电机组、中控室及鱼道、泄水闸、船闸等主体工程  相似文献   

3.
受赣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影响,上游吉安水文站水位受顶托影响严重,水文规律被扰乱.收集2010~2016年吉安水文站、2015~2016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初期蓄水对吉安水文站水位的顶托影响,得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在较低水位且吉安站流量较小时,吉安站水位受顶托较为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鱼道工程为例,基于实测数据验证鱼道水力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耦合VOF法对异侧竖缝式鱼道池室结构展开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鱼道横隔板采用竖缝尺寸0.6m,竖缝相对宽度为0.20时,竖缝断面最大流速1.18m/s,主流流速集中分布在0.95~1.15m/s,满足主要过鱼对象上溯条件;在鱼道1/2休息池室长度处,增设长宽比为2.5,高度3.5m, 30°导角的导板,休息池主流区平均流速0.83m/s,回流区平均流速0.30m/s,且能够形成3个大小适宜的区域供给鱼类休息。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监测仪器的布置、选型,并对施工期取得的坝基扬压力、基岩变形、温度以及重力坝接缝变形等监测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中主要建筑物监测量变化特征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6.
胡劼 《江西水利科技》2009,35(4):308-310
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投资融资、工程保险及征地和移民安置等经验,根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老龙口水利枢纽鱼道工程是我国第一座通过大马哈鱼的现代化鱼道。本文对鱼类保护课题作了分析、探讨,介绍了老龙口鱼道工程和大马哈鱼增殖放流站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大、建设项目多,工程档案管理复杂,开展信息化管理意义重大。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档案经过数字化加工,建立了可自定义功能模块,具有模拟库房、自动生成档案分类目录等工程特色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效率,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水利记忆·2018·TOP10"读者评选活动于2018年12月19日—28日在中国水利网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进行,评选活动得到水利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投票总数超过70万票。江西省重点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入选"激浪杯"2018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中首批竣工验收项目。工程总库容11.87亿立方米,以防  相似文献   

10.
三维动画技术在峡江水利枢纽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成果,根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对枢纽布置、建筑物形态等进行仝方位的展示,弥补了以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表现手段的不足,使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就能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1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属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建筑物类型多、工程布置及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为时掌握其工作性态和安全状况的变化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建立可靠、稳定及先进的安全监测系统.本文根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对其变形安全监测方面的设计进行了阐述,设计方法和思路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会在吉安市召开,根据技术鉴定会意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水利部原总工程师汪洪,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刘志明副院长、温续余总工程师,江西省水利厅党委书  相似文献   

13.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西省赣江干流梯级开发的主要枢纽工程之一.上、下坝址选择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依据较充分,设计单位根据大量的地质勘察成果,充分考虑了上、下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综合社会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等因素,最终推荐了上坝址作为峡江水利枢纽的选定坝址.文中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比选与评价,可为今后其它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比选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鱼道的设计,在系统研究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花鳗鲡等鱼类习性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枢纽布置及水工模型试验,通过分析研究过鱼设施型式、鱼道型式及其位置、上下游设计水位、水力学计算等,确定鱼道尺度、布置。  相似文献   

15.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具灌溉、航运、养殖等效益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三期围堰防渗处理采用双管高压喷浆工艺,具有施工简便、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围堰防渗施工主要包括布孔、钻孔、制浆、插管和喷射灌浆,提出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从取芯和渗流两方面分析高喷灌浆施工质量,确保防渗效果良好。通过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三期过水围堰防渗施工的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因素,以往的水利工程中对传统的边坡、植被等生态已有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天然渔业资源由于各种原因退化严重,水利枢纽的过鱼设施再次被环保部门重视,花园水库工程列为为"十三五"期间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可研设计中的生态护坡、生态环境流量、分层取水、鱼道工程等设计元素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文章在参照国内外众多已建鱼道的成功案例,论述了鱼道的设计过程,并总结提出实施前仍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后阻隔鱼类洄游、阻断保护区与坝下两个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及种群间遗传交流受阻的问题,笔者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木江副坝为例,结合南木江副坝的布置、地形条件和过鱼特性研究了过鱼设施方案,确定采用“仿生态鱼道+工程鱼道”相结合的生态鱼道,详细介绍生态鱼道布置、鱼道流速、工程鱼道体型、仿生态鱼道体型和鱼道辅助设施等规划设计情况。该鱼道设计符合水库运行特性,满足鱼类洄游和过鱼要求,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可为类似过鱼设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已建水利工程影响河流连通性问题,补建过鱼设施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木京、沥口和剑潭电站枢纽运行特征,从过鱼目标、鱼道进出口水位和设计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鱼道进出口水位、流速等基本参数,为三个水利枢纽工程补建鱼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水利科技》2009,35(3):F0002-F0002
9月6日上午,江西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在赣江之滨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5):47-47
9月6日,江西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在赣江之滨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