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一步法挤出工艺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PP/POE)共混材料。研究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含量对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凝胶含量、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交联结构能够有效提升PP和POE相之间的相容性。随着VTMS含量的增加,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的凝胶含量和热稳定性呈上升趋势,而共混材料中PP相的结晶度却逐渐减小。力学测试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引发硅烷接枝反应的同时也会使PP发生降解。随着VTMS含量的增加,硅烷交联PP/POE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则均呈先升后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α-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研究了工艺、配方对LLDPE/POE共混物凝胶含量的影响,以及凝胶含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LLDPE/PO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温度和交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在170℃,30min的条件下DCP能充分分解引发交联反应,DCP用量为1.5%时,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再增加时凝胶含量不再增加。DCP的加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影响不大。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其动态力学行为有影响。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对拉伸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了PP/POE共混物.研究了POE、DCP用量对PP/PO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DCP用量对PP/POE共混物的形态影响.当POE含量为40%,DCP用量为0.01 phr时,动态硫化体系的常低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03 kJ/m2和3.84 kJ/m2,与纯PP相比分别提高11.74倍和1.68倍.随DCP用量的增加,分散相POE的粒子粒径变小,分散均匀,呈现均相模糊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4.
《塑料科技》2016,(12):27-31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硫化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的共混挤出制备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采用转矩流变仪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硫化特性测试,运用抽提法测试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凝胶含量,研究了不同DCP含量下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特性及凝胶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为0.6%时,EPDM能完全交联,共混体系黏度最大,扭矩最高;当DCP含量为0.9%时,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综合性能最佳;当DCP含量为1.2%时,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凝胶含量最大,但PP的降解程度逐渐增加,拉伸性能开始降低;当DCP含量为1.5%至1.8%时,PP的降解程度剧烈,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P/交联POE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并对其1 gγ_w~1gτ_w、1gη_a~1gγ_w、1gη_a~1/T曲线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CP的加入片没有改变PP/POE共混物的假塑性流体,但是呈现出切力变稀现象。不同含量的DCP,PP/交联POE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为0.4~0.5。PP/交联POE复合材料的表现粘度随DCP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DCP的加入使PP/POE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减小,故熔体的流变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PP/POE/WGRT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考察了PP/WGRT共混比、在PP相中填充POE以及动态硫化法对TPE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PP/WGRT共混比以及在PP相中填充POE均不能获得TPE;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PP/POE/WGRT TPE具有较好力学性能,且当DCP用量为3份时TPE力学性能最佳。FE-SEM观察结果表明,动态硫化法使得PP/POE/WGRT TPE的界面作用获得增强,力学性能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7.
炭黑对动态硫化POE/PP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琦  王勇  刘涛  邱桂学 《弹性体》2008,18(1):54-57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POE/PP共混物,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POE/PP体系熔体流动速率(MFR)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交联助剂硫磺(S)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交联效果,当m(DCP)/m(S)=2/0.2时,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制备POE/PP/炭黑共混物,并研究了炭黑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料法制备的共混物更有利于炭黑的分散,体系性能更好,炭黑的加入使体系的耐热老化性和抗紫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POE弹性体交联,溶解性实验与熔体流动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从0.5‰(质量含量,下同)增加至5.0‰时,凝胶含量从0.8%增加至12.8%,对应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从2.80g/10min下降至0.80g/10min,这是POE弹性体交联的结果。将交联后的POE与PP共混,其与PP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在较低的交联度时有一小范围的提高,当DCP含量超过2.0‰后,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明显下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着POE交联度的增加,共混物中POE在基体中的分散明显变差,这与其冲击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交联硫化体系对PP/POE/EPDM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PP/POE/EPDM)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交联前后不同POE/EPDM并用对比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DCP/S硫化体系对PP/POE/EPDM体系进行硫化,研究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EPDM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硬度和断裂永久变形。助交联剂硫黄(S)对PP/POE/EPDM体系有较好的硫化作用,固定DCP用量为3份,S用量为0.4份时,体系力学性能最佳,交联对体系硬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两步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氢氧化镁(MH)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仪、万能拉力试验机、热延伸试验仪、极限氧指数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了PP/POE/MH复合材料的硅烷接枝、力学、热延伸、热失重和阻燃等性能。结果表明:PP/POE/硅烷偶联剂A-151配比为(50~0)∶(50~100)∶3.0时,硅烷交联PP/POE的交联度达到性能要求;当PP和POE都为50份,POE-gMAH为10份,MH不超过95份时,硅烷交联PP/POE/MH的交联度达到性能要求;交联PP/POE/MH的极限氧指数比非交联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高0.5%~1.5%;交联后,燃烧结炭率和热稳定性均有小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建耀 《中国塑料》2018,32(1):59-6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两步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硅烷接枝交联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H)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硅烷接枝PP/POE共混物的效率和硅烷交联阻燃PP/POE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延伸、热失重和阻燃等性能。结果表明,PP/POE/MH/ATH/硅烷偶联剂A-151质量比为50∶50∶(95~47.5)∶(0~47.5)∶3.0时,复合材料的热延伸变形率≤25 %,冷却后永久变形率≤4 %;阻燃剂用量一定时,硅烷交联PP/POE/MH/ATH的极限氧指数随ATH含量增加而小幅度提高;PP/POE/MH/ATH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低于PP/POE/MH复合材料;PP/POE/MH、PP/POE/MH/ATH、PP/POE/ATH的生烟速率依次变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POE/PP(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不同投料方式对POE/PP体系的加工流变性、力学性能、交联程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投料顺序能有效抑制PP的降解作用,使体系性能得到改善,投料方式对POE/PP体系的相容性影响显著.当POE相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交联HDPE/硅橡胶/EPDM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物交联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体系的工艺和性能,探讨了过氧化物用量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随着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凝胶含量提高,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且在DCP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出现最大值,而断裂伸长率则呈下降的趋势。采用复合抗氧剂可以使材料得到较好的耐老化性能。硅橡胶的加入和交联,改善了体系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以两步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硅烷接枝交联乙烯-辛烯共聚物(POE)/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H)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硅烷和引发剂接枝交联POE的效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热延伸试验仪、极限氧指数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了PP/MH/ATH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延伸、热失重和阻燃等性能。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硅烷接枝交联POE的凝胶含量高于过氧化苯甲酰,硅烷接枝交联POE的难易顺序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阻燃剂用量一定时,交联阻燃POE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低于非交联阻燃POE,交联阻燃POE的极限氧指数比未交联的高约1%;MH阻燃POE 600℃热分解残炭率高于ATH阻燃的,交联后阻燃POE的质量保留率比交联前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交联提高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PP/LDPE)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并对交联PP/LDPE共混物的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PP/LDPE共混物熔体在拉伸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熔体强度明显提高;采用交联PP/LDPE共混物可制得泡孔均匀、性能良好的闭孔泡沫材料;随着LDPE含量的增加,交联PP/LDPE共混物的凝胶含量逐渐增加,熔体流动速率(MFR)减小;随着发泡剂用量的增加,交联PP/LDPE共混物泡沫的密度逐渐减小,泡孔孔径略有增大;随着泡沫密度的减小,泡沫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及压缩永久变形逐渐减小,拉伸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共混时间对反应性PP/EPDM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凝胶含量测定、力学性能试验以及熔体流动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共混(反应)时间对密炼法和挤出法反应性PP/EPDM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显示,适当延长共混(反应)时间不仅能提高合金中EPDM的交联程度,而且还能使交联EPDM颗粒粒径变小、粒度均匀、在PP连续相中的分布均匀性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该合金的增韧效果及其他力学性能,提高合金的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顾鑫  张宇  陈弦 《塑料工业》2012,40(7):82-86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使用哈克(HAAKE)流变仪研究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接枝交联不同型号的聚烯烃弹性体(POE)(TAFMER DF610、Vistamaxx 6202、Koattro KT-MR-05)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VTES以化学键接枝到POE分子链上。加工过程中扭矩变化和接枝交联的反应程度与POE的种类有直接关系,其中,DF610更容易预交联,接枝率较高;而Vistamaxx 6202和KT-MR-05在反应过程中产生降解,接枝率较低。对产品凝胶含量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水解前对凝胶含量影响严重的是DCP的含量,而水解后硅烷含量的变化对凝胶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动态交联技术应用于PP/EVA共混体系中,制得动态交联PP/EVA共混物。采用Hakke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动态交联对PP/EVA共混物扭矩的影响;研究了DCP和EVA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动态交联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加入DCP后,PP/EVA共混物扭矩先升后降,DCP的添加量为EVA含量的1%为宜。随EVA用量的增加,动态交联EVA/PP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大幅提高,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少量经动态交联的EVA颗粒可以促进共混物中PP的结晶, 提高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  相似文献   

19.
以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接枝乙烯基硅烷制备硅烷交联弹性体,研究了POE的硅烷接枝反应、预交联和硅烷水解交联的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法对硅烷交联POE进行表征。用15 phr的聚丙烯与POE共混接枝乙烯基硅烷,水解制备改性弹性体,结果表明共混物具有较高的相对硅烷接枝率的同时,体系的加工流动性得到改善。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用量为5.0 phr、DCP为0.3 phr时,接枝料(T30S+DF610)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20.
《弹性体》2015,(5)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硫化体系、硫化剂含量和橡塑比对SBS/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晶与熔融行为、热稳定性、耐溶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黄硫化体系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要优于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酚醛树脂硫化体系的弹性体,且最佳硫化剂用量为1.5份;SBS/PP弹性体的最佳橡塑质量比为80/20;动态硫化使SBS/PP弹性体的结晶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增强,耐溶剂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