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腐植酸钠与丙烯酰胺按一定比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制备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改性腐植酸钠的最佳工艺:反应时间5 h,过硫酸铵所占总质量的5%,丙烯酰胺与腐植酸钠物料比为1∶15,反应温度确定为6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植酸钠与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吸附Hg~(2+)效果随pH的增大而减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90 min左右时达到吸附平衡;但受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质量和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PE-g-MAH增容改性LDPE/橡实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橡实壳纤维(AS)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对LDPE/AS木塑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PE-g-MAH是一种优良的增容剂,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LDPE/A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添加时提高77.6%,弯曲强度提高83.8%,缺口冲击强度基本保持在5.0 kJ/m2.SEM分析表明,PE-g-MAH改善了AS与LDPE基体材料的相容性.DMA和DSC测试表明,PE-g-MAH能有效改善两相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并从根本上改善LDPE基体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正辛醇接枝到杉木粉表面,同时考察处理前后杉木粉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枝改性杉木粉相比接枝改性杉木粉/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可分别提高44.3%和65.0%。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正辛醇接枝改性杉木粉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  相似文献   

4.
《塑料科技》2016,(5):46-49
采用溶液插层法,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溶于对二甲苯溶液中,使其形成聚乙烯单链,在插层剂丙烯酰胺(AM)的作用下与经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改性的硅藻土进行溶液插层,制备出具有吸附性能的LDPE/硅藻土复合材料,并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以及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DPE/硅藻土复合材料对甲醛具有较强的吸附性;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LDPE/硅藻土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降低,冲击强度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熔体流动速率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改性木纤维/PVC复合材料界面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硅烷偶联剂处理、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与硅烷偶联剂双重处理,接枝改性等3种木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对木纤维/PVC复合材料界面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发现接枝改性木纤维在PVC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与PVC界面相容性好.接枝改性木纤维/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最后分析了木纤维接枝改性处理时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氢氧化铝(nano-ATH)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ATH表面改性前后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ano-ATH表面改性前后在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表面改性nano-ATH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nano-ATH用量较少时,其表面改性与否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加入量较大时,表面改性nano-ATH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其在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硅微粉(SiO_2)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硅微粉(mSiO_2),以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GMA)为相容剂,以SiO_2或mSiO_2为导热填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制备了高绝缘性导热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对导热填料进行结构分析,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绝缘性能、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H550已经成功接到了硅微粉表面,相容剂添加量在3%时,mSiO_2/LDPE复合材料的电气强度为35.1 kV/mm,体积电阻率为3.63×10~(15)Ω·cm,导热系数为0.72 W/(m·K),拉伸强度为15.2 MPa。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腐植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影响.确定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h、引发剂用量2.5%、丙烯酰胺与腐植酸钠质量比(g:g)50:1.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g(OH)2,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纳米Mg(OH)2/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Mg(OH)2及Mg(OH)2/LDPE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g(OH)2表面经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后吸附上了一层聚丙烯酸酯;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提高了纳米Mg(OH)2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提高了27℃;改性纳米Mg(OH)2在LDPE基体中分散更为均匀;改性纳米Mg(OH)2的用量为LDPE的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LDPE提高了6.5%。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锂皂石,通过阳离子交换法对其改性制备出改性锂皂石(LAP-CTAB)。以LAP-CTAB为填料,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LDPE/LAP-CTAB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当LAPCTAB的添加量为1%时,LDPE/LAP-CTAB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9.4%、54.4%和38.4%。此外,LAP-CTAB的加入提高了LDPE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流变性、紫外吸收性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木粉、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和有机磷阻燃剂(D-bp)为原料,利用熔融共混制备无卤阻燃LDPE/木粉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bp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与未阻燃改性复合材料相比,D-bp质量分数10.0%时,复合材料最大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21.5%和10.8%,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和残炭率分别提高了70.7℃和9.4%。随着D-bp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丙烯酸-2-羟乙酯为共聚单体,利用熔融接枝技术对聚丙烯(PP)进行改性;以MAH/丙烯酸-2-羟乙酯熔融接枝改性PP为相容剂,研究相容剂对P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枝PP相比,熔融接枝PP分子上接枝了MAH和—OH基团,而且熔融接枝反应对PP的熔点和热稳定性具有明显影响。另外,随着接枝PP含量的增加,PP/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接枝PP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2%,冲击强度提高了13%,表明采用熔融共接枝工艺制备的PP具有优良的增容、偶联和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废胶粉(WRP)、环氧树脂E44改性滑石粉(Talc),以尼龙(PA)66/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为基体,制备了WRP,Talc及两者协同改性的PA66/GF复合材料,研究了WRP,Talc及两者协同作用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份WRP经过1份KH560处理后,其与PA66/GF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明显得到改善,其改性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分别比PA66/GF基体提高了11.09%和2.05%。当1份Talc经过3份E44处理后,其在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改性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分别比基体材料提高了13.89%和8.42%。WRP与Talc均能促进复合材料的结晶,但两者协同作用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1份KH560处理的3份WRP协同3份E44处理的1份Talc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可使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相比基体分别提高16.97%和6.25%,且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达到了低成本WRP和Talc改性制备高性能橡塑复合材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正辛醇接枝到杉木粉表面,同时考察处理前后杉木粉填充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枝改性杉木粉相比接枝改性杉木粉/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可分别提高44.3%和65.0%。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正辛醇接枝改性杉木粉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腐植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腐植酸钠一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MMA接枝纳米ZnO复合粒子改性PVC塑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二军 《中国塑料》2008,22(11):78-81
通过原位聚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于纳米ZnO表面,制备了PMMA接枝纳米ZnO复合粒子,将其加入聚氯乙烯(PVC) 基体中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ZnO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改性纳米ZnO粒子填充PVC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ZnO粒子在PVC基体中分散均匀, 提高了纳米ZnO粒子与PVC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使改性PVC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78 MPa,比纯纳米ZnO粒子改性PVC提高了35 %;冲击强度提高了近1倍,达到13.6 kJ/m2;加入改性纳米ZnO粒子的PVC还具有明显的吸收紫外线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LDPE/PS/SEBS-g-MAH)复合材料,研究了SEBS-g-MAH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的加入有效改善了LDPE/PS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SEBS-g-MAH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较未添加SEBS-g-MAH提高了4. 5倍左右、64%、400%。同时,在相同的角速度ω下,随着SEBS-g-MAH的质量分数增加,LDPE/PS/SEBS-g-MAH复合材料的G'、G″高于LDPE/PS共混物,而tanδ要小于LDPE/PS共混物。Cole-Cole曲线图表明,SEBS-g-MAH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最好,这与SEM结果相一致。SEBS-g-MAH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中LDPE的结晶温度升高,由于异相成核的作用,晶体变小,使得复合材料的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姜洪丽  李斌  张昌军  林晓辉  陈震 《塑料》2012,41(1):21-23
利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把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蜡上。接枝前后聚乙烯蜡的红外光谱变化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与未改性的聚乙烯蜡相比,改性后聚乙烯蜡填充木粉/HDPE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和力学性能提高,其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71%、47%和70%,但随着改性聚乙烯蜡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又有所下降。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改性聚乙烯蜡填充的复合材料,木粉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离子体接枝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采用XPS、浸润性、界面剪切强度对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前后的表面组成、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芳纶纤维表面的极性官能团,增加与基体树脂-环氧树脂的浸润性,进而提高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0.
《塑料科技》2017,(4):47-52
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硅烷(KH-151)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分别对自修复微胶囊(MUF)进行表面处理改性得到MUF_1和MUF_2,并用KH-570对微胶囊进行接枝改性得到MUF_3,比较了改性剂种类、改性温度和改性方法对微胶囊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随后通过OM、SEM、FTIR、XPS、TGA等对MUF的形貌、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将改性MUF应用于不饱和聚酯/碳纤维(UP/CF)复合材料中,研究了改性剂种类、改性温度及改性方法对微胶囊与树脂基体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并通过FTIR、TGA及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于60℃表面处理改性得到的MUF_1和MUF_2形状规则、表面粗糙;且接枝改性的效果优于表面处理改性。此外,对MUF进行改性可以提高MUF与UP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几种UP/CF/MUF复合材料中,UP/CF/MUF_3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UP/CF/未改性MUF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24.5%,冲击强度提高了6.5%,弹性模量降低了20.4%,断裂伸长率降低了3.8%,自修复效率可达7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