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坳面板通过坝料开采爆破及碾压试验,选择合理的施工参数,确保利用软岩填筑大坝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面板堆石坝坝料爆破开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电力公司重点项目为基础,分析了面板堆石坝坝料开采的基本要求,总结了深孔梯段爆破、硐室爆破开采坝料及软岩料的爆破开采等技术要点。重点探讨了如何减少硐室爆破开采堆石料的超径率问题和不同地质成因条件下软岩料的爆破开采技术措施。对面板堆石坝坝料爆破开采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以重庆的鱼跳、江西的大坳、云南的茄子山三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为依托,根据坝区情况和软岩的特性,针对软岩筑坝中普遍关心的开采技术、填筑质量、压实密度及细化板结等问题进行了爆破方式、摊铺方式、铺料厚度、加水量、碾压遍数及振动碾压行车速度等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软岩料开采和填筑现场试验结果,从中找出了软岩筑坝开采填筑的规律性;针对软岩细化板结程度与分布等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避免和处理碾压后形成的相对不透水层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本所提出的改善坝体填筑质量的工程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板坝是当今国内外大坝建设中的主要坝型。以往面板坝要求用硬岩填筑,但是近十余年来,软岩料的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有的高坝也以软岩料作为主堆石料,今后超100 m级的软岩坝也是可能的。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软岩工程特性的研究。基于大坳、鱼跳、盘石头、寺坪、十三陵上池、云南茄子山、水布垭等面板堆石坝软岩料的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情况,对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傅志安 《水力发电》2004,30(1):124-128
本首先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软岩强度使用范围和软岩使用部位,并重点探讨了研究试验中的施工技术问题,应用研究说明软岩料的开发利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软岩料的利用要适应软岩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面板堆石坝填筑料被要求具有良好的级配,以便使填筑的坝体既有较好的压实度,又有良好的排水性。针对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堆石料开采,总结了在色龙沟料场进行的6次现场爆破试验,并根据不同钻爆设计及爆破料筛分成果,分析了影响堆石料爆破颗粒级配的主要因素。成果分析表明,炮孔间排距、堵塞长度以及炸药单耗量等参数都会影响爆破料级配,在进行大规模料场开采前,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爆破试验,确定最为合理的爆破参数。猴子岩面板堆石坝色龙沟料场现场爆破试验取得了符合堆石料设计要求的爆破施工方案及钻爆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冶勒水电站盖重料砂砾胶结岩洞室爆破的爆破试验及爆破参数的选择。对软岩洞室爆破进行了叙述并总结提出了几点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过渡料对坝体的变形协调至关重要,要求过渡料级配连续良好,规范规定最大粒径宜≤300mm。过渡料的平均块度d50一般仅为15~55mm,当料源为花岗岩等硬岩时,爆破开采难度大。结合长河坝水电站过渡料开采爆破试验,介绍了通过适当增加爆破单耗、合理布置炮孔间排距以及采用微差顺序起爆网路等技术,可以通过爆破法直接开采过渡料,并结合试验成果对Kuz-Ram模型中不均匀指数进行了修正。完整致密坚硬岩体爆破开采过渡料应选择可爆性较好的区域,爆破器材选择高威力成品乳化炸药以及高精度雷管等,可通过降低单孔装药量,加密炮孔间、排距和控制台阶高度等,来控制爆破块度。试验研究成果对有严格级配和粒径要求的堆石坝坝料爆破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岳  仲崇威  蔡新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5):12-13,22
文中根据工程已进行的40多万m3砂砾胶结岩洞室爆破的经验数据,对爆破方案选择、爆破试验及爆破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论述.软岩洞室爆破与硬岩中进行洞室爆破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游度生 《吉林水利》2005,(12):18-20
本文介绍了高塘水电站面板堆石坝采用大孔径牙轮钻进行深孔梯段爆破开采坝料的控制爆破设计参数,并结合碾压试验成果对爆渣颗粒大小级配和碾压后坝料颗粒大小级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坝料的施工开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工程已进行的80多万立方米砂砾胶结岩洞室爆破的经验数据,分析、总结了在软岩中进行洞室爆破与在硬岩中进行洞室爆破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涛 《广西水利水电》2006,(3):23-25,41
老口枢纽工程上坝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坝址基岩岩性较软,抗剪强度、承载力偏低.为此,结合勘探、试验成果,对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较为准确、合理的地质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软岩巷道在受采动影响下的围岩松动圈大小及发展规律,为锚杆锚索支护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选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家梁煤矿受采动影响的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孔壁检视法和地震波反射法联合现场测试,然后用分形理论来预测比较围岩松动圈大小的方法来测定围岩松动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的巷道的松动圈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最终稳定在1.7~1.9m之间,而且用分形理论预测的结果和现场测试的结果几乎相同;该联合测试方法为软岩巷道的支护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其他类似矿井的松动圈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BM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软岩变形导致卡机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围岩变形进行准确的预测。以巴基斯坦N-J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围岩变形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得到其蠕变参数,并采用反演得到的蠕变参数对大埋深洞段的围岩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TBM在软岩段掘进过程中,围岩除了产生明显的弹塑性变形外还会出现明显的蠕变变形,且蠕变变形在TBM在开挖后的几小时内会迅速增加,增大了TBM卡机风险。建议TBM在软岩段掘进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通过。  相似文献   

15.
Hoek-Brown(HB)强度准则中的扰动系数D可反映爆破开挖对岩体扰动的程度。然而,在常规的数值模拟中,往往单一的D值被赋予到整个岩体工程中,这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因为岩体在未扰动区与爆破开挖扰动区的力学参数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多平行坡面的分层建模方法来模拟D值随距爆破开挖面的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的情况,分析了扰动系数D值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爆破开挖扰动区厚度T对边坡安全系数FOS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在爆破开挖扰动区内D值按3种变化规律 (上凸、线性、下凹) 衰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D值选用上凸曲线衰减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相对其他2种衰减方式更加保守。该研究结果对HB准则在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计算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软弱岩体蠕变模型辨识与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缩蠕变试验是了解岩体蠕变力学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软弱岩体现场压缩蠕变试验资料的分析,揭示坝区软弱岩体具有瞬时弹性变形、减速蠕变和弹性后效特性。通过对各种流变组合模型的辨识,确定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来反映坝区软弱岩体的压缩蠕变特性。根据辨识的蠕变模型推导出了刚性承压板边缘岩体表面的压缩蠕变变形计算公式,据此采用优化反演法获得了坝区软弱岩体的瞬时弹性模量、黏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等蠕变参数,从而为坝区边坡加固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岩体流变参数资料。  相似文献   

17.
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时,严格控制爆破对边墙的振动影响,对设计进行优化,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爆破后及时进行支护,并应充分利用岩石弹性抗力。使地下厂房开挖的各项控制指标均在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合同技术条款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桩-软岩复合地基承受上部载荷时,时效变形预测依赖于对其流变机理的认识以及对流变模型的合理描述,为分析其流变机理,通过桩-软岩复合地基缩尺模型载荷试验,研究了桩身应力、桩底压力、承台下软岩压力以及软岩深部变形时效特征,对桩-软岩复合地基流变机理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桩底压力以及桩间软岩变形时效特征明显,桩-软岩复合地基在工程荷载作用下的衰减蠕变可采用5参量广义开尔文模型进行描述,其流变参数为EH=1.1 GPa,E1=7.05 GPa,η1=929 GPa·h,E2=9.03 GPa,η2=28 GPa·h,与软岩地基比较,桩-软岩复合地基流变参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软岩基本质量评价及强度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生代软岩一般裂隙不发育,但孔隙多且胶结强度低,易扰动性显著,其岩块试验成果折减后进行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普遍造成软弱地基力学指标远低于实际值,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困惑。通过对一批工程实测案例分析表明,中-新生代软弱岩体有别于多裂隙性岩体,岩块与原位试验结果相比具有反尺寸效应:现场岩体载荷试验的比例界限值、极限强度值分别大于Rc值的1.62~20倍、2.4~50倍,桩侧摩阻力试验参数值与现行有关规范Rc值折减法取值有明显提高,极软岩原位试验的变形模量大于岩块的试验值,实测岩体完整性指数Kv普遍大于1。采用基本质量评价的BQ法,该类岩体级别的划分主要由Rc值主导,实测Kv值不直接参与基本质量指标计算,它从物理意义上主要反映了软弱岩石坚硬程度低而易扰动的特性。软弱岩体的“原位性”即保持其天然结构和状态是保持软岩基本力学性质的关键,因此,原位岩体力学试验是研究其变形特性、地基承载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必要选择,应在大量工程实例应用及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达到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刘晓阳  何涛  饶平 《红水河》2011,30(2):39-42
岩锚梁的开挖是向家坝地下厂房开挖施工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夹层、层面和节理裂隙的存在对岩锚梁岩台的开挖爆破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根据向家坝地下洞室围岩的特点,进行爆破试验设计时,将围岩按Ⅱ、Ⅲ类和Ⅳ、Ⅴ类选取两段,每段再分别细分为3组,每组的钻孔参数相同,装药参数赋予不同值,分别进行爆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