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有效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的研究概况.生物转化是中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生物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7):288-294
木糖醇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使得低成本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物法生产方式得到广泛关注。为促进生物法生产木糖醇实现规模化,该文着重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水解液的脱毒处理、生物发酵木糖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同时针对木糖醇生产菌的安全性问题及解决方案作出初步浅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物转化技术与中药活性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利用植物悬浮细胞,组织/器官(如转基因毛根状)等系统,对药用活性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的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性展望。  相似文献   

4.
DHA属于PUFA之n—3系列,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极易发生氧化变质,采取人工防氧化措施难于取得理想的结果。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富含DHA的海鱼油,使DHA转化为蛋黄中的含有成分,既能提高DHA的稳定性又能强化鸡蛋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三七茎叶资源丰富,研究发现三七茎叶皂苷是其防治疾病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功效日益受到瞩目.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的加工、药理研究以及分离纯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三七茎叶皂苷生物转化技术的研究成果,为综合利用三七茎叶及其特色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药开发等提供新的途径,为中药学与生物...  相似文献   

6.
菜籽饼粕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由于饼粕中存在硫甙、芥酸、植酸等多种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其利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生物技术法对于改善饼粕饲用品质、提升综合利用价值、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法在饼粕脱毒、饲用品质改良、发酵生产食用菌和酶制剂等产品的生物转化与高值化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生物技术法应用于饼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富集大豆制品γ-氨基丁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大豆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大豆食品前景广阔。文中综述了大豆富集GABA的方法、途径及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富集大豆GABA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6,(12):1-4
对木糖醇的性质、应用、转化菌种及代谢途径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生物转化法生产木糖醇的主要因素,并对木糖醇生产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发现或源自植物前体的弱雌激素,在结构上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同时具有雌激素作用和抗雌激素作用。木酚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存在于亚麻籽等种子、蔬菜、水果、饮料等日常食品中。膳食木酚素及其衍生代谢物有抗氧化、抗恶性细胞增生等功能,可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膳食木酚素生物利用度低,必须被肠道菌群转化为哺乳动物木酚素,如肠二醇和肠内酯,才能发挥其有益作用,膳食木酚素的转化是由人类肠道内优势菌群和亚优势菌群的作用造成的。因此,体外转化膳食木酚素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比起化学合成法,生物转化法是从膳食木酚素中大量生产哺乳动物木酚素,是一种非常经济、高效和环保的方法。该文简述了木酚素的结构、种类和分布,探讨了木酚素肠道微生物代谢机制,对体外木酚素微生物和酶法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主要以糖苷和游离苷元的形式分布于大豆的子叶和胚轴中。研究表明,游离型大豆异黄酮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诸如抗氧化、抗癌抑癌、保护心血管、预防骨质疏松及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豆异黄酮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国内外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由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苷元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法是用于离子化合物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实现中药材中多种强极性物质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离子色谱在中药亚硫酸盐残留、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无机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含量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离子色谱在中药分析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药现代化事关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与中药走向世界密切相关,目前中药制剂存在着多方面的难题,比如生物利用度低、不良气味、药物毒性作用大和药物配伍禁忌等诸多问题。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和微胶囊技术在解决中药制剂的诸多问题中的应用。随着微胶囊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中药方面应用的深入研究,微胶囊技术对中药现代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证治分型、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宇宙空间辐射的危害,并探究防辐射药物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机制。与盛行的化学类防辐射药物相比,天然药物以其安全无毒、成分多样、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点而被重视。本文综合国内外对地面模拟空间辐射的治疗,对中药进行论述,主要对其功能和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和分类。为抗辐射药物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从保障宇航员健康的层面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中药药渣,该研究探索不同中药药渣对毛云芝菌漆酶产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麻黄和芍药药渣可有效促进毛云芝菌漆酶的产量。在选择大黄药渣的基础上,优化药渣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3%,蛋白胨0.2%,大黄药渣12%,MgSO43g/L,KH2PO43g/L,pH值5.0,该培养基产酶酶活可达到4 828.2 U/mL,约是优化前培养基产酶酶活的1.4倍。  相似文献   

16.
水刺弹性非织造布是理想的中药巴布剂骨架材料。叙述了用于中药巴布剂骨架材料的水刺弹性非织造布的物理性能、卫生性能、皮肤追随性和透气性要求,以及影响水刺弹性非织造布上述性能的因素。展望了中药巴布剂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前, 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严重制约了化疗疗效, 由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过表达是多药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药食同源”历史悠久, 药食两用类中药, 安全性高, 毒副作用小, 可通过多成份, 多靶点、多途径来预防和治疗肿瘤。本文根据P-gp介导MDR机制, 介绍了部分可以抑制P-gp实现逆转MDR的“药食同源”类中药, 为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分析了正常、异常中药(TCM)口服液中美拉德反应产物组成及其对中药口服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常样品的还原糖、蛋白质含量、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糠氨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和丙烯酰胺以及氨基酸含量如赖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等均比正常样品偏高。采用不同温度处理提取的类黑素的黑化程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美拉德反应程度随样品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处理不利于中药口服液样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养殖业上,中药渣固态发酵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原料,事实上,中药渣固态发酵产生大量的益生菌、酶、活性肽、寡糖、有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更突出其功能性。该文重点对有关中药渣生产功能饲料的固态发酵菌种、发酵工艺以及产品功效进行综述,同时对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加以探讨,旨在为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DNA条形码技术指利用一段或几段标准DNA序列实现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物种的快速鉴定,是基于分子生物学进行物种分类研究的重要工具。近年,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使中药质量评价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以及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物种流程。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中药质量评价不受物种形态特征和发育时期的影响,且快速、准确,然而此技术不能从化学成分层面评价中药。将传统评价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对中药进行全面质量评价,对推进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